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郎笔下的人物生活
罗朗年轻时随父亲南下马来亚,少年时回国留学。他聪明、活泼、感性,喜欢音乐和文学。曾就读于德化县明伦小学、德化县李佩凤初级中学、永春中学(现永春一中)。
1936永春中学初中毕业,随父亲去马来亚谋生。几天后,他从上海暨南大学附属中学回到中国。七七事变爆发时,日本侵略者蹂躏祖国广大地区,到处烧杀抢掠,抗日烽火席卷中华大地。后来,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东南亚。罗郎的母亲郑金凤和两个不满8岁的妹妹惨死在马来亚法西斯日军的枪林弹雨和刀光剑影下。
1938年秋,罗郎毅然前往延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宣重新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冼星海、陆机、项羽、李焕之等著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指挥。
《琅琊山五侠》的故事在1941传开后,罗浪和韦唯合作创作了一首组歌《琅琊山五侠歌》,在同年易县举行的三位烈士追悼会上作为仪式音乐。接到任务后,大家一致决定做一首有中国韵味的纪念曲。于是,罗郎写信将收集的唢呐乐曲改编成乐队总谱,并指挥乐队在祭奠仪式上如期演奏。
从65438年到0945年,罗朗等人都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下属抗敌剧社音乐队的骨干成员,罗朗本人是指挥兼作曲。这期间,音乐队里来了一位绰号“小号传”的民间唢呐艺人,他是保定人。《号角转》演奏的歌曲中,有一首曲调悠扬悲凉,据他说是献给婚丧嫁娶的。罗郎等人感兴趣,于是记下了乐谱。后来,罗郎了解到,这种曲调出现在中国北方流行的戏曲中,如秦腔、陕西梆子和河北梆子,其中大部分出自著名的戏剧《戴宇葬花》。截至目前,约有200万逝者家属在全国各大殡仪馆免费使用。按照《音乐著作权使用条例》的规定,殡仪馆使用丧葬音乐应当支付每次一元的版权费,但罗郎拒绝支付版权费。他生前曾说:“《伤逝》是土生土长的民乐,没有人能把自己的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民间发掘这样的作品,录制音乐,编曲,推广。我不用收任何音乐使用费。"
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庆祝开国大典,时任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的罗朗奉命组建联合军乐队。为仪式选择的音乐不同寻常。时任阅兵指挥部主任的杨成武指示罗朗提交选乐报告。几天后,罗郎兴奋地得知,他呈现的仪式曲目几乎全部圈定。其中有一首特别的曲子,诞生于张家口1945,后来经过艺术加工。
1949年9月30日下午5点,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这是第一次在国家仪式中采用“优雅”一词,并一直沿用至今。他在开国大典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直播了开国大典,但《哀乐》并未全发。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讣告发表前,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时间播出了《优雅》。那天,罗郎回福建老家探亲,路过福州。突然他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这熟悉的旋律,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罗老生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开国大典是他音乐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次。1949 65438+10月1开国大典上,他指挥了200多人的联合军乐团,第一次把中华民族最壮丽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引入亿万人民的心中。老罗说:“当游行队伍按着我们演奏的旋律走过时,那种激动和自豪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罗老的最新作品《献花歌》被用在了纪念汶川地震的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