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介绍给周恩来。

周恩来的自述

我从事革命事业,和中国普通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从封建家庭到西方学校教育再到社会主义者的漫长过程。

我的祖父叫周,出生在浙江绍兴。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一个人的籍贯是从祖先算起的。因此,

我是浙江绍兴人。

绍兴社会中,中上层除了劳动者(农民和手工业者)外,还有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一种是商人,两者都是向外发展的。学者的出路照例是中国科举。而绍兴人则是大量的师爷,管理全国各级政府办公室的文案,几乎把全国各地的政府办公室都安排了师爷。老戏里宠儿的脸是红鼻子,大概是因为都喝酒。商人的出路就是在各大城市开杂货铺,卖绍兴酒。

我家近几代祖上也是绍兴高手,我爷爷原籍江西南昌,也是高手。到了祖辈,两家人先后迁居到江苏淮阴、淮安做县官,于是结为公婆。1898年我出生在淮安。

我奶奶是淮阴农村妇女。所以,我的血液里有农民。

我妈漂亮善良,生了三个孩子——我和两个弟弟。现在,一个弟弟死了,一个弟弟还活着。我母亲在三十五岁时死于肺结核。原因是爷爷去世后家里每况愈下,妈妈也因为劳累过度生病了。

祖父50多岁去世。他生前没有生产也没有购买土地,只有不动产。父母来的时候,我们家已经没落了。我叔叔是老师,我爸爸(周绍刚)是文件,收入不够维持生活。但封建家庭向来好面子,摆虚场面。他们宁愿负债也不愿丢面子。所以,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难。我父亲经常出去。十岁或者十一岁的时候,开始打理家里的生活用品,出去应酬,这让我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我快出生了,因为我叔叔周易?病重,按照传统习惯,我领养给了舅舅。他叔叔去世后,他由一个守寡的阿姨抚养。我的姑姑,也就是后妈陈,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女人。我五岁的时候,她经常给我讲故事,比如《天上的雨花》《重生》。我继母整天呆在室内,我安静的性格遗传自她。但是我的生母是一个开朗的人,所以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我小时候在私立学校上学。我从八岁到十岁开始看小说。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看了《镜花缘》、《水浒传》、《红楼梦》。

中国有句话:“上梁山”。这句谚语出自《水浒传》。我们都是“被迫上梁山”的。人走上革命道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外界的压迫和环境造成的。但他是革命的,因为人的本能中有一种反抗,他不想被外国压迫。有一种人站在压迫者一边或者帮助压迫者,当然没有理由产生反抗。但大多数人都是被压迫的,只是反抗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抵抗力强,来源于运动,有的人抵抗力弱,是因为运动不足。

十二岁时,我离开家去了东北。这是我人生和思想转变的关键。这次没有离开家,我的人生一定是一无所有,和留在家里的兄弟们一样,悲惨的结束了。

我离开家去了中国东北的铁岭,因为那时我的父亲和叔叔在那里工作。我在铁岭进的小学,半年后去沈阳读了两年。从封建教育到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到学校环境,我开始读革命书籍,这是我转变的关键。当时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历史老师高(山东人),他是革命派,另一个是保守派。高介绍我读进步书籍,如章太炎(光复会领袖)和同盟会杂志。地理老师是满族人,姓毛,介绍我看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章太炎的文章古旧难懂,梁启超的文章现代易懂。

后来,戴又出版了《民权报》,把张、梁的主张合而为一,写了一篇猛烈抨击袁世凯的文章。我从它的创刊号一直读到它被当时的统治者袁世凯封存。我十三四岁的时候。

十五岁(1913年)进入私立学校南开中学。学费最初是我叔叔提供的,后来是学校的奖学金。

南开的教育是正常的,免费的。我喜欢文学、历史、政治和数学。总之我喜欢能讲道理的东西,不喜欢死记硬背的东西,比如化学,英语。课后我经常读很多书。南开有集会结社自由,我们组织了尊重职业的团拜会。我是总统。1915年参加反袁运动,发表演讲,鼓励筹款,反对“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但当时南开对政治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

1917年中学毕业后,我去日本留学,是自学的,生活费由朋友提供。在日本一年半。

1919年“五四”时期回国,进入南开大学,参加“五四”运动,主编《天津学联日报》。报社被封后,我被捕入狱半年(当时是段的部下统治天津)。获释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

当时戴在上海主编的《每周评论》专门介绍社会主义,胡适在北平主编的《每周评论》和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都是进步读物,对我的思想产生了很多影响。

