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降后课堂改革该向何处去?
根据上海市出台的《实施意见》,已略作总结和整理,供家长阅读。《实施意见》规定,用1年时间,有效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义务教育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全面覆盖。线上线下学科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将如期完成,学生过重的工作量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将得到有效减轻。
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全面压缩经营总量和期限。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作业,小学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初中可以探索在工作日开设自习课。支持学校统筹落实教师弹性上下班、休息等措施。
三是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线下培训机构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
第四,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学校间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高中招生改革,纳入质量评价体系。强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统筹,进一步落实全市义务教育“五个标准”,将全市实验示范高中大部分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每一所不择校生初中。
五是整合利用好校内外资源。要努力优化利用校内资源,整合利用校外资源。明确可以适当引入优质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的职业体验、社会实践和生涯教育创造条件。
六是加强配套治理和扶持。严禁中小学教职工在校外开展有偿补课;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减负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
取消校外培训会不会造成阶层固化?
市场需求还在,会不会导致“私教”盛行?
在中考、高考的现实下,“双减”会不会导致孩子“放羊”?
什么样的孩子会在“双减”后脱颖而出?要理解这些问题,需要分析“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对于学科教育,要让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可见,“双减”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首先,如何把时间还给孩子?家长不妨把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的习惯上来。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的推动,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基本习惯对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会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内驱力也会更足。其次,什么学习习惯重要?
给你一个参考:
1,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2.管理时间
3.不懂就问。
4.定期总结
5.设定目标
6.预览和回顾
7.放学后多积累。
有些家长也会担心,不进行校外辅导,孩子的成绩会怎么样?由于中考、高考改革的实施,双降政策在多个省市有序推行,国家在培养高等人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范围的通知》,其中明确儿童青少年科学实验室属于非学科教育,故按非学科培训管理。随着中考、高考改革,学生未来应该如何为素质教育做准备?儿童科学实验室主要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社会和科学知识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探索和场景激活学习培养儿童的生活技能和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对真实问题的理解和强化体验式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多方面、全方位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科学素养、设计和创新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真正专注于青少年科学实验室的良好发展机遇,也是家长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绝佳选择。在双减政策下,一些专注于学科发展的教育培训机构可能会走下坡路,但一些专注于非学科发展并能证明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教育培训机构将迎来自己的辉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