如何引导高中生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不是一个应急的选择,它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连贯行为。较早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的职业行为的学者金斯堡认为,职业是个人生活中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的萌芽始于童年。随着年龄、学历、教育等因素的变化,个人的职业选择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金斯堡把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1岁之前,幻想阶段;11岁到17岁是第二阶段,尝试阶段;17岁到成年是第三阶段,现实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前一阶段的任务,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职业成熟度,最终导致职业选择的障碍。
我国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5到18岁。心理学研究表明,15-18岁的高中生处于成年初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显著,情绪丰富但不稳定,意志过程中的理性明显提高,人格倾向明显,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制力和独创性强。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初步形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真正考虑自己的未来,对未来和职业充满憧憬,具有相当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但同时,高中生对社会上某个职业的能力要求和具体工作内容并不了解,对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也不是很清楚。对未来的假设有时是不切实际和主观的,也容易受到各种误解和偏见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高中生的特点正如金斯堡分析的那样:职业选择从幻想变成了现实。因此,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现阶段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专业和职业的选择等方面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帮助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在不断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教会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由于高中生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学业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结合。
(1)我要与我所能统一。处于幻想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职业抱负是情绪化的。比如神舟系列航天飞机上天,航天英雄让人赞叹地球。许多学校的朋友长大后决定当宇航员。而高中生已经走过了职业幻想的阶段,对自己的潜力和职业要求有了初步了解后,会首先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做航天员。很多高中生在现实咨询的过程中,对心理咨询师、法医、口腔医生等职业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然后果断放弃了原来的想法。真正的职业规划不仅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具备适合某项工作的专业能力,是否要符合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这就需要规划师帮助学生总结个人兴趣和能力,树立职业理想。另一方面,他们应该通过测试学生的职业性格,兴趣和能力,参考父母,老师和朋友的评价,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2)自我与自我的统一。目前高中生在选择文理和填报志愿时,受父母和社会的务实思维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薪资水平,未来能否升职发财,工作强度是否轻松,所以一般倾向于选择一些热门职业。大家都在抢热门专业。由于报名人数激增或行业原因,很可能会出现热门变冷门,大量毕业生无法顺利找到工作或被迫转行,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力资源质量的打折扣。我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无法回避工资待遇等物质利益,但仅从物质利益的角度进行职业选择,往往无法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得到充分发展。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要思考自己能从社会中获得多少利益,更要思考如何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回报,而我们个人的职业发展在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往往也不会差。十年前很少有人做职业规划师,现在这个职业越来越受重视,社会地位和收入都相当可观。因此,在为高中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加强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重要。职业选择既要符合自身的职业特点,又要符合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需要。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上,学生要跳出自我的圈子,把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把自我与自我统一起来。
(C)短期明确性和长期统一性。高中生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大。所以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主要是明确三年的具体学习计划,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学生在每个年级面临不同的规划重点。比如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辅导主要是帮助大一新生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高二学生主要面临文科分科或者确定考的科目的问题。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专业,综合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家长的意见来选择自己的学科。高三的职业规划指导与选择大学、设计志愿填报方案的指导紧密结合。高中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学习动力也会加强。在实际指导案例中,有的孩子从800级跳到了100级。因为高三毕竟面对的不是一个真实的职业选择,它是可塑的,未来可能存在不可抗力,所以高三的职业规划要明确短期规划,选择长期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树立职业道德。
(四)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主观愿望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是对社会的主观判断与社会实际情况的统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另一个功能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要渠道是社会实践和了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包括性格、兴趣、能力倾向等特点。这些认识可以通过专业评价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高中生也可以在实践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新高考改革提高综合素质评价,高中生越来越重视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不同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在不同的岗位进行练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想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了解这个职业的要求,认清社会发展和行业前景,及时修正自己的理想;在社会实践中体会职业的艰辛,增强学习的动力,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能力提升的方向。在整个过程中,策划者要参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鼓励,及时指出不足,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成功和挫折,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实践证明,对未来职业有过思考的孩子更有学习动力,更能体谅父母工作的艰辛和危险,改善亲子关系。
(5)规划职业生涯和完善人格是统一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未来的职业方向,还在于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完善人格。目前高中生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没有对他们进行宽容、分享和理解的教育,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温饱使他们缺乏对社会艰辛的理解。另一方面,现在的学校教育功利化,智育和德育严重脱节,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种对窗外事充耳不闻,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模式,导致他们只知道竞争,不知道合作才能赢;我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不知道生存有多难;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社会现实。根本原因是我们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我们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德育和人格完善更有意义。它迫使学生在高中阶段思考现在与未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体验社会艰辛。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跌跌撞撞,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在挫折和逆境中体会到真正的痛苦,在解决问题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会体贴,学会分享,学会互助,学会赢,学会爱与被爱,学会欣赏与回报,学会忍耐与坚持,学会独立与承担。这种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这种经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