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矿中学

从贵州省丹寨县往东南,沿着狭窄的盘山石板路,半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达了一个山沟,灰色的厂房和苏式建筑映入眼帘,看到两座高耸的老烟囱,仿佛回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我们到达了汞矿遗址。图片显示,汞矿位于一个山沟里。

丹寨汞矿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曾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汞矿。90年代逐渐停产。

矿区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整个矿区有近百个矿井,有2条总长度为8公里的主巷道和30条总长度为100公里的子巷道。

贵州省大山深处的丹寨县曾经有一个国营汞矿,曾经是中国乃至亚洲较大的汞矿之一。然而,70多年后,随着资源的枯竭,这里成了工业遗址。图为汞矿路边的雕塑。

这是矿区非常繁华的生活区。曾经有两万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这里曾被称为“小香港”,一度比县城还热闹,以至于丹寨人去赶集都不去县城,而是去这个离县城10多公里的汞矿。

5月,1952,贵州都匀市公安厅劳动改造处到矿区接管办厂。1953贵州公安接手“贵州地方国营丹寨汞矿厂”建设。65438-0956,外国专家Klin、Durczynski进驻矿区指导工作,对如何开展矿区地质勘探提出建议和意见。

汞矿旧址目前只剩下三个人,每人负责10天,一个月轮换一次。54岁的杨就是其中之一。杨在工地上守了近五年,月收入1500元,每天在空荡荡的厂房里转悠。

杨于1987年进厂,时年23岁。杨的父亲是汞矿的爆破工,汞矿的很多工人都是二代。因为他们的父母,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够在矿井里工作。

杨说:“那时候,在汞矿工作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关系上很难挤进去,周围村里的姑娘都想嫁。”

杨师傅说:矿区漂亮的时候,里面住着两万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县城,各类学校、礼堂、医院应有尽有,周围的人也会来这里逛街、看电影、看病。矿产枯竭后,所有人都搬走了,只剩下杨师傅和他的工友们轮流代替他在风和油菜花的包围中。图为老阳在看电视剧。

进入矿区后,杨成了一名锅炉工,每天工作8小时。他的工作就是用铲子往锅炉里灌燃料,这是一个让人每天像蒸饭一样烤的“苦差事”。图为杨师傅现在居住的二层小楼。

当时月薪30多元。“那时候价格不便宜,猪肉4块钱一斤。”杨记得,家里过得很节俭。图为杨师傅吃的猪肉。

杨意味深长地说:33年过去了,现在我的工作就像“隐居修行”,时间自由,任务轻。我只是每天在矿区巡逻,走一走。

“领导已经交待了,注意‘防火防盗’就够了。”他说自己笨手笨脚,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年纪越来越大,除了守矿几乎找不到其他工作。

杨师傅说,妻子在儿子4岁时抛弃了他的贫穷,和别的男人跑了。是他带大儿子,甚至自己做针线活。此时,杨师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子在武汉读本科,毕业后回到丹寨,在县城的一所中学做数学老师。工作两年后,觉得在县城工作前途黯淡,就考了研究生,回到武汉继续深造。

大部分时间,矿区一片寂静。矿长很“无聊”。每天都是单调重复,时间过得很慢。“一日如十年。”通常,有一些游客参观矿区;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少了,杨感到更加孤独和无聊。图为杨的房间,这里曾是矿区领导的办公楼。杨和附近的农民正在自己的房间里聊天。

杨平时的生活很简单。他靠在山上捡一些零碎的木头做饭,吃的食物也很简单。

杨师傅住处的墙上,挂着“贵州省丹寨金汞矿设备分区示意图”。从设备的原理图可以看出金汞矿曾经有多辉煌。

杨知道,距离汞矿10多公里的万达丹寨小镇的开发,短短几年就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他希望矿区能像小城镇一样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人。他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