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桥段)
根据主要材料
木头、石头、砖块、竹子、藤条、铁、盐、冰、纸桥
木桥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中国秦汉以前的桥几乎都是木桥。如最早的木桥、木柱梁桥。商周左右出现了舟桥,战国左右出现了排柱式木梁桥和舷外木梁桥。但由于木材本身的特性,如松散、易腐,以及受材料强度和长度的支配,不仅难以在河面宽阔的河流上建桥,也难以建造坚固耐用的桥梁。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取而代之的是木石混合的桥梁。
石桥和砖桥。一般来说,桥面结构也是用石头或砖做的桥,但纯砖做的桥不多见,一般是用砖、木或砖石做的,石桥更为常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石墩木梁跨桥,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东汉出现了单跨石拱桥。在隋朝,世界上第一座开肩单孔弧形石拱桥诞生了,而在唐朝,李昭德创造了一座多孔的石梁桥。宋代见证了大型石桥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横跨江海交汇处数英里的石梁桥,如泉州的洛阳桥和平安桥,以及大型石拱桥,如北京的卢沟桥和苏州的宝带桥。
竹桥和藤桥。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西南部。一般只在江面较窄的河流上使用,或者作为临时渡。早期主要是索桥。南北朝时,竹斜拉桥被称为“芸香桥”。后来出现了竹索桥、竹浮桥、竹板桥。在古代,铁桥包括铁索桥和铁柱桥两种。前者属于索桥范畴,较为常见,出现于唐代。后者是梁式桥的一种,实际上是木铁混合桥,比较少见,江西就看到一个例子。
盐桥和冰桥。主要存在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前者主要见于青海盐湖地区,后者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纸桥出现在一些玩具中。
根据结构和外观
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是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又称平桥和跨梁桥,它是由桥墩在水平距离上支撑,然后架设横梁,平铺桥面的桥梁。这是应用最广泛的桥梁,它比历史上其他桥梁出现的都早。它有木头、石头或木头和石头的混合物的形式。在先秦时期,所有的梁式桥都采用木柱作为桥墩,但这种木柱梁结构很早就显示出其弱点,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所以取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梁桥,如秦汉时期修建的多跨长桥:魏桥、巴桥等。大约到了汉代,发明了桩基技术,于是出现了石墩,这表明由木头和石头组成的桥梁可以跨越更宽的河流,承受汹涌海浪的冲击。但由于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风雨侵蚀,所以在桥上修建了桥屋,以保护桥身。这种桥型(廊桥)多见于南方,但最早见于黄河流域。中小型石梁或石板桥,结构方便,材料耐用,维修省力,是最受百姓欢迎的桥型。特别是南宋以后,在福建泉州非常流行,并创造了许多石梁桥。如果梁式桥中间没有桥墩,则称为单跨梁式桥;如果水中有桥墩,使桥体形成两个洞,则称为双跨梁桥;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桥墩,则称为多跨梁桥。
浮桥又叫浮桥、浮船、浮桁,因其易于架设,常被用于军事,故又叫“战桥”——一座将数百艘木船(也有木筏或竹筏在水面上连横)用铁链并置在水面上,船上铺木板供人通行的桥。如果严格意义上的桥以跨越空中、有柱式桥墩为标志,那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桥。浮桥主要建在河面太宽,河面太深或者有波动的地方,一般的木柱、木桥是达不到的。浮桥两侧设置木桩、铁牛、铁山、石砖、石狮,系索。隋大业元年在洛水上修建的天津桥,是第一座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如江西、浙江、广西等地,仍普遍使用舟桥。
浮桥的优点:一是施工快。清朝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武昌,仅一夜之间就修建了两座横跨长江的浮桥。第二,成本低。明代邹首义在《秀峰林》中对石桥和浮桥做了一个比较:“如果用石梁桥,要一千块钱,如果用浮桥,要五百金,看你的需要。”第三,可以随意开合,拆装非常方便。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起伏,抗洪能力弱,经常需要及时拆除打理,管理复杂,船只、桥面、系泊缆的维修更换频繁,维护费用昂贵。因此,许多浮桥的最终归宿是发展成木梁桥、石梁桥或石拱桥。
索桥又称吊桥、索桥、吊桥等。,是以竹缆或藤缆、铁索为骨干悬挂的桥梁。它们大多建在陡峭的河岸和危险的山谷中,水流太快,不能用作码头,主要在中国西南部。它的做法是在河的两岸建造房屋,分别设置系绳的柱子和绞绳的旋转柱,然后将几根粗绳平铺系牢,再在绳子上横放木板,有的甚至在两边加一两根绳子作为扶手。最早见于秦汉时期。例如,秦在四川宜州(今成都)西南修建了一座竹索桥,也叫伊犁桥。现存的比较著名的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泸定铁索桥和冠县竹索桥。过索桥感觉很惊险,就像古人形容索桥:“人悬在空中,若不在瞬间退出,便会坠入无底的山谷。”唐代智蒙和尚说:“看不到底,影在斗。”其实真正跨过去还是安全的,就像《徐霞客游记》对贵州盘江大桥的评价:“看一眼,就站住了。”
拱桥它在中国桥梁史上出现较晚,但拱桥结构一经采用,便迅速发展,成为古代桥梁中最具生命力的桥型。即使在今天,它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拱桥分为石拱桥、砖拱桥和木拱桥,其中砖拱桥较为少见,仅偶尔用于寺庙或园林中。石拱桥是常用的,分为单拱、双拱和多拱。拱门的数量取决于河的宽度。一般中间的拱门特别高,两边的拱门略小。根据拱门的形状,有五边形、半圆形、尖拱形和平拱形。桥面一般用石板铺砌,桥侧用石栏杆。拱桥的形象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画像砖上,它是由带有伸臂的木、石梁桥的形制产生的,并受到墓拱和水管形制的影响。文献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朱。现存最早的实物,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明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石拱桥都发整券,即“桶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