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寨镇遗址
风陵寺建于何时,没有考证。但当地广为流传“唐建寺”(风陵寺)、宋建寺(娘娘庙)的说法。娘娘庙位于凤岭寺村南。据说风陵寺从建成到现在已经管了40代了。风陵寺内有一座古碑,即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兵器“鞭挞王”。这块青石模拟国王的鞭子,一半插在地下,三只脚露在地表。手柄上有“尉迟恭”字样。清光绪年间,凤岭寺大修过一次。寺庙的120亩房产卖完了,只建了一座空庙。此后逐渐衰落,僧人锐减,佛教衰落。抗战爆发后被拆除,砖石木用于建立清宁寺小学。随着济南新一轮城市建设规划的出台,“北跨”逐渐成为济阳发展的东风。作为离市区最近的崔寨镇,该如何面对?崔寨镇党委敏锐地感觉到新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机不可失。短短两年,崔寨人紧紧抓住机遇,以“拓荒牛”的精神,闯出了一片经济振兴的新天地。花大力气绘制新蓝图:规划适度超前,基础设施领先。在城市建设方面,该镇高度重视规划,聘请了济南市测绘院的技术人员对该镇现状布局进行了测绘,并请鲁建城市规划设计院对三环两侧及三环以南区域进行了规划,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项目针对性强。
为了实现与市区的积极“对接”,该镇首先在城市建设上掌握了主动权,在概念规划拿出来后加快了城市开发建设的步伐。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规划了总长42公里的10镇级框架路,为崔寨地区的大开发搭起了宏伟的框架,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连片布局的合理发展格局。
大型项目会极其成长:注重招商引资,从源头上吸引活水。坚持“一站式”、“代理制”服务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重大招商项目成立专门的招商团队,实行全程服务、无缝服务,让客商切实感受到“投资崔寨,更快成功”。
实际使用资金3.6亿多元。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亿元,销售收入8.82亿元,利税65438+16万元。全年经济指标提前完成。煤矿区企业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即在生产煤炭的同时,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发电、制砖,构建煤炭产业链;将出水处理成农业和工业用水,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进而形成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无公害、花园式旅游企业。资金6300万元的泰山仲达机械、投资6500万元的济南梁达绿源、投资7300万元的液压机械制造为煤矿配套的关联企业。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整个煤矿区总投资将超过6543.8+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8亿元,年利税达到3亿元,可容纳4000多人。煤矿的开发建设将成为崔寨镇最大的经济增长极。
让崔寨镇领导应接不暇的是,不少外地客商看到了崔寨的发展潜力,纷纷来崔寨镇接洽投资合作事宜。其中,工业项目4个,物流项目3个,开发项目7个,服务项目2个,预计总投资9.39亿元。
一下子,崔寨镇征地1,000亩,将建一所1.5万学生容量的高等学府,这不仅是济阳县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最大的一所。
伟大精神激发新活力:服务重点工程,打造时尚崔宅。印青线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建设工程(含黄河三桥)为国家级工程,崔寨镇境内线路全长7.6公里。黄河三桥,投资超过6543.8亿元,是亚洲最大的独塔斜拉公路桥,建成后将成为济南北部的标志性建筑。220国道是我县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是我县的经济中心。在崔寨近14公里,是崔寨镇的南北交通大动脉。煤矿是我县第一矿,是现代资源型企业,对我县今后的经济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杜兴总干渠是黄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承担着向济阳、商河两县输送农业用水的艰巨任务。防渗渠的建成将使大面积农田实现自流灌溉...一个个令人振奋的大型项目落户崔寨,让崔寨人看到了发展的后劲和济阳的希望。当然,崔寨人,尤其是镇上的机关干部,流着血,流着泪,有时候一周回不了一次家。崔寨镇党委书记任道生曾感慨地说:我们今天在这里植树,后人乘凉的时候不一定记得我们,但过几年甚至更久,我们再来崔寨,看到这个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的变化,我们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按说工程是有自己的施工队来做的,崔寨镇党委政府有困难也只是出面协调。但崔寨镇把这些重点项目的协调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放在服务县城建设的高度,镇领导非常重视。黄河三桥及北三环工程在全镇占地2223亩,涉及十屋、蔡马、邓关、孙大、崔寨、钱洁六个村。为确保这项惠及全县全市的民心工程顺利建设,他们成立了专门指挥部,党委书记亲自上阵,带领机关干部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思想工作,真正把事情办好、办好。高速公路项目中近2万棵树木的拆除,44529平方米大棚的拆除,25户1万平方米房屋的拆除,国道220拓宽工程中80多间房屋的拆除和大棚等临时建筑的拆除,杜兴干渠引水工程中数千亩废弃地和新占耕地的置换,这些都让镇政府干部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当他们把3000多万元的补偿款全部发放到户后,才意识到自己掌握了面对农村复杂局面的真本事。