在此期间,我的思想从赞成革命转向了社会主义。但因为我出生在封建家庭,所以我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乌托邦式的。但是因为我从小吃了很多苦,知道生活的艰辛,所以短时间内就改学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这期间我看到了中国* * *生产党的宣言,开始阅读法国的《阶级斗争》(考茨基)和* * *生产主义原理,对我影响很大。

我1920年去法国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在法国很容易找到工作,我可以做兼职。但是到了法国之后,我没有工作。去法国之前,我已经和国内一家报社签约做特约记者,所以在法国学习,写文章。

后来,我曾经去过德国。1922年,从德国回到法国后,20余人聚集在巴黎,成立了欧洲中国* * *生产青年团(中国原称青年* *生产者党)。当时王若飞、罗迈等同志都参加了,我是青年团的领导人之一。这个组织发展很快,很快就有300多人,包括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的留学生。朱德在德,聂在比,陈从法归国,他们中有一百多人入党。1923年,国内各国* * *早已合作,我奉孙中山之命,与另一国民、党员王在欧洲组织国民党。当时,法国有张利生和张道藩。当时我们斗争的对象是青年党,当时在法国的主要人物是曾琦和李皇,他们主张民族主义,坚决反对国民党。但在斗争中,我们有时会谈到统一战线,所以我们对李、曾都很熟悉。我在1923年去了德国。当时马克在德国便宜买了很多书,我都没来得及看完。我于1924年夏天回到中国。

中国* * *产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社会基础和历史根源。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外国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了一百年,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因此,许多民族主义者开始探索民族独立之路。当时日本已经走到了半封建半民主的道路,走到了维新,中国也想找到这条道路。但是,中国的封建势力太根深蒂固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但没有推翻封建主义。袁世凯取代清朝掌握封建政权,中国对外仍是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轻工业曾经有过发展的机会,国内工人阶级已经发展到一定数量。战后,德国、奥地利和俄罗斯帝国相继覆灭。俄国发生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欧洲其他国家也发生了革命运动。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十四条民主主张。然而,中国国内封建势力的首领袁世凯却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当时孙中山的活动只是浮于上层。他的思想中没有土地革命,他的活动没有深入群众,没有群众基础。因此,当时激进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发动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也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主要领导人都倾向于社会主义。当时的知识分子从世界大战中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认识到首先要推翻封建主义,民族主义思想解决不了中国问题,于是倾向于社会主义。在激进民主的思潮下,中国* * *产党应运而生。也是因为我们知识分子在国外接受了欧洲的革命思想,看透了民族主义解决不了中国问题,我们要社会主义来承担这个责任。中国* * *产党的出现,是近百年来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结果。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农民运动。中国农民占人口的80%到90%。民族解放本质上是农民解放。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起义,这些革命运动往往是保守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农民解放的道路,即土地革命。领导革命运动的知识分子往往忘记了农民的要求,没有城市工人的支持,他们后来往往背叛了农民的利益,这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统治者,如清政府和后来的袁世凯,依靠外力镇压农民运动,所以农民革命运动经常失败。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一方面继承太平天国精神,发扬光大,改革土地制度。另一方面,我学到了美国土地改革的方法——那就是征收土地税。但是他的活动从来没有深入到农村去了解和组织农民,革命运动没有和农民结合,也没有和城市里的普通市民结合。他跑了几十年,一直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因此,在大革命之前,开明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对孙中山的印象并不深刻..当时的三民主义只有几个简单的口号,没有政纲,没有政治理论。后来在国家的配合下,三民主义的内容得到丰富,成为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之后大革命时期* * *产党广泛发动群众,三民主义才深入群众,在群众中生根。所以,我们今天所实行的三民主义,是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张为基础的。

从历史上看,国民党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这是根据每个时期包含的阶级成分及其所代表的利益来划分的。1.辛亥革命前,钟惺同乡会成立于1894年,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在此期间,它代表了海外华人资本家和劳工(洪门)的利益,所以它有民族民主的思想。国内依靠不满清朝统治和外族侵略的知识分子,以及社会上的青帮红帮,不满社会现状的人,无业游民等等。

2.辛亥(1911年)后,1913年改称国民党,1914年改称中国革命党,成分越来越小。当时海外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国民党,一派反对国民党。在国内依靠一些绅士、买办官僚和知识分子,但主要依靠军人,基础很小。知识分子和军人无法相处。结果1922年代表军人的陈炯明赶走了代表知识分子的孙中山,于是孙中山逃到了上海。

