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戴传曾
中学时,他积极参加“五卅”、“九一八”等纪念活动,立下“救国不忘读书,读书救国”的志向。他的学校叫“小石中学”,是当时浙江省最好的学校,师资水平高,对学生要求严格。等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上海已经沦陷了。65438到0938,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他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第一名学生。由于学校刚搬到昆明,条件差,但名师多。其中有吴、、霍秉权、饶裕泰、叶等老一辈物理学家。一年级,在数学系学习,二年级,转到物理系。当时物理系人不多,一个年级也就十几个人,但是班级在优秀学生(比如杨振宁)的带动下,整个学习水平提高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辛苦,但是难忘。40多名学生住在一间茅草屋里,晚上没有电灯,只能点油灯。餐厅和图书馆都在大草棚里。1939年日军飞机轰炸频繁,大家都得往山里跑。白天有轰炸,所以我们晚上要去上课。虽然很累,但我还是坚持专心学习。当时因为交通被切断,联系不上家人,经济没有来源。不得不靠战区贷款和奖学金,有时还被中学顶替,做家教养活自己。65438年至0942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完成了用分析力学解决天体中行星运动问题的毕业论文。
2.从国立西南联大到清华大学工作(1942 ~ 1947)
毕业后留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同时也在攻读一些研究生课程。当时吴大猷讲量子力学,王竹溪讲统计力学,赵忠尧、张文宇、霍秉权讲核物理。
1946,通过参加“庚子赔款”考试,我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当时全国八大城市大概有400人报考物理专业。考上第一名或第二名的可以去英国,三四名去美国,五六名去法国。结果戴川一度登顶,被录取去英国留学。在名单公布前,他乘卡车离开昆明,回到家乡宁波走亲访友。在家乡,他受霍秉权先生之邀,决定北上先在清华任教。路过天津的时候,正好榜单出炉,拿第一的好消息让他很兴奋。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校舍成为日军伤病员的医院,原有的教学设施被完全破坏。他在那里密集工作了半年,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恢复物理实验室;二是编写了一本实验教材并组织出版,解决了当时教学的燃眉之急。
3.在英国留学期间
1947年8月,经广州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他有幸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查德威克教授。查德威克在利物浦建造了一个带有8兆电子伏回旋加速器的基地,进行核物理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戴传曾学习,做研究。戴传曾与英国同学R.Middleton[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串列加速器实验室主任]合作,做了关于氘轰击其他原子核引起的中子角分布的实验研究。由于能量很高,中子可以达到几兆电子伏,所以很难测量角分布。实验由戴传曾设计和安排。他们采用了利物浦理论组黄昆提出的解理反应理论的计算方案,计算了许多核能级的宇称和自旋。当时这项工作是研究裂解反应的第一批成果。
他还研究了核乳胶的收缩因子和射程修正。1951年研究了一些使用核乳胶的核反应(C.T. Tai.1951。利用照相乳剂对核反应进行一些研究,并研究其在核研究中的一些性质。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42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后在国立西南联大、昆明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担任教职。
1951年获得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主要从事实验核物理、反应堆物理、反应堆工程和核电安全分析与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他一直在巩固氘-质子和氘-中子核反应角分布的实验研究,是世界上最早从(d,n)反应测量自旋宇称的学者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他指导并参与了中子衍射谱仪等仪器的研制,并与之开展相关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大型电磁分离器等各种仪器的研制和核潜艇动力堆等多项重点项目的研究中,他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工作。