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伯苓
张伯苓(1876 . 4 . 5-1951 . 2 . 23),原名寿春,后名凌波,天津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始人。西方戏剧和奥运会最早的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海军军官学校,后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的老师是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和桑代克。
民国三十八年(1948)六月,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10月底,张伯苓谢绝了蒋介石去台湾的要求,留在了大陆。
张伯苓以教育救国为终身信念,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并接管了四川自贡曙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创造者”。
扩展数据:
光绪二十三年(1897),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强盗的约定。清廷派官员到山东办理接转手续,张伯苓随船前往。该舰抵达阿哈瓦的第一天,降下了日本太阳旗,升起了中国黄龙旗。第二天,中国的黄龙旗降下,英国的米兹旗升起。
张伯苓见证了“国旗三变”的接收交接仪式,亲身经历了辱国的一幕,愤怒而又敬畏。从阿哈瓦回来后,他认为海军无望,决定退役。不久,他辞去了工作,回到天津,在嘉峪关教书。
光绪二十三年(1898)七月,英国强行租借阿哈瓦,张伯苓派清廷官员与船方办理交接手续。他亲身经历了“国旗三变”的屈辱场面,深感“自强之路在于教育”,立志“立新教,育新人”。那一年,他遇到了主张新学的严修,* * *开始了艰难的办学之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伯苓暑假东航,目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盛况,赞赏日本对教育的重视、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启发。
百度百科-张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