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庄中学照片

本文来自1995发表的《迈向新世纪》。

作者:杨桂华

每一个踏入成功之门的斗士,都留下了智慧与力量、努力与汗水的痕迹。

-题字

介绍

70年代末,改革大潮涌动,热浪滚滚,“横扫千军如卷席”。一个个奋斗者被推入这春潮的激流中心,在这春潮中翻滚翻滚。有人在春潮中学会游泳,从风口浪尖崛起,在激流中勇进,成为有名的嬉闹者;有些人被春潮中的巨浪冲昏了头脑,被困在春潮的漩涡中,喝了几口浊水,无法自拔。而陕北第一知名村府谷县前石盘村主任、村办黄河水泥厂厂长、黄河集团公司总经理、县委副书记张侯华,似乎属于前者。

因为他的拼搏精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共青团中央和省委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带领全村兴办企业,在与龚宇的* * *道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闯出了一条农工商同步发展、两个文明建设之路,把经济落后的贫困山村变成了经济繁荣、党风正、民心顺、家庭富的“陕北第一文明富裕村”。

近年来,张侯华先后被国务院、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优秀民兵连长”、“全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同时,被兰州军区评为“模范民兵连长”、“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被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授予“优秀* *等。1992年,他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五年被陕西省委命名为“先进党支部”。省政府命名前石板为“文明村”、“弘扬延安精神先进集体”、“自治模范村”,团支部被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省级先进”。

然而,张侯华和前十班获得了如此高的声誉。千石板及其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浸润了领头雁张侯华的血汗,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黑色宝石”的奉献

47岁的张侯华不仅是一个平凡而简单的人,更是一个有着广阔胸怀和追求的人。他来自一个农民家庭。富饶的黄土地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刚毅、正直、好胜和诚实坦率的性格。因为家里穷,他只上过七年学。十六岁时,他回到村里参加劳动。从此,他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家乡的贫困。1967年,一大早,张侯华就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抗旱,在离村子六七里的李家坟滩上浇水。张侯华负责看田里的水,而其他人在抽水。几个年轻人48天没回家,吃住在野外。他们的辛勤工作确保了该村180英亩的土地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这个村子于1968年修建了梯田。初冬的北方,已经很冷了,但张侯华只穿着背心,在农田基建工地上奔跑。1964年至1969年,前十班的青年们自发组成了以张厚华为中心的“小集团”,努力改变前十班的落后面貌。

1970年,村党支部接收了张厚华和党员,把村副书记的担子扛在了肩上。村民们希望他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他也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前石盘村的穷根连根拔起。同年3月,他率领由40多名青年民兵组成的农田基建专业队攻打顿梁山,一边砍山造田,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他们有严格的纪律。黎明时分,顿梁山响起了嘹亮的军号。首先,他们训练了一个小时,然后他们在晚饭后开始集体工作。他们每天要辛苦工作14、15个小时,推山填沟,筑渠引水。经过4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前石堤上的黄土坡终于第一次被彻底改变。这个农田基建队砍掉了三根梁,填平了两条沟,新建了三个泵站,搞了206亩水灌溉田地,使前石堤人均水田增加了6分……

前石堤上的人勤劳,是领头雁侯华带领大家努力,才造就了现在的好景象。他们做了更大的努力。短短几年时间,他们把“倒卖粮食,花钱贷款”的穷帽子扔进了滔滔黄河东流,全村固定资产翻了三番,达到32万元。

放下兴风作浪的勇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洪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涌动。张侯华的心是澎湃的。他认为,单靠种田不能使前十班致富。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必须经营一家企业。于是他大胆提出:投资23万元在县城建酒店。

这么多钱办企业,在当时是村里的大事,党支部和村委会让大家讨论。这个方案一出台,原本平静的山村就炸开了锅,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担心:“种地是我们农民的本分,能不能开个酒店?”然而,经过张侯华的精心计算,推理和工作,村民们的想法被他为人民的真诚之心所融化。在全村的群众大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张侯华提出的计划。张侯华是一个精明而坚韧的人,他开始这样做了。4月12日,酒店大楼选址施工。

他带领140名年轻人在工地上战斗。为了缩短工期,尽快建成酒店,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晚上挑灯夜战,白天砌砖墙。他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从来没有人抱怨过累,中途离开工地。经过109个日夜的努力,一座属于前石盘村的旅馆终于在县城黄河大桥附近拔地而起,他们给它起了一个通俗的名字:新桥旅馆。酒店当年投入使用,收入12万多元。这12万来之不易,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那是怎样的109天?这是与酷暑搏斗的一百零九天,这是与时间赛跑的挥汗如雨的一百零九天!