引领微堆发展,发展单晶硅中子嬗变掺杂技术;为建立我国核电安全研究体系做出突出贡献。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回国后,卤素管、中子计数管、中子电离室等各种核探测器研制成功。在中子物理研究方面,建立了我国第一台中子晶体谱仪,获得了我国第一批中子截面数据。其中卤素计数器填补了我国核探测技术领域的空白,以1956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中子衍射谱仪研制成功,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单色中子利用和中子衍射研究,验证并获得核能应用截面数据。参与屏蔽物理的研究,为核反应堆的设计提供依据。他主持和指导了生产堆、动力堆和高通量堆的研究和部分设计。组织和指导民用微反应器开发和单晶硅中子掺杂研究。当时国内抗美援朝的消息传到英国,几个中国留学生很受鼓舞,都决心学成回国。虽然英国一些研究机构想留住戴传曾,但他还是决定尽快回国。那年年底,他经香港到达广州,在那里参观了一个工业展览会,然后经上海北上北京。让他非常感动的是,在寒冷的冬天,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他。此后,戴传曾一直从事原子能研究。
4.现代物理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1952 ~ 1965)
戴传曾来到近代物理研究所,接手钱三强所长亲自主持的核探测器组,开始了研制我国第一代核探测仪器的艰苦工作。
1952年底,戴川是核探测器组组长。当时他带领的群体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除了工作上的具体指导,他还建立了每周汇报和小组讨论制度,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学术氛围非常活跃。在他的带领下,年轻人很快成长起来。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王率队考察朝鲜战场,带回一项特殊任务:他提出要研制一种便携式辐射检测仪,用于检测和鉴别美军是否使用了原子弹。任务交给了戴传曾。当时实验室条件极差,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他欣然接受了这个紧急任务。他和李德平合作,骑着自行车到天桥旧货店购买可用的零件,带领大家吹制玻璃管,设计电子电路和焊接电路,通过短暂的努力研制出了用卤素盖革计数管制成的便携式辐射检测仪和用强电流管制成的检测仪。卤素盖革计数管的生产技术也在华东电子管厂推广到批量生产。
要发展我国的中子探测技术,首先要解决中子源问题。当时,中国没有加速器和反应堆。我们做什么呢他们制造了自己的中子源。戴传曾查出协和医院有一个废弃的500毫克镭源,设备被毁,自抗战以来一直封存。戴传曾得到放射化学家杨承宗的大力支持,清洗修复镭源装置,提取氡气。戴传曾把他从英国带回来的铍粉用氡气密封在玻璃管里,制成氡铍中子源。自此,氡铍中子源成为反应堆和加速器建成前唯一开展中子研究的中子源。有了中子源,在戴传曾的带领下,开始了三氟化硼中子计数管的研究。他们从零开始研究三氟化硼计数管的放电机理和工作条件,很快通过技术关,做出了性能优良的中子计数管,并建立了生产工艺,推广到上海电子管厂。
上述计数管的研制成功和批量生产,为我国地质勘探、教学、武装防化、中子物理实验、核武器研制和核试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测量手段。为中国自主研发核武器和反应堆奠定了基础。
在戴传曾的指导下,我们还开展了碘化钠晶体和有机闪烁探测器、含氢正比计数器、空气等效电离室、硼膜和裂变电离室、栅极电离室、用于绝对测量和中子源绝对测量的4πβ-γ符合技术的研究。
为了对反应堆进行中子物理研究和慢中子谱学、固体物理研究,在戴传曾的领导下,利用当时从部队获得的高射炮底盘,从1956开始设计中子晶体谱仪。为了使它更轻、更精确,他们与长春光机所合作,仅用9个月就制成了国内第一台高精度中子晶体谱仪。这台谱仪在1960被改装成中子衍射仪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第一台中子衍射谱仪,也是当时东欧区块精度最高的衍射谱仪。1958年7月,前苏联为中国援建的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建成。为了在反应堆启动前有一台中子谱仪在水平通道上工作,探测中子,开展慢中子能谱研究,戴传曾提出设计制造一台简易谱仪。他先找到一个旧的前中研院的X射线衍射仪表盘,从中读出度、分、秒,围绕这个表盘进行设计。在他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仅用了四个多月就设计并制造出了一台独特的中子晶体光谱仪。他们还制作了一个高精度精致的准直器塞进反应堆,测量了镉、铟等核素的中子截面。实测数据与当时国际上公布的数据一致。
