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偷小孩的谣言是什么?
“偷孩子”的谣言“花样百出”
我们来看看最近一周山西出现的这两个谣言:
第一,5月21日下午,太原市民牛女士在学府公园附近一幼儿园接孩子时,被两名歹徒持刀威胁,牛女士机智脱身。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传播过程中变成了“幼儿园门口抢孩子”。
24日,该案被太原警方确认为“持刀抢劫”。
二、5月20日,太原网友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小店村附近偷小孩,开着一辆黑色大众,车牌号晋a 5 xxxx”;23日下午,这辆“作案车”出现在运城。“运城安义街一位老奶奶推着小孙子,被人贩子当众带走;盐湖区小店村又丢了一个孩子。大队的喇叭刚刚报道了。金A5小心这辆车!这是学校老师发的,求传播!”
细心的人会发现,近年来,“偷孩子”的谣言一直在我们的朋友圈流传,各种版本层出不穷。
据新华网山西不完全统计,仅2015一年,就出现了广西南宁版、四川绵竹版、冰棍车偷小孩、陕西xi安版、江苏扬州版等谣言,但都被警方证明为谣言。
多方面挤压谣言,社会还是受到伤害的。
回顾太原“学府公园附近偷小孩”的谣言,警方行动迅速,媒体反应迅速,媒体平台巧妙运用。谣言的生存空间和时间被多方挤压,但谣言还是伤害了社会,让无辜的人“躺枪”。
21晚上,出现了“偷孩子”的谣言;22日中午,太原市公安局发布“学府公园附近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24日,警方再次宣布,该案的侦破实际上是“一起持刀抢劫案,与通过网络盗窃抢劫儿童无关”。
山西省公安厅22日也发布消息称,经太原、晋中、吕梁、长治等地警方核实,近期未发生“偷小孩”报警。
针对23日出现的谣言,“平安运城”微博24日发布辟谣消息,称近期未接到孩子被盗的报警。
各媒体也与山西公安厅保持了良好的沟通。新华网等媒体也通过网站、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博、报纸、电视台、广播等渠道迅速发布权威信息。一位媒体人士说,“前一天晚上朋友圈都在‘偷孩子’,一眨眼就全是警方发布的信息。”
但是就像马克一样?吐温说:“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界。”
太原学府公园持刀抢劫案发生后,很多家长一度慌了神。有的人说不得不带电棍防身,有的人说车里需要刀。晋A5XXXX车主,竟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微信圈被诬为“偷小孩”车!这些虚假信息给当事人的家庭、工作、生活带来了不合理的困扰。
谣言“读懂”了网民的心
舆论专家认为,分析微信朋友圈“偷孩子”谣言的传播机制,不能排除部分营销号出于自身利益制造谣言。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对这类利用社会善心谋取自身利益的人和机构严肃处理。
除了造谣,“造谣”是这类谣言传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当被问及为何转发“偷孩子”的信息时,IT从业者李先生表示,“孩子太贵了,损失对家庭来说是很大的悲剧。转发相关信息是为了提醒亲友多加注意!”
很多网友出于好心提醒亲友谨防“偷孩子”,但谣言看透了网友的心,关注、评论、转发的最终结果导致社会一片恐慌气氛。
武汉警方曾对媒体表示,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本着“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思想转发给亲朋好友,未经核实的信息越传越广。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曾对媒体表示,微信的谣言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食品安全、人身安全和疾病。专家学者表示,制造恐慌是传播谣言的常用手段,而谣言恰恰激起了我们保护重要亲友的欲望。
“大家都觉得转发是为别人着想。但是当很多人这样做的时候,社会开始恐慌。”经济管理专业的刘女士说,“个人的最优选择并不是社会的最优选择。”
那么,如何快速识别谣言,业内给出以下建议:一是查看是否为旧闻,二是看消息来源是否可靠、专业。《Shell.com》主编徐来说:“搞清楚信息的来源,信息中人和机构的原名,向专业人士求教,学会这三项技能。每个人都有一个谣言粉碎机。”
太原警方已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巡逻管控,坚决打击“偷孩子”警情;同时,安排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理性对待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信谣,防止不必要的社会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