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的基本内容

白沙镇位于万源市东南部,距万源市区21公里。湘渝铁路专用线、万(远)成(口)公路贯穿全境,大山高速公路全长10.5公里,东风坝互通立交1处。东临曹故里,南接八台乡,西接石塘乡、沙滩镇,北接茶崖乡。是集建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流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为一体的新型试点小城镇。是周边城镇中唯一具有中心镇功能的市级试点小城镇,是万源经济文化的“第二中心”。全镇面积1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万亩。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82个村(居)组,总人口62000人。全镇共有企业和经济实体892个,从业人员4335人,营业总收入3.55亿元,利税11.35万元,上缴税金61.5万元,2013年末人均纯收入5705元。白沙镇先后被评为“达州十佳镇”、“四川省科技示范镇”、“四川省工业示范园区”、“四川省依法行政先进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2014白沙镇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2015白沙镇成功入选全国文明村镇。

天时、地利、人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万源市白沙镇是原白沙工农区委、区政府所在地。由于大型国有企业的存在,城镇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陆续建设,建设起步较早。具有集人居、工矿贸易、商品流通、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心镇规模,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备,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小镇建设之初,没有资金投入建设,城市房屋破烂不堪,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老化,城市功能不完善,脏、乱、差现象严重。白沙镇的发展一度陷入犹豫和倒退。经过短暂的阵痛,白沙人终于迎来了发展机遇期。随着2011白万路改造的完成和同年大山高速的开通,白沙镇主城区到万源市区的车程不到30分钟,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同时,万源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白沙镇不仅承载着万源市的四大功能组团,也是万源市中心依托大山高速公路、国道210、白万路形成的官渡-太平-白沙“一主两副,串珠状”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时、地利、人和。白沙人开始谋划二次创业,努力发展。一是依托“两山一河”(花峨山、八台山、龙潭河)国家级自然风景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通往花街、八台、九原等乡镇的中转集散地作用,结合青龙嘴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新村风貌,使之成为特色乡村旅游基地,白沙镇成为达州市的“后花园”。二是依托产业基础优势,水田坝和东风坝长期是建材和煤炭的产业基地,有人才和技术基础。水井坝等新规划的工业园区具有交通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力争将白沙镇打造成万源主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以磊鑫集团、川大建材为代表的骨干建材企业15余家,以兴华服装厂为代表的民营企业5家。已纳入万源对外投资的重点项目有:魔芋深加工、南红富硒项目、强龙石膏开采及深加工项目、LNG天然气储气调峰项目、八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综合开发等。历史的车轮再次让白沙成为建设集人居、工矿贸易、商品流通、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中心镇的前沿。近年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白沙镇党委、政府带领白沙人抓住区位和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发展潜力和文化底蕴,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目标,以办实事、办好事为切入点, 并以主城区副中心的城市化定位为抓手,精心把万源市建设成为产业高地、科教重地、疗养胜地、富裕幸福生活区。 突出特色,重工业强农,打造产业高地。以煤炭、建材、食品等建筑产业为重点,解决发展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等问题。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坚持园区驱动,搭建项目引进平台,使园区成为项目孵化的载体和招商引资的“磁场”。目前,工业园区已入驻强龙石膏、LNG天然气储存调峰、南宏富硒等大型企业。通过园区带动兴华服装厂等中小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建成3000万平方米石膏板、65438+万吨高强石膏粉项目。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区,已建成金鸡坪蔬菜基地1万亩、京桥铺魔芋基地500亩、张术平西瓜基地500亩、优质果树3400亩。坚持走“合作社+标准示范场+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户”之路,建立以润昊老院乌鸡养殖为主导的养殖基地,年产商品鸡50万只,孵化鸡50万只,商品蛋40万枚。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打造科教重地。加快推进占地78667平方米的万源中学白沙校区建设工程,完成万源二中、二职中、白沙镇4个村小校舍改扩建工程,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幼儿园1所。新建11个村级文化站和两个占地约5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中心,改扩建400个标准化厅的百花电影院,完成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1新建健身广场1000平方米。完成万源市中心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建设,在郑家坝、祁家沟、金鸡坪、井桥府、水井坝、牟家坝村建设360平方米的新村合作医疗站。拟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综合体育馆和占地13052平方米的白沙文化娱乐中心。夯实基础,保护生态,建设疗养胜地。加快建设新白万高速公路10公里、村道166公里、新环镇公路30公里,构建连接白万高速、万双高速、万程高速、大山高速、花萼自然保护区、八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区域交通网络,公路畅通率达到100%。绿化用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面积3平方公里的1休闲公园。充分利用中国美丽的风景,努力把青龙嘴打造成万源的旅游胜地。充分利用红军文化和三国文化,加上花峨山、八台山、龙潭河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区的优势,大山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达州、Xi、重庆不到3小时车程,不断完善游客接待能力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精品旅游小镇,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口。突出增收、惠民生,建设富民福地。