上述两台光谱仪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反应堆中子能谱、中子截面、裂变截面和中子衍射的实验研究。这两台谱仪已经连续可靠地使用了20多年,为我国开展反应堆中子物理和固体物理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9之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陆续撤走,留给我们大量工作。以稳定同位素分离器为例。苏联没有带来关键的离子源和接收器,只给了我们大型电磁铁和真空箱,连个真空泵都没有。戴传曾被临时任命为新成立的稳定同位素分离实验室主任,负责建造电磁分离器。他带领大家根据文献中离子源和接收器的图纸逐一琢磨,比如用什么材料,能承受多少高温,钨丝有多粗,钨块是什么样的等等,进行了扎实的研发工作。后来研究室的同志在此基础上又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研究出了离子源。接收器也制成了。我国第一批稳定同位素产生于1965年。
当时苏联反应堆设计专家全部撤回。在这关键时刻,二机部领导决定任命戴传曾为天然铀石墨生产堆建设科学顾问。这让作为核物理学家的戴川曾有机会转向反应堆工程这一新领域施展才华。
戴传曾作为生产堆的科学顾问,参与了工艺设计,与负责该项目的有关同志一起认真消化前苏联的初步设计资料,一起验证资料,一起选定工艺参数。经过两三年的工作,设计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他们发现,他们对很多数据没有把握,很难选择准确的工艺参数,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于是二机部决定成立反应堆工程研究所,即北京194研究所。5.194研究所工作期间(1965 ~ 1978)
北京194所成立后,戴川被任命为副所长,他明确划分了科研和学术领导的工作。戴传曾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择反应堆部件的包壳材料。经过大量试验,选择303-1铝合金作为覆层材料。同时也解决了包层的制造工艺问题。他还亲自测试了石墨的性能,证明中国自己生产的石墨是合格的。此外,他还掌握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如破损部件的检测、49-2游泳池反应堆上部件的试验、几个大系统的力学性能计算、次临界装置临界性能的测量等,为生产堆的设计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实验数据。为了配合氚靶的设计和制备,戴传曾还领导了氚靶在堆内的辐照和辐照后的引出,解决了氚靶的设定问题。
之后,他的科研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核电反应堆上。在中国首个核潜艇动力堆的重点科研项目中,最突出的是燃料组件试验。首先,将30个组件放入101重水堆的高温高压辐照试验回路中进行辐照试验。不幸的是,由于工艺不佳,有一个焊点过早失效,在反应堆水中发现了裂变产物,不符合最终的测试要求,不得不取出,最后打碎继续测试。后来,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组件制造商,改进了燃料组件的生产工艺。然后,10根棒在反应堆中成功地进行了测试、拆卸、目视检查和破坏性检查。同时对核潜艇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654-ⅲ钢做了辐照试验,发现其脆性转变点较低,得出高温不会引起脆化的结论。另外在物理上做了模拟零功率试验,在热工上做了流量测量试验,做了一些控制工作,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继1968之后,北京194提出了一个大的发展规划:一是开展核电站研究;二是开展快堆前期研究;第三是研究空间反应堆。核电站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燃料元件上。由戴传曾亲自组织实施,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辐照后材料检验大型热室(303热室)。在快堆研究中,戴传曾作为技术负责人,建立了钠工艺研究工号和快堆零功率装置。在空间反应堆的研究工作中,利用热离子发电技术在反应堆中产生的电流,唱响了《东方红》音乐。同时,参考国外经验,提出在国内建设TRIG脉冲堆,并领导了概念设计工作,为中国核动力院80年代建成脉冲堆奠定了基础。
在303热房建设中,当初主持该项目的领导和同志只考虑了近期工程任务的迫切需要,提出了只包括机械性能检验和外观检验的4个热房方案。负责业务的戴传曾认为,既然花这么多钱新建热室,就应该有一个计划,既能满足近期项目的迫切需要,又要考虑长远需要,特别是未来中国辐照后燃料元件检验的需要。他亲自调研并参考了国外同类热室的资料,提出了10热室的方案,包括热室、半热室和背区,能适应辐照材料和燃料元件的检查,满足防护要求。当时参加工作的同志说:“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好不好是因为我们怕部里领导不批准。”戴传曾告诉他们,科学家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尽职尽责,把需求向领导反映清楚,争取领导支持。他亲自说服了当时的军管委领导,又和军管委领导一起说服了部里领导。最终得到了部领导的支持,实现了建立10热房的计划。正是出于303热舱建设的长远考虑,热舱建成后不仅完成了辐照材料检验等紧急任务,还完成了生产堆和核潜艇反应堆辐照后部件的检验,完成了秦山核电站3×3试验小部件辐照后的检验。从1995开始,秦山核电厂反应堆压力壳钢监督管样品的检验工作逐一展开。热室稍加改造后也可用于秦山核电厂乏燃料单一成分的检测。由于303热房区分严格,几十年来热房工作场所没有出现严重污染。303热室仍是我国辐照材料和燃料元件无损检测、破坏性检测和力学检测的重要综合试验基地。