第三,1924年改组后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基础大大扩大。由于中国的参与,其成员包括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商人等中上阶层人士。简而言之,组成包括所有阶级,成为一个国家政党。由于这个原因,该党分为左右两派。当革命发展到一定时期,两派分裂,发生了“四一二”清党运动。

4.“四一二”以后,国民党本身就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5.从抗日战争开始到现在。抗战开始后,基金会有所扩大,但它所代表的利益仍然是地主、官僚、资本家和上层军事阶级的利益。国民党今天所代表的利益和它的纲领是矛盾的。因此,其纲领中的任何一条都不能实行,土地改革遭到地主阶级的反对;提高军人待遇遭到上层军官反对;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僚资本和买办资本的反对。不仅政策与党的统治集团相矛盾,党的上下级也相互矛盾。下层的意见和利益无法实现,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CC、黄埔和财团手中。这些集团之所以能操纵全党,首先是依靠军事力量,并得到他国力量的帮助。

国民党现在由军队、政权、特务和银行控制着全国。各派都有自己的银行,如中央(宋子文)、中国(孔祥熙)、农民(CC)、交通(半CC),但党的经费要靠国库。元老院曾经批判过国民党,然后他们拨了一笔钱给财政部作为经费。国民党不肯放弃一党专政,因为它掌握着军政财权。

1924年我回到中国时,国民党已经改组。我去了广东,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员,1924年冬任政治部主任。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教过四个学生。1925年参加两次东征,任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饰演陈炯明。这个时候我以一个公开* * *产党员的身份和国民党合作,所以认识了很多国民党人。当时国民党内部有两派,一派主张国与国合作,一派反对合作,两派斗争激烈。1926年3月20日,发生了“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借口海军要叛变,逮捕了许多进步人士。这件事之后,我辞去了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只当了老师。北伐时* * *生产党还是和蒋介石合作的,我没去。

1926年冬去上海做工人运动(在广东和法国也做过一些工人工作)。上海工人为响应北伐军发动了三次暴动,我参加了其中两次(10月23日第一次暴动时我还没到上海)。1927年2月19-22日组织了36万工人的总罢工,2月22-24日举行了第二次起义,但由于革命军未到,起义未能配合革命军。

3月21日-22日,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两天内击溃张宗昌军队3个团1万余人,工人缴获步枪等短枪、机枪4000余支。当时有80万工人参加罢工,直接参加战斗的有1万多人。当初工人只有300多支短枪。起义之初,警察交出了大量武器,石楠、闸北、虹口、吴淞等地的战斗都取得了胜利。此时蒋介石已到江西,与武汉政府的冲突已经开始。白崇禧率领的北伐军听说工人罢工,就不前进了,希望工人失败,他再进来。

北伐军到达南京、上海后,江亲自来到上海镇压工人。他勾结外国势力,收买流氓一起袭击工人。4月11日深夜至4月12日凌晨,他用流氓伪装工人在工人纠察队引发冲突,然后以调解为借口,将军队开进纠察队总部——商务印书馆俱乐部,解除了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屠杀始于12日,当天造成数十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上海总工会主席汪寿华和许多其他工人遭到屠杀。

“4·12”之后,中国* * *立刻变成了地下党。我还是留在上海处理善后,派了很多人去武汉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5月下旬,我乘坐一艘英国商船到武汉。此时,武汉政府中左右两派的对立逐渐明显。农民运动在湖南、湖北、江西和广东蓬勃发展。农民要求土地,右派反对农民运动。汪精卫在“七·一五”正式“分* * *”,实施了宁汉合作。然后我们去南昌发动起义。

南昌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的第20军、叶挺的第11军第24师等。,大约有两万人。当时参谋团有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聂、李、张等,我是其中之一。宋庆龄和邓都是革命委员会的成员。起义军后来失败了,因为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没有和当地农民结合,想在广东建立根据地。结果,与钱大钧等部在潮汕的激战失败了。战败后,一些队伍去海陆丰加入当地农民,朱德率领的一些队伍撤退到闽赣边界,然后转移到湖南,后来在井冈山加入毛泽东的部队。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由武汉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和农民自卫军组成。

1927年11月到上海做地下工作,一直到1931年。1931年底,我到江西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主要在部队工作。后来参加了1934年到1935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0年我在上海时,取道欧洲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届国际执委会会议。在国外办护照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让陈赓认一下。我跟他说这个人是黄埔军校的,他想了半天也没认出来。于是我大胆地用这张照片向国民政府外交部申请,拿到了出国留学的护照。