侯华用事实把人们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群众看到了酒店的收入,尝到了办企业的甜头,争相集资办企业。张侯华顺势而为,采取了招商办厂、风险抵押、集资入股、滚动利润开发等措施。前石盘村相继成立了砖瓦厂、涂料厂等八家村办企业。

举世瞩目的神府煤田开发,为神府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也为更多改革者开阔了眼界。张厚华及时抓住了机会,着眼于市场,一个又一个成功的举措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接一个地开办水泥厂。为此,他不辞辛苦地做了大量调查,咨询了水泥专家,到有关部门和县国营水泥厂了解当地矿石储量和技术问题,并亲自到矿上考察。在获得充分资料的情况下,1984年,张侯华提出了投资43万元建设年产7000吨水泥厂的具体方案。村里的人知道侯华又要办厂了,都跑去告诉对方,欢呼雀跃。不到半个月,40多万的资金全部筹齐,侯华自告奋勇负责水泥厂的筹建。

就在这时,社会上有人说,前面石堤上的这些“泥腿”胆子越来越大了。他们能经营水泥厂吗?经营酒店是个苦差事,只要苦。生产水泥是一项技术工作。支部书记孙厚怀,一筐字都看不懂。张侯华没读过多少书,但他能摆弄机械设备。!

然而,不管有多少风浪和压力,侯华经营水泥厂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决定的事情都必须去做。这时,他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他立下军令状:水泥厂一定要建起来。建厂这么复杂,不好说!从资金落实到选址,从设计图纸到施工安装,一切都离不开他。在建厂的日子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推进速度,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几天不出家门。他面黄肌瘦,眼睛红红的。大家都让他遇险休息,他却说不能离开工地,离开工地他也不放心。

进入安装阶段,侯华干脆背着铺盖回工地,整整一周没睡觉,没吃一顿热饭。安装完成,调试后一切正常后,他抽空回家休息。一天深夜,一声突如其来的雷声把他从睡梦中惊醒。他赶紧下床,想到水泥厂院子里还有30多吨基建用的水泥。于是,他卷起炕上的漆布,向工地跑去。他刚盖好30吨水泥,大雨就开始倾盆而下。张侯华和村民们都像“落汤鸡”,但30吨水泥却安然无恙。在建厂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张侯华毫不犹豫地停止了家里的建房,花了5000元钱建厂。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三千块五千块的捐款,筹到了五万多块钱,保住了工厂。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1984年10月10日,一座年产7000吨的水泥厂矗立在山顶。人们看着多年来从未在村子里飘过的缕缕青烟,真的很钦佩他们的领袖张侯华。

这能说不是奇迹吗?国家要建同等规模的水厂,最快也要一年多,而前石板前进水泥厂只用了不到半年;国家建设需要一百万元,而前十办只用了三十万元。投产后在管理技术上有很多困难,让人觉得很尴尬。侯华主动承包了前进水泥厂,当年就超过3000元,完成了上交净利润15万元的合同目标。

随着包神府铁路和神朔铁路的建设,水泥市场供不应求。1988根据市场预测,张侯华审时度势,拟在前石板再投资200万元建设年产4万吨水泥的黄河水泥厂。可以说,只有张侯华,只有曾经的石头人,才有这种非凡的勇气!张侯华的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赞同。

投资200万元建厂,前石盘村一分钱都没借过。村里拿出654.38+0.3万,村民集资20万,前进水泥厂出资50万。3月1988,19,黄河水泥厂破土动工,他们还是“传统”的夜战和义务劳动。于当年2月20日10剪彩投产。曾经的石头人又一次创造了特区速度!

随着黄河水泥厂的建成,前石板第二轮更大规模的承包也在陆续进行。

张侯华承包了黄河水泥厂,一年获利42万元。面对200多人的黄河水泥厂,张侯华如何控制这个村办工厂,让它得到社会的认可?一个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的思路首先在他脑海中形成。他制定的办厂原则是:“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联产计酬、多劳多得、以质定产、以质定奖、以次充好的制度,使该厂水泥质量一直保持在425#以上。张侯华在总结办厂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在市场中找到了一条企业自我发展的成功之路,赢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水泥销往山西、内蒙古等地。

在组织企业生产时,实行“集中管理,分开生产,股份承包,统一核算”的原则。不搞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把责、权、利融为一体。他集体承包所有企业,按照产值、利润、设备完好率、老乞率、专项资金留成、安全环保工作等五项指标,层层承包,落实到人。这种全员承包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大包小包,人人带指标”的管理机制。

果实和事业是高贵的,花朵的事业是甜蜜的。春暖花开,秋后硕果累累。由于张侯华的努力,他对经营的理解和良好的管理,黄河水泥厂每年能获得100万元的税收利润。弯弯的黄河养育了侯华不甘的灵魂,他也确实为黄河沿岸的孩子们开了一个好头。像黄河没日没夜的奔流,他为了前十班的发展,没日没夜的努力着...