后来重点放在了49-3高通量堆上。49-2游泳池反应堆刚建成的时候,有人提出了一个更形象的说法,就是“骑驴找马”。49-2桩是驴。骑完之后,你需要找一匹马。马是一个高通量的桩。49-2反应堆建成后,有人提出建造可转换反应堆,即根据需要,有时会是水反应堆,有时会变成像铍反应堆一样的高通量反应堆。戴川曾经质疑过这个计划。他认为反应堆很复杂,剂量很大,不能像下跳棋一样随便乱动,除非做成两区反应堆。后来经过进一步论证,接受了双区堆方案。在49-3高通量堆设计过程中,戴传曾组织并参与了重大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过程的检查和安全措施的审批。高通量反应器的用途、规模、反应器类型和反应器物理方案都是在他的具体指导下确定的。他还组织了燃料元件试验、材料试验、控制棒试验、水力模拟等大量科研工作,为设计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依据。
6.回到原子能研究所(研究所)后(1978 ~ 1990)
1978年,北京院194迁至四川。于是,戴传曾受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王之邀,又回到研究所任副所长。1979,随着改革开放,王主任率中国核能代表团访问美国。在参观过程中,戴传曾作为代表团成员,在他们位于密苏里大学的5MW研究堆里,看到了单晶硅中子嬗变和磷掺杂技术,每年可辐照掺杂数吨单晶硅,并可用于大功率整流管。戴传曾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核应用技术。以前单晶硅是用扩散法掺杂的,磷原子掺杂到硅单晶中,但是掺杂不均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电阻率,半导体器件的成品率很低。通过对反应堆释放的中子进行嬗变掺杂,使中子能够穿透到单晶硅的深层,使得掺杂的磷原子分布非常均匀,并且可以根据所需的靶电阻率来控制合适的磷量。回国后,他立即进行了认真的可行性分析,并正式提出开展这一全新课题的研究。他亲自寻找工作人员,组织制定研究计划,指导改造49-2游泳池反应堆,扩大堆芯,增加辐照通道数量,将周围的石墨块换成铍块,提高中子辐照度。他还亲自组织研究,解决了如何控制辐照量和温度、如何退火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几个月后,我国第一批中子嬗变掺磷单晶硅诞生,并迅速应用于可控硅和大功率整流器的生产,不仅大大提高了器件的成品率,也为原子能所军转民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成果获核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戴传曾在65438-0979访问加拿大期间,看到了多伦多大学研制的一种小型、低功率、有一定中子注量率的慢戳反应堆。耗油量少,一次充电可使用10年,非常经济。此外,由于其固有的安全性,它非常适合建造在城市中,可以作为一种方便的中子活化分析工具。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教学和培训反应堆,也可以用来生产短寿命同位素。出国前有人提议在物理室建这种反应堆。出国实地考察后,他认为这是值得做的。回国后,他找到核工业部张辰部长,极力主张在国内建设这种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经济、安全、易操作,应用前景广阔。有一段时间,戴传曾投入巨大精力领导反应堆的设计和研制。他指导了物理方案的论证,亲自组织并批准了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方案,最终于1984年3月由中国自己的力量建成了原型微堆。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目前,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已经商业化。不仅在中国的上海、山东和深圳建了三座反应堆,还在国外推广,帮助巴基斯坦、伊朗、加纳、叙利亚和尼日利亚各建了一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已成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重要出口项目。
2月的一天,1972,戴川应邀参加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核电发展座谈会。席间,首相问道:“今天英国的核能发展如何?”戴传曾回答,“约占全国能源的8%”。总理强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比英国发展得快,二机部应该以核能为主,而不只是成为一个爆炸部”。在充分听取了大家在论坛上的发言后,总理提出了中国发展核电的“安全、适用、经济、自力更生”的方针。