我在1919年认识了邓同志,并在1925年和她结婚。

邓同志的母亲是一名中医。当她年近六十时,仍是红军总司令部的一名医生。国民党“围剿”我军撤退时,邓夫人被俘,押解到九江。国民党法官请她劝说邓不要做党员。邓太太回答:孩子的事我们父母管不了,连蒋介石自己的儿子都管不了——当时蒋经国在苏联——法官无言以对,就把她关在九江反省院。直到1936年谈判开始,她才在1937年初被释放。

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前四次完全失败。第四次由陈诚指挥,失败最惨。于是蒋介石决定加强训练,这就是庐山训练的开始。

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东北军开始围攻。徐海东先是打败了东北军一个师一个旅,后来又打败了一个师。于是东北军官兵不要内战,要求抗日。*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对东北军开展统战工作。双方达成默契,互不攻击。这个时候蒋介石也派人秘密接触我们,在不平等的条件下接受和平。与此同时,蒋介石仍加紧压迫东北军进攻红军,以削弱红军,使中国更容易接受他的条件。张学良及其部下本不想进攻红军,蒋介石却跑到安,逼着张打* * *产党,并说如果不打,就派蒋代替他,把他调到福建去。于是张学良和西北军的杨虎城决定发动事变,扣留蒋介石。事变发生后,我们陕北保安部接到张学良的电报,要我们派代表到安与蒋谈判。在安参加谈判的有五个人:澳大利亚人段娜、、蒋夫人、蒋和我,他们都是蒋介石的顾问。谈判的结果是,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准备对日作战。12月25日,蒋夫人坚持要在这一天送蒋回京。张学良本人答应亲自送蒋回京。事先谁也不知道,张自己也没想到,到了南京后会锒铛入狱。张学良被囚禁后,东北军的将军和士兵非常愤怒,他们杀死了张学良的主要助手,主和派王以哲。情况很严重,过了两个月才平静下来。从此东北军被蒋介石打散,不再成为独立的力量。在Xi安混乱的两个月里,说服东北军比张学良在Xi安时困难百倍。

1937年3月,两国谈判正式开始。我去过杭州一次,牯岭两次。当时,顾是的国民党代表。谈判的结果是,国民党答应做合法的政党,承认陕甘宁边区,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但国民党政府从未正式承认陕甘宁边区。

抗战开始后,我和朱德、叶剑英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划定战区。朱是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我还去山西和阎锡山洽谈合作。1937年9月至11月,我先留在太原,太原沦陷至临汾,后又回到延安。我们是12月底去的武汉,一直住到武汉沦陷,也就是1938年10月。我们是武汉沦陷前最后一批离开武汉的人。从武汉撤退,途经长沙时遭遇长沙大火。然后在1938年底去桂林和重庆。

中国与胡宗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摩擦始于1939年6月进攻延安以南的关中地区。10月,河北的国民党军队向八路军进攻。十二月,山西阎锡山旧军打新军。1940年,国民党朱怀冰部进攻冀豫边区。

皖南事变发生在1941年1月初。新四军司令部近万人阵亡被俘,突围的只有两千人。目前只释放了200多人。

1939年2月,我从重庆到桂林,参观皖南新四军。顺便去了趟老家绍兴。5月回重庆。六月回延安。因为在马背上伤了右臂,没有治好,9月份去了莫斯科治疗。政府飞机把我带到兰州,然后乘苏联飞机到苏州,进了克里姆林宫医院。到1940年3月,我体重增加了9磅。5月去重庆,7月回延安。1941年皖南事变时,谈判破裂,斗争开始见诸报端。1942年,林彪去了重庆。林彪与蒋介石的谈判毫无结果。1943年7月,我和林彪离开重庆延期。

1944年5月,史迪威将军决定派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小组和一个记者团去延安,我在那里欢迎了他们。赫尔利11月延期,达成五项协议,大致内容是打败日本人,建立新中国,同意建立包括各党派人士在内的联合政府,统一军队,改革政治,给人民自由。这是毛主席和赫尔利签署的,但具体内容从未公开。

史迪威和赫尔利的政策不同之处在于,史迪威主张平等援助一切抗日军队,他执行的是罗斯福的政策。赫尔利的想法是通过蒋介石来帮助。他也赞成联合政府,但是对* * *军的援助必须经过联合政府。尽管赫尔利主张,蒋介石仍然不同意。结果赫尔利放弃了他的联合政府主张,公开站在蒋介石一边反对* * *,于是赫尔利的帝国主义嘴脸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