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有哪些风格?
古代西亚建筑:
古代亚洲的建筑建在两河流域,还有波斯的建筑。两河下游的文化发展最早,大致与埃及同时。
公元前四千年,这里建立了许多奴隶小国。
公元前19世纪初,新巴比伦王国夺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部,即两河流域的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重建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538年),又称迦勒底王国。
巴比伦王统一了两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头和宝库,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以和谐、完美、崇高为特征。古希腊的神庙建筑是这些风格特征的集中体现。古希腊“柱”的特点是追求檐(包括额、檐、飞檐)与柱(柱基、柱身、柱头)严格和谐的比例和具有人体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艺术:是对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古希腊人是通过崇拜“神”来崇拜人,那么古罗马人则是崇拜人。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曾在他的《建筑十书》中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应该是“规则、构型、对称、平衡、适宜、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的理论总结。于是,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顶”屋顶。正是这种“圆顶”屋顶,成为古罗马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与古希腊住宅建筑最明显的区别。“圆形”风格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人物:古罗马斗兽场,古罗马万神殿(又称万神殿)。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最初是古希腊的一座城堡。公元395年,曾经赫赫有名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当时的首都还在罗马,东罗马则迁都拜占庭,国家叫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广泛采用“穹顶”。第二个特点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又高又大的穹顶往往成为整个建筑的构成中心。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将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造型。它的典型做法是在一个正方形平面的四边发放券,在四个券之间搭建一个对角线直径的穹顶,仿佛通过四边发放券切割出一个完整的穹顶,其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极为自由。第四个特点是色彩鲜艳。代表人物: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建筑:
罗马建筑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厚实,墙体采用连环券,门户采用同心多层券,以减少沉重感。西方有一两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架和横厅的交叉处也有钟楼。中厅的大小柱子有节奏地交替排列。狭窄的窗户在一个大的内部空间里营造出一种黑暗而神秘的氛围。简单的中央大厅与宏伟的祭坛形成对比,中央大厅与侧廊之间巨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中的平衡感。
哥特式建筑:
哥特,原本是参与了古罗马帝国覆灭的日耳曼民族,有一个粗俗野蛮的意思。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因为讨厌中世纪的黑暗,把它送给了中世纪建筑。传统上,人们把中世纪符合这种主要建筑风格的建筑称为“哥特式建筑”。大部分是教堂建筑。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意识是宗教意识,尤其是基督教意识。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特征是:空灵、纤细、高耸、凌厉。尖陡的形态是尖券和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包含了斜撑技术和扶壁技术的优点。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式是对基督教精神内涵最准确的表达。挺拔、空灵、虚幻的形象仿佛直指上帝,启示人们摆脱这个苦难、罪恶的世界,走向“天堂的乐园”。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成是一对高耸的尖顶,中间是山墙。在山墙屋檐的栏杆和门洞上设置一排有雕像的壁龛,将整个立面横向连接起来。中间的栏杆和壁龛之间是一个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是文艺复兴高潮后产生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其外文为Bar-oque,意为畸形的珍珠,艺术特征为怪诞、扭曲、不规则。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基调是华丽、新颖、欢快的,带有强烈的世俗享受的味道。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炫富。它往往使用大量昂贵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和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财富和高贵。第二,不受结构逻辑的限制,经常使用一些非理性的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异常、惊喜的特殊效果。第三,充满欢乐的气氛。提倡世俗化,反对神化,提倡人权,反对神权,将导致人性的解放,从而照耀艺术,给文艺复兴艺术以欢快的色彩..彻底走上了享乐主义的歧途。第四,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采用S形、波浪形平面和基于椭圆的立面,使建筑形象富有动感;或者混合建筑和雕塑以求新奇;或者可能会随着高度的分散和形式成分之间的一些不协调而引起兴奋感。代表:巴洛克大师博罗米尼设计的圣卡罗教堂和罗马的特莱维喷泉。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随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抛弃了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中重新采用了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柱式构成元素。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的象征,而古希腊罗马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尤其是古典的圆柱构成,具有和谐性和合理性,与人类的美有相通之处,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理念。
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修风格。它是在反对法国古典艺术的逻辑、简单、理性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温和、迷人、精致细腻的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是一切都是围绕柔和、和谐来构图的,特别喜欢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在装饰主题上,我经常喜欢用各种草叶和蚌类,玫瑰和棕榈。用软木代替过去使用的大理石。经典的节目不再出现在墙上,取而代之的是复杂的面板和大量的玻璃镜子。我喜欢用精致的颜色,比如白色、金色、粉色、嫩绿、浅黄,尽量避免强烈的对比。线脚多为金色,天花板常绘天蓝色,常绘漂浮的白云。除此之外,我还喜欢悬挂绸缎、水晶玻璃吊灯,陈列瓷器古董,试图展现奢华优雅。但其风格因装饰手法过于刻意,往往粉质过于丰富,缺乏高贵之意;堆砌,温柔妩媚,自然风韵优雅不足。它代表了柏林夏洛滕堡的“金色画廊”和新波茨坦宫的阿波罗大厅。
古典文艺复兴建筑:
古典复兴建筑流行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的欧美一些国家,采用严谨的古希腊罗马建筑,也称新古典主义建筑。当时人们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功勋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仿的榜样。当时考古取得了很多成果,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建筑瑰宝出土,为这一设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古典复兴建筑风格主要用于议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和一些纪念性建筑等公共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普通住宅、教堂、学校影响不大。
折衷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流行的建筑风格。不拘一格的建筑师随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强调固定的法式风格,只强调比例平衡和纯粹的形式美。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建筑来满足各种要求。19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的进步、出版业的发展、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掌握以前时代和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带有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东方情调的建筑。
功能主义建筑:
功能主义建筑是一个建筑学派,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其功能。从古至今,许多建筑都注重功能,但在19世纪后期,欧美一些建筑师为了反对追求形式而忽视功能的学院派设计思想,探索新建筑之路,突出建筑的功能。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功能主义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靡一时。本来强调建筑的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观点之一,但后来有人把它当成绝对的信条,称之为“功能主义”。他们认为,不仅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表达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也必须以功能为基础,所有具有不同功能的构件也应分别展示。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主导西方建筑界的一种建筑思潮。这种建筑的代表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工业化社会条件和要求的全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也被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并于50、60年代风靡全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要修改和补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一些文件被贴上了“20年代”或“正统”的标签。
后现代主义建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欧出现了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方的主导建筑潮流。然而,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批评。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形成鲜明对立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领域引起了震动和反响,尤其是在年轻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到了20世纪70年代,反对和背离建筑现代主义的趋势更加强烈。这种倾向有过不同的叫法,如“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者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