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多面的母亲

陈瑜是一位充满创作激情的艺术家。他在《甲午战争》《雷雨》《一个火花》《蓝天黄泉》《月亮露出妈妈的心》《我心中的泪千行》等戏里都演过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妈妈。因此,他被誉为沪剧舞台上的“职业妈妈”。

大写的母亲

说起演母亲,就不能不提现代戏《月照母亲心》。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陈瑜就以其真实细腻的慈母形象、真挚清新的表演、优美动听的唱腔,获得了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四项表演奖,并拍摄了八集同名沪剧电视剧。

陈瑜介绍,她在剧中饰演的优秀人民教师金晓慧就是以武汉市华刚中学教师胡曼丽为原型的。胡曼丽无私地收养了65,438+08名孤儿,并为其中的65,438+05名找到了新的家庭,还有三名孤儿留在了她的身边。胡曼丽曾说:“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尽一个母亲对孤儿的责任。”胡曼丽曾经给她写过一句话:“愿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陈瑜说,她想演的是这样一个大写的母亲,她想歌颂的是这样一种博大的母爱。她希望在平实的叙述中打动人心,净化灵魂,正如北人艺老院长于是之所说:“这部催人泪下的戏,表达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感人至深的人情,说明真情比金钱更珍贵。这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有意义的解释。”陈瑜还记得朱镕基总理在北京中国儿童剧院对她说的话:“现在去剧院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沪剧一直很受欢迎,因为你植根于人民,用非常感人的方式和优美的歌声表达了人民的生活,所以一直受到上海人民的喜欢。”

相反,它们为春天提供营养来保护花朵

没过多久,正处于事业全盛时期的陈瑜被调任上海剧院团委负责人,这意味着她出镜和演戏的机会更少了。有人劝她不要这么做,但陈瑜的想法很简单,好好培养年轻人是她事业的延伸。

长期以来,为了青年团的“大家”,陈瑜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庭”,整天“野”着。作为青年团的“领头人”,陈瑜不顾劳累,身先士卒,带着青年演员编排新戏,常年住在农村、下基层,或慰问退休干部,或为孤老演出、与工人联欢。沪剧不景气,外界的诱惑很多。年轻人往往无所适从,提出各种各样的困惑。陈瑜要么直言不讳,要么耐心等待。在大家心中,她既是领导,又是“母亲”。1995母亲节那天,正在武汉演出的青年演员们在儿童村路口捡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就是“月亮露出妈妈的心”的原型,大家决定集体收养这个孤儿,并给她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江。青年团坚持每月给孩子们寄400元,陈瑜每月主动承担50元。她常说:“我是团长。我应该以身作则而不是言传身教。我不仅要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还要主动给年轻人让路。”《甲午战争》这部剧重新排位的时候,她再次要求年轻人带头,自己演金堂马。现在很多演员都想当主角,在各种场合炫耀。陈瑜获得了梅花奖和文华奖,他从不为自己的角色争台词或唱段。她的谦逊和品德教育着年轻的演员:什么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碟精神”。

拒绝捏造和虚构

10《月照母亲心》出版后,一个普通下岗女工离开上海去安徽,免费支教的故事,2001感动了整个上海滩。《解放日报》的系列报道让陈瑜泪流满面。她第一个向上海剧院提出挑战:“我必须演查·弘文。”

陈瑜回忆说,她第一次见到查是在长海医院,查刚做完眼部手术没几天。当得知陈郁要演她时,查弘文半真半假地警告说:“不要演我,让我认不出自己。”告别了,陈瑜和她一起去了砀山。一路走来,两人的话题始终没有离开过孩子,但真正让陈瑜震惊的是,那天查弘文返校时的一幕,班里47个同学一拥而上,热泪盈眶,相互拥抱,将离开一个多月的老师团团围住。没有必要夸大或夸大。那一刻,陈瑜看到了世界上最真实、最美丽的一幕,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骄傲和价值。陈瑜几乎每一步都注意着查·弘文的手势:“她很简单,但也有非常美丽和有品位的一面。她跟老公说话会撒娇,对学生是老师,是妈妈。这不是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新潮的都市女教师,而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周。为了过有意义的生活,她自强不息,离开丈夫和女儿,义务支教,用强大的人格力量和爱心,把现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心中。”

泪水顺着舞台流下。

陈瑜还在沪剧《千行泪在心头》中扮演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吸毒者的母亲。面对因吸毒而失去人性、走上贩毒道路的儿子,善良正直的东陵娘老人选择用毒药结束自己的骨肉生命。《林东娘》用真爱和母爱敲开了观众的心门,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台上泪下”的感人场景。

为了演好这个不一样的母亲,陈郁经常去菜场和路边观察摆葱姜摊子、卖茶叶蛋的老太太们的言行,捕捉董琳娘这样的普通退休工人的气质特征。她还多次下到戒毒所、少管所和女子监狱,向管教人员学习,并与吸毒者交谈。陈瑜曾经有一头美丽的长发,但为了舞台形象贴近剧中人,她忍痛剪掉了自己长达十几年的长发。按照剧情要求,即使是夏天,她也要穿上厚厚的冬装,围上长长的羊毛围巾,在舞台上拉着几十斤重的道具滑板车。一场戏过后,衣服能拧出水来。陈瑜永远不会忘记,一位被毒品摧残的母亲在演出结束后握着她的手痛哭流涕;陈瑜永远不会忘记,面对泪流满面、懊悔不已的吸毒者,她的心仿佛被扎了一下;陈瑜永远不会忘记座谈会上慷慨激昂的学生发言,面对“红色预警”,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禁毒战争。她动情地说,要用千万颗眼泪浸润千万颗心,让这部剧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做好沪剧的传承者

谈及沪剧《娄湘女》,陈瑜介绍,它是一部抒情悲喜剧,以1915巴拿马世博会(即当时的世博会)上获得金奖的上海松江顾绣艺人的艺术追求和爱情经历为切入点,反映上海与世博会的历史渊源和上海市民对世博会的人文情结。她介绍,在上海申博成功4周年之际,上海剧院和浦东林三镇排演了一部现代上海话剧《舞龙》,表现了世博园区拆迁户抛家弃子,顾全大局,为世博做贡献。她饰演了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林阿姨,剧中处处闪现着感人的夫妻、婆媳、师徒之情。她说,今年6月14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沪剧和顾绣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上海的水土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所以楼湘女比舞龙女内涵更深,知名度更强。

说起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沪剧囊括了她、杨飞飞、王盘声、马莉莉,陈郁深感责任重大。她说,委婉柔美的沪剧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剧种。近年来,在日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沪剧的接班人,使凝聚了先辈智慧的屈伸艺术得以有序传承,继往开来,不断发展,一直是一大难题。她担心这个。虽然去年收了徐蓉和王艳两个学生,但她还是觉得整个沪剧圈培养年轻人的步子和方法不够大。虽然沪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沪剧的发展离不开“物质”的支撑。她衷心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沪剧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