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通过重点实施学校、村卫生室等民生工程,完善全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通过产业发展和帮扶群众,努力使全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有了持续稳定的增收途径。计划投入9500多万元改造城市道路、雨污分流系统、通讯及照明管网等。,从而实现白沙镇的亮化、绿化、美化。投资2700万元搬迁城区取水点,推进全镇辖区安全饮水工程,让群众喝上安全水、健康水、放心水。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面积2400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解决600人住房问题。到201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增加16亿元,农业产值增加3亿元,新增纯收入61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3000元)。城市建设管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一个城镇的面貌是反映一个城市建设水平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走进白沙镇,可以看到这里所有的街道、过境道路、街道都干净整洁,干净卫生的小区门前没有任何堆放;无门头摊点、无占道经营、无流动摊点、无脚手架杆;线路公交车、城市公交车全部停在车站,过境车辆、轻型货车全部停在临时停车线内,三轮车停在停车位内,两轮摩托车、自备车辆停在规划停车线内;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不乱堆乱放,不占用公共通道。白沙镇的小城镇建设,从规划到建设到管理,也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科学定位规划小城镇。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壮大小城镇骨架,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白沙镇以规划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导,编制了万源市白沙镇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定位镇的性质、功能和发展,确定镇的发展方向,制定罗家疃片区为白沙组团中心区,水田坝片区为主要工业集中区,猫儿坝片区为新建居住区,河街片区为综合区,白沙河、猫儿坝河为水系绿色廊道,外围。用管理的手段建设小城镇。该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经营手段经营城市建设,以盘活存量资产为重点,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吸引民间投资为关键,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政府的杠杆作用,实现资源的享受和* * * *的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小城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小镇找准经济发展的亮点和特点,利用自然生态景观体现小镇形象,设计小镇形象,进而促进小镇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土地挂牌出售,进行商业开发,人气聚集,商业繁荣。采取市场化运作,规划开发建设商业步行街和商住楼,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搞好绿化亮化,不断提升城区形象。用先进的方式管理小城镇。该镇进一步加大投入,调整优化设施布局,将先进管理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加强城镇综合执法,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小城镇建设干部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加强对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树立依法治镇思想。充分发挥城市居民的主人翁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城市管理。为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环境,开展环境卫生、广告牌、交通秩序、建筑工地等综合整治工作,实施“硬、绿、洁、亮、美”五化工程,对乱搭乱建、乱扔垃圾、污水泼溅等行为进行严管重罚,提高城市管理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镇重点项目建设。启动雨污分流工程,建设雨污分流和管网各6公里,建设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以上的污水处理厂。改造棚户区450个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郑家坝新区6.66万平方米,建设三星级酒店3.6万平方米。改造白沙罗家疃地区原有汽车站,占地1.6公顷,形成二级长途客运站,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的1综合体育场馆,建设两个标志性社区,吸引周边乡镇居民和农村人口落户白沙。预计引进1.200户。畅想美好未来——富裕和谐的新白沙。如今,白沙镇工业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特色农业奠定坚实基础,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共事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良好的居住、生活和经营环境形成。据了解,根据万源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白沙镇在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反复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万源市白沙镇2013-2017发展规划》,规划内容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四大类。计划总投资38231.3万元,其中269003万元,占70.3%,3000万元,占0.8%,3.5亿元,占9.2%,7531万元,占654.38+0.9%,由群众自筹。投入资金分别分配用于基础设施654.38+005803万元、工业发展249667万元、民生和社会事业22263万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4580万元。根据规划,到2017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6543.8+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43.8+0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坚持‘三产并举、统筹城乡、夯实基础、改善民生、努力建设新白沙’战略,坚持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坚持资源整合与集约利用相结合,努力在提升要素竞争力上有所突破。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努力在提升城镇竞争力上有所突破。坚持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结合,努力在提高环境竞争力上有所突破。努力把白沙镇建设成为万源副中心、旅游接待中心、避暑胜地和宜居生态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生活富裕、和谐文明、民主管理的现代化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