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永年的亲身经历。
1938年,抗战的烽火烧到昆明,戴搬回通海,把永年送到小学。
1940考入通海中学读初中。秀山的灵气,文庙的古风,影响了戴永年气质的儒雅;严师的教导和慈父的关怀培养了他好学进取的精神。
1943年春天,戴永年初中毕业,随父母回到昆明,考上了建设中学。秋天,他被大云高中录取。一年后,因为通海的学生大多在龙源中学,他转学到了龙源中学。1948至65438+2月,戴永年加入云南地下党直接领导的云南民主青年团(简称“闽清”),不久成为骨干成员,先后担任小组长、支部委员,秘密组织发展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20岁的戴永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 *产党。1949年9月,国民党当局开始了“九·九大清洗”。经地下党负责人李志民批准,通海县成立了以戴永年为首的党组,开展城市工作。65438年2月9日,鹿晗宣布云南起义,通海和平解放。
1951七月,戴永年毕业留校任教。1954去中南矿冶学院深造。1956毕业后到昆明理工大学任教,历任冶金系教研室书记、主任、院长。戴永年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理工科的要学以致用,直接为生产服务。鉴于当时的教学科研情况,他开始考虑扩大实验,使实验结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改善工厂的生产条件。从此,戴永年走上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戴永年教锡冶金,每年都要去个旧厂矿参观很多次。锡矿中有铅,冶炼时要将铅和锡分开。当时我国主要采用“氯化物电解”处理铅锡合金。他发现这种冶炼方法流程长、能耗高、污染大、回收率低。
1957年,苏联著名专家在昆明理工大学讲课,介绍了他的真空蒸馏分离铅锡合金的实验。虽然这个实验只是微型电炉里的一个小实验,但这个想法却像闪电一样打破了戴永年长期的困惑,一个新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萌发了——真空冶金!他开始迅速推断真空冶金有利于增容反应。在真空中,液体容易变成气体,蒸发率比常压下可提高约100倍,可降低真空熔炼温度,减少燃料消耗,从根本上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真空熔炼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真空熔炼有利于环保,使金属不易氧化,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的回收率。没有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对环境基本没有污染...但现实中,戴永年面对的是一片处女地,既没有系统的真空冶金知识和理论著作,也没有真空冶金实验设备。苏联教授所说的只是提供实验室测试的可能性。要继续探索,就意味着要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
1958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戴永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真空冶金试验组。
1979年,日处理能力2吨的炉子研制成功,经云南省冶金局鉴定后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替代了传统工艺。这项新技术于1979获得中国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四等奖,相应设备“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于1987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现在,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辽宁、甘肃、江西等20多个省份已经使用了30多台真空炉。
从65438年到0992年,戴永年开始关注无污染新能源材料锂的真空精炼技术研究。锂是一种被称为“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元素”的稀有金属,用途非常广泛。经过三年多的实验,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989年,他主持的“真空冶金实验室”更名为“真空冶金与材料研究所”。他带领同事创造性地研究、设计、建造了15台大、中、小型真空炉,供学校教学和科研使用。
1999 165438+10月,70岁的戴永年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党和人民对他毕生奉献社会、不断创新、不断登高的最大肯定和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