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每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后,他们的脸上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辛勤的工作带来了项目的如期开工和顺利建设,崔寨镇的协调服务工作也得到了省、市、县项目办领导的高度赞扬。目前我县的工程段是北三环全线最快的,03标和B标大部分桥桩已经浇筑完毕。吉林焦健、中铁十四局施工队和当地6个村被评为季度先进单位。崔寨镇的协调服务为施工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施工环境,工程进展非常迅速。作为国家级文明村镇创建先进镇,崔寨镇党委认识到,先进文化在农村扎根,关键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突出农村特色,突出时代特征,用先进文化改造农村文化,提升民俗文化,引导群众文化。两年来,镇党委把精神文明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分片创建、整体推进,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创新活动载体,使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优美的生活环境,擦亮文明之窗。花翠寨镇是济南市连续三年的文明单位,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无数光环让崔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我们怎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镇党委以环境建设为重点,提出了“传承先进文化,打造现代风貌,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新思路。2004年,全镇以“文明街道”为载体,掀起了环境建设的新高潮。特别是在一些富裕的村庄,村道已经开始老化,与此同时,钱洁、崔寨、太平、接营和贾政五个村庄正在规划他们的村庄。结合今冬全县宅基地清理清查工作,崔寨镇各村村庄规划工作将全面铺开。经二路,镇级框架路,全长10公里,是崔寨镇220线以外的又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崔寨镇的一处风景名胜。该镇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放远,将建设红线留在70米,两侧建成50米速生林绿化带,为将道路建成高标准文明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杜兴干渠两岸的万亩丰产林是崔寨镇的又一道风景。这里曾经是济南北部的沙源,寸草不生的沙丘。短短几年时间,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逆天而战,在这里营造了一片郁郁葱葱的丰产林,使之成为济南北部的“天然氧吧”。即将开工的崔寨住宅小区,一期68栋,可容纳1.500户。环境优美的崔寨镇将成为我县继开发区之后的又一个高级住宅区。为提高乡镇环境标准,镇党委按照“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标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两年来,该镇投资700多万元,改善了居民排水渠道,硬化了绿道,安装了路灯,并帮助该村完善了“文明街道”建设,使该镇面貌焕然一新。走在崔寨镇的路上,在田间地头或工地上干活,人们普遍感觉崔寨镇变化太大,太快,崔寨变绿了,变美了,变亮了。
巩固文化阵地,搭建文明平台。建设文化强镇,实现口袋和脑袋都富裕,是崔寨镇的宝贵经验。在文明村镇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新思路,以“两室一校”为重点,近两年投入50多万元,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共有文化活动室18个,文化体育场馆22个。青宁村的办公室经常把大彩电搬到街上,放映科技电影和农村文化剧。人们从家里出来看“公共电视”,既有趣又有益。镇村干部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法律知识、科技文化的同时,还把文明新风引入了每家每户。给群众教育一个课堂、一个交流的场所、一个活动娱乐的场所,成为崔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农民的“精神家园”。截至目前,全镇65个村建立了远程教育教室,很多村的电脑实现了宽带上网。义和村的张福林在网上卖瓜菜已经有几年了,真的变成了“先尝尝自己种的,网上找婆家”。
激活创造主体,提高文明素质。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只有深入群众,与人民融为一体,才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镇党委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让群众发挥主导作用,做主力军,做主人,让群众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该镇广泛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孙大村、钱洁村等先进村采取年终总评、动态管理的方式。年底村干部公布文明户名单,发奖,拍照,存档。评星活动激发了农民学习和争当先进的极大热情。很多村子里出现了“孩子面前数星星,女人挨家挨户讲星星,田野里讲星星,男女老少争星星”的热潮。全镇新增“十星级文明户”200余户。同时,镇党委从群众需求出发,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积极开展好村民、好妻子、好家庭、好专家等“四好”评比活动,涌现出孙秀树模范家庭、谢蔬菜专家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柳编专家张德兰和养猪专家牛传龙的先进事迹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求知、享乐、致富的欲望,改善了村风。团结和谐互助多了;少打牌,多学习实用技能;到处闲逛的人少了,在市场上工作的人多了。群众做不到的,他们尽力去做,让群众的掌声响起来。两年来,崔寨镇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投入导向,认真梳理群众关心、自身难以解决的大事,摆上全镇工作的重大议事日程,掀起了为群众办大事、办实事的热潮。