诚实、无私、乐于助人

张侯华的威信为什么能在群众中长久不衰?秘诀是什么?

还是村里人说得好:侯华不爱钱,不贪财,不谋私利,不占别人便宜,能吃苦乐于助人,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更急。的确如村民所说,侯华严于律己,以替别人受苦为乐。请看一些例子:

1963小学六年级的张侯华在上学的路上捡到30元钱,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学校。

1970年,富宝黄河大桥架设开工,他和村民用戴岳拉一辆架子车赚了4600多元,全部无偿上交集体;

从1985到1988,张侯华承包了水泥厂,根据合同他有权获得10.8万元的奖金,但他没有拿任何钱,全部捐给了村里扩大再生产。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村干部也纷纷向企业捐赠奖金,共计18.9万元。

从1989到191,张侯华再次应得15万奖金,但他只拿了4万,剩下的11万用于工厂的扩张和再生产。这4万块钱,他给玉林的高校捐了1万,给这个县的几所学校赔了3000多,给我们厂每个工龄3年的工人捐了400。3月,1989,一个内蒙的业务员来黄河水泥厂推销产品。工厂订了两吨货,业务员给了他580元好处费。侯华不仅没收,还劝导教育百姓。

同年7月,侯华到包头市购买4万吨机械立窑生产设备时,厂方提出给他2万元回扣,他拒不接受。

1989 10,侯华到北京参加全国劳动模范颁奖典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会上国务院奖励他1000块钱,他一分钱没动。他用这些奖金给村里的村民买纪念品。还说这1000块钱离不开前十办500多人的齐心协力,这钱该花。这样的事群众看得清却数不过来。

诚然,“公生光明磊落。”张侯华之所以在群众中有权威,是因为他公道正派,用令人信服的行动,对村民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推动作用。

侯华的老实人看得清楚,侯华的无私村民看得更清楚。侯华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亲人、子女、接近威望的朋友也要求严格。他常说“干部不特殊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接近威望的家人、子女、朋友也不能特殊。”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拿他的妻子陈梅梅来说吧,新桥宾馆需要服务员。梅梅想去,人们也确信她能去,但在酒店开业那天,梅梅像往常一样,扛着锄头在地里干活;水泥厂建成时,大家都要求梅梅安排一份清闲的工作,有时间照顾侯华,但侯华决定,厂长和副厂长的爱人都去纸袋车间当工人,缝纸袋,计件,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不到200元。

侯华的大儿子开卡车去工厂。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他整天和水泥打交道。孩子提出推广水泥,侯华不允许。他对孩子说:“不能开老子当厂长,儿子提拔的先例。”侯华不仅没有给儿子调整工作,反而对他进行了教育。权力和金钱对一些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但对张侯华来说不是。1990年,榆林地委提拔他为府谷县委副书记。他专程去玉林找地委领导。他说他不想当县委副书记了,他不想离开前十班...无奈,地委通知他,他是府谷县委(专职)副书记。有人怀疑这件事,有人不理解,但侯华知道,他的愿望是改变家乡的面貌,他不想争权夺利,更不想谋利,只想和大家一起致富。

多年来,侯华的“吃苦在前,助人为乐”在时迁一直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早在1984,本村村民赵宽荣生活困难。侯华主动和他组成互助户,把自己仅有的3500元借给赵宽荣,帮他买了一台拖拉机,并安排他到水泥厂工作。不到两年,赵宽荣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前石盘黄河水泥厂和前进水泥厂的300多名职工,有一半是从当地的绥德、米脂、吴堡、佳县以及县城“南乡”的王家墩、吴家庄等地招聘过来的。厂里上班的女生男生有很多年纪大了没有对象,侯华就会注意为他们牵线搭桥。该厂烧制车间工人杨乐平是该县王家墩乡人。侯华看这个小伙子踏实肯干,就在村里的玻璃拉丝厂给他看了个对象。侯华亲自领着他坐厂里的车去“认丈母娘”,女方家很满意。结婚时,侯华借给杨乐平1000元,让他很感动。

