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中“91”类记忆

内存中的“91”类?

?——冯日明

1982年9月,突然接到通知,要从杨庄高中调去浑源中学任教,在82-83年的两个补习班当政治课。当时浑源中学只有两个补习班,每周两节课,所以我每周的课时只有四节,工作量明显不足。很长一段时间,有同事谈到我的工作量。

?1983年下学期,当时91班的地理老师高崇生先生身体不好,逃学了(高老师家在杨庄),课多,负担重。学校领导找到我,问我能不能临时给高老师分一些。我欣然同意。其实我在这里有两个私心:第一,作为学校最年轻的老师,我不想这么闲,闲着工作对我不好。我需要在工作中锻炼,也需要通过工作得到学校的认可;第二,我特别偏爱文科。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参加了三次高考,其中两次是理科,只有1979年是文科。但是我从小就好像特别喜欢文科,尤其是小学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推荐给高年级学生,这无疑激发了我对文科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听说学校领导让我考文科班地理91,自然是又香又喜。就这样,我开始了91班的地理之旅!

当时的地理知识应该说比较简单,也在杨庄待过一段时间,所以没觉得有多大难度。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年纪小,和同学关系比较近,年龄优势也弥补了我的教学缺陷。虽然我和地理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同学们基本都认可。后来给98级简史,评价还可以,呵呵。所以,有同事称我为“万能油”老师也不为过!

?1983年7月,我们从补习班毕业,我们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高考。两个班80多名学生考上,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我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那时,田原先生是教务处的副主任,所以她工作很忙。再加上我在91班的地理课上没有打破锅,所以9月份开学的时候,我正式成为了91班的政治班主任。其他理科班一周2节课,91班3节课(好像是?)。

?我当时未婚,26岁。星期天我经常不回家(这是一个单日假)。所以周日就成了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玩坐坐的时间,了解了很多同学的情况。特别是91班的同学,喜欢在我宿舍和我聊天。因为大家都喜欢文科,自然我对91班有很深的感情,在心里也经常把自己当成91班的一员。91类是潜龙卧虎类。同学康春阳,当时看起来也不算太高。他学习努力,愿意吃苦。年纪轻轻(好像才17岁),一个学期不能回家,星期天也不能在教室学习。刘入班,基础一般,但成绩不断上升;雷建国的作业和笔记最惊艳,工整漂亮,像刀雕;王镇给我的印象是她自信、单纯、聪明。我和刘志文是同一个村的,都是西方城的,所以我们特别关注,但是我们不能帮助别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聊天。新被山东大学哲学系录取。说实话,我这个政治老师嫉妒了很久,哈哈。刘芳,一个非常漂亮聪明的女孩,听说她的父亲是灵丘的一个大干部。有一次,她爸爸开车来接她。远远的就看到了那辆车,羡慕的样子还历历在目。美女吴玉蓉,估计当时肯定有很多暗恋者,呵呵;郑上元,当时好像学习不错,但是没有现在好?印象中比较腼腆,话不多;经常来我宿舍的吴文俊是个胖子,脸很大,一口很地道的灵丘话。和...。。。。。,等等

?我记得那时候我经常“炫耀”,比如吹嘘自己如何高考成绩优异,如何学习,如何注意掌握各种语言的特点,如何制定学习计划。我记得当时对文科学习的一些看法:历史政治的学习提倡快速阅读,整体浏览,把握框架,构建重点,反对一开始就细嚼慢咽;地理学习重视地图,做到地图在胸,反对学地理不看地图;读书要“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政治题答题要讲究“套路”,按规则答题,总结出一些“死法”,对部分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记得康春阳和刘在大学学习后给我写信,他们对这些学习方法仍然持肯定态度。

?91班很多同学都挺认可我,喜欢我。有的同学干脆叫我“二班主任”,我也乐意这么叫。雷建国从山上踩下的蘑菇触动了我好一阵子。康春阳从北京带回来的《中国人民和民族大学词典》让我觉得我在同学的印象里还是一个爱学习的老师啊?我也找过一些同学,比如王镇和康春阳。张剑福、高承宇、王秀娥和我成了同事;近年来,也有不少同学经常联系和见面,如吴文俊、文成、高秀芳、、、贾、王恒池、胡、常长林、于建中等。

?在和同学的接触中,虽然我比同学大7到8岁左右(我已经57岁了),但是很多同学更愿意和我做兄弟。比如89级的王爱、李先云、王玉贵。感觉和同学的相处让我年轻了很多。

?我喜欢学生,喜欢当老师的感觉,也不觉得当老师有什么不好!

前几天89级的聚会上,我的留言是:“89-,我会永远记住的!”“今天写下这段低俗文字的时候,我还是想用这几个字来表达我的心情:“91——我的美好回忆”!

爱你,“91”!爱你,我亲爱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