2004年,该镇投入乡、村两级资金654.38多万元,在村村通公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的“三通”工程中,为群众提供了热情帮助。截至目前,65个村通了路,38个村通了自来水,54个村通了有线电视,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引导和帮助贾政村率先建成村集体祠堂,今后村里不再规划墓地,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学校硬件建设投入1.2万余元,为镇中学和中心小学建设了操场和实验楼。养老院扩建了20多间办公室和宿舍,给老人一个标准化的娱乐场所。投资改造崔寨村街,搬迁农贸市场。在“民心工程”竣工仪式上,在群众受益的那一刻,来自群众内心的热烈掌声在崔寨镇的每个角落一次次响起。金银杯不如人口碑,金银奖不如人赞。人民用掌声对崔寨镇党政班子执政为民的成绩给予了最高评价。他们一心扑在增加群众收入这件事上,以至于群众的口袋都鼓了起来。崔寨镇党委书记任道生说:“让群众富起来的能力是基层党委最大的执政能力。”镇党委针对镇里的实际情况,以扎扎实实让群众富起来为目标,开展了“荷包工程”。首先是增加土地收入。崔寨镇地少人多,土挖粮的老办法满足不了农民增收的需要。为此,镇党委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让农民在“基地加市场”的规模经营模式上牵着牛鼻子走。这个镇生产的大棚芹菜、西红柿,已经占了济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七里堡市场的半壁江山。牛家村的养猪,柳编厂的车床加工,古庙村的贾政村都很有名。全镇蔬菜大棚10000余个,专业户360余户,个体工商户800余户。二是减轻农民负担。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镇党委在全部减免农业税的基础上,搞好粮食直补和良种推广。一些村庄免除了所有农民的种田费,代群众交水费。三是转移剩余劳动力。乡镇建立了农民工档案,帮助农民工提供外出务工信息;组织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实行“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政策,鼓励农民在二三产业中赚钱。在南方几个区的农村,形成了“女人在家种菜,男人在市场干活”的流行模式,使80%的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变为“工业”。第四是把有需要的人聚集在一起。一方面,镇党委高度重视低保工作,采取动态救助、动态管理的方针,建立健全低保档案,实行跟踪管理,确保应得尽得。另一方面,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积极开展以“三个一”、“三家三提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形式,帮助党员中的贫困家庭。
第二批保持* *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镇机关党员干部走访联系困难群众130余户,捐款捐物价值10000余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30件,办实事65件,提供致富信息近200条,帮扶发展项目15个,参与党员500余人。70岁的王之春在1995退休,回到了他的家乡济阳镇闫村。近年来,患有脑血栓的老王行动十分不便,家庭经济困难。镇党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给老王送去了2000元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张喜安村的赵考上了中国大学,但他家很穷,很难支付学费。镇政府给他送去了慰问金,500元,通过宣传报道为他家筹集了2万多元的社会捐款。他联系学校免除了他的学费,还帮他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在崔寨镇,涌现出派出所所长王星军、敬老院院长张庆福、优秀教师赵元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邱洼村党支部书记邱学田无私地向村民传授了一年多的哈密瓜种植技术。谢佳村* * *产党员谢芳军免费为村民提供蔬菜种苗,党员干部为群众做好事的例子数不胜数。
人民安居乐业,全心全意去做,人民的心才能放下。在发展的实践中,崔寨镇党委深感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基层平安建设搞不好,会影响党的执政环境,阻碍发展进程。为了给全镇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镇党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实施平安建设工程。该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专业力量为主力军,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治安防范措施。每个村都建立了治安巡逻队,80%以上的村级巡逻队实行“治安承包”。今年以来,崔寨镇矛盾调处中心进村查民情、解民忧,* * *调解各类纠纷78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0%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农民可以安心发展生产,乡村和谐友好的目标。该镇还在各区办事处设立了警务联系点,每天都有联防队员和区干部一起值班。这些警务联系点成为打击犯罪、群防群治的“遥控器”。现在,全镇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崔寨人杰地灵,区位、交通、资源、传统等优势使崔寨成为县城的焦点。这是一片投资热土,百家争鸣,千帆争奇斗艳;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园,处处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当历史的车轮即将进入2006年,一幅更加壮丽的画卷呈现在全镇人民面前:建设工业强镇,实现税收过千万元,打造横跨济南北部的“桥头堡”,争创县域经济第一镇!奋斗永无止境,崔寨镇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