三十多岁的工人王根祥还没有对象,家里也很着急。侯华知道了,就记在心里,随时盯着。1987年春天,侯华去山西保德县做生意时,发现了一个“胡茬”。回到工厂后,他带王根祥去宝德相亲。见面了解情况后,女方怀疑王根年龄太大。侯华见他们没有完全拒绝,就去谈了几次。1988年元旦,张侯华又一次把王根祥领到了门口。几经周折,王根香终于娶了一个宝德女人,侯华把这个女人安排在厂里当工人。几年来,侯华伟的“媒人”已经让十几对年轻夫妇结了婚。他个人借给这些年轻人5000多块钱结婚,让他们对工作更有信心。大家都会说张厂长懂年轻人。他是我们年轻人的好媒人,好贴心人,苦了我们,急了我们。

走* *与繁荣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张侯华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该村一直遵循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原则,教育党员和群众不忘国家、集体和个人。近几年,前十班纳税200多万,他们的集体财产滚雪球,集体经济形成了自己养鸡下蛋的功能。个人分配实行两次,第一次按劳分配,第二次按人分配,每人每年给“扶余金”1000元。为了鼓励和支持村里的中小学生努力学习,村里从1987开始实行奖学金制度,给每个考上大学和中专的学生每年1000元的奖学金。这种“有钱”和“奖学金”让大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到集体经济可以保证大家共同富裕、长久富裕。

1991七月一日前夕,全村人联名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赞扬他们的好村长张侯华,中央把这封信转交给人民日报,在七月一日发表。1990,村里投资75万,在村里建了综合办公楼。除办公室、文化室、荣誉展室外,还设立了青年民兵之家、电视室、娱乐室、老年活动室、农民业余党校等。1991年4月,村上投资5万元对村里的一条村主干道进行了改造,为道路两旁的群众修了污水管道,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

1992,村里又投资8万元,建了8套浴池,并配备专人打理服务,为全村人免费洗澡。1993年,村里又投入11万元,为每个村民配备了燃气灶和厨柜。多年来,石堤沿线的人们只享受集体福利待遇,免除一切社会费用。于是前面石堤上的人感激地说:“村集体是我们致富的后盾,是幸福生活的摇篮”。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前石板建起了几栋贸易大楼,招商引资,招徕顾客,外地客商络绎不绝。

这些年来,石盘村不断支援外地,支援本县建设。1991南方水灾时,前石盘村慷慨解囊10000元,表达了全村500多人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县里集资办学,村里资助了25000多元。邻村严家洼村有困难。该村提供了65,438+00,000斤粮食和6,000多元现金。在县里修建当地公路之前,石银行捐了5万元。几年来,前石盘村共向国家、集体和个人捐款25万余元。张侯华说得好:“一朵花不是春天,但万紫千红是春天”。

星辰动,春秋几度。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生活在曾经的石堤岸边的人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背着粉碎的落叶,披着浓雾,低头投入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于是,这艘位于前石板的经济建设航船,在舵手张侯华的带领下,扬帆远航。

面向新世纪

随着中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张侯华发现煤矿和其他部门需要大量的炸药,于是他提出了开办炸药厂的大胆想法。去年,在张侯华的倡议下,他与府谷县公安局、轻工业局投资12万余元,合资建立了年产3000吨tnt的黄河化工厂。该厂占地130亩,是榆林地区独一无二的炸药厂,也是陕北较大的化工合资企业之一。

20多年来,张侯华像一只小船的舵,带领着村民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抓住机遇发展企业,使原石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多年来,前石板先后兴办了涂料厂、砖厂、塑料厂(年产编织袋450万米,应结束黄河、扶余东风等水泥厂使用外省包装袋的历史)、造纸厂(年产1.400吨)、速凝剂厂等20余家企业,使前石板成为水泥厂的龙头。1980以来,集体固定资产从32万元增加到488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1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人均产值8.7万元,户均存款5万元。

去年,石板率先成立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侯华领导的企业正式获批为“黄河集团公司”,他也成为该公司的总经理。1994,再次荣膺全国劳动模范。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准备去北京领奖。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这些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前石板的老乡,离不开并肩创业的同事。党又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们的目标是到1995年底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亿,为我们的政府经济做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有现代的理论和知识来经营好现代企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侯华对龙头企业的切身体会。于是,为了充实自己,他不顾工作繁忙,专门抽出时间参加了省委党校93级经济管理本科班。在他看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没有科学的理论和扎实的知识,就会被历史淘汰。张侯华在能够迎接挑战,当好“领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后华正酝酿着新的蓝图,让前十班更加辉煌壮丽...

张侯华带着人们的信任和期待,坚定地向前迈进。充满艰辛和奋斗的闪亮足迹印在了人生的旅途上,也留在了府谷黄河金三角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