戴传曾牢记周总理的嘱托,经过认真调研,从1976开始,在各种场合、各种渠道发起了中国核电的发展。1981他在政协委员报告中分析了中国的核科技实力,提出了中国应尽快发展核电的意见。基于对中国能源结构的分析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发展核电》的文章,呼吁和宣传中国早日发展核电。此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该提案被多次提出,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核电的起步和发展。
戴传曾从国外发展核电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发展核电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他亲自带领原子能所在中国开展了核电工业起步以来与核电安全密切相关的临界热流密度、膜沸腾、再淹没等实验研究。1979,他访美的第三天,碰巧遇到了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的事故。这件事在世界上引起轰动,让很多人怀疑核电的安全性。这件事让戴传曾更加意识到核电安全研究的重要性。回国后,他立即将工作重点转向核电安全分析和研究。首先,他给瑞典的一位朋友写信,寻求关于发展核电安全研究的建议。这位朋友非常热情和支持,并立即寄给他一份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起草的厚厚的安全条例(NUSS)草案。戴传曾当即建议部里组织人员进行翻译,把NUSS体系作为中国核安全法规的基本参考体系。1980年底,他拜访了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主动要求对方提供核电安全分析方案。通过他的努力,最终得到了美国相关部门的RELAP5、FRAP-T、旷视等大型节目。然后去了橡树岭,拿到了一些对方提供的相关安全分析方案。在他的建议下,中国参加了位于阿贡国家实验室的辐射安全信息计算中心,他每年都能从那里廉价获得分析软件。在他的努力下,他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联系有关方面,派技术骨干到NRC、IAEA和核电发达国家进修,并邀请NRC的专家到中国讲学。这些工作为中国核电安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包括中国核安全法规的建立、核安全审查和核安全管理。他还为国家核安全局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秦山核电站建设期间,国家成立了国家核安全局,他当即在人才、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他本人也应邀担任顾问。同时,他亲自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从事核电事故分析研究,进一步开展核电安全实验研究,开展概率安全分析、燃料元件设计程序、严重事故分析等前沿课题研究。他指导学生研究秦山核电厂在事故工况下的性能,对核电厂的设计和未来运行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置的重要建议。参加了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秦山核电厂回顾性安全分析报告的评审。为了满足核电发展的需要,他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核电软件中心。
1985年,戴传曾参加了在印度举行的快堆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核能发展的报告。中国核能的发展。继续。int的。症状。在快堆上。印度卡尔帕卡姆。).
1985之后,戴传曾两次受邀担任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安全咨询小组(INSAG)成员。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参与事故分析,与其他成员一起进行源项研究。在我担任咨询小组成员期间,我还参与了核电安全基本准则的制定。
1990 5438+00年6月,戴传曾率团赴法国进行科学考察,参观了压水堆核电站和快堆核电站。当时没有随行的翻译。所以组长,专家,翻译都集中在他身上。由于过度劳累和气候不适,他病倒了,回到了医院。但他没有惊动原子能所的任何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以为呆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因为,他以为这次回国后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
1990 165438+10月11,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叔平到医院看望他。虽然疾病无情地吞噬了他仅剩的一点点精力,但他依然顽强拼搏,告诉陈主任要大胆起用年轻人,搞好“科研”与“工程”的结合,把中国实验快堆搞上去。他还让女儿从抽屉里拿出核电安全分析的相关资料,让陈主任交给相关科研人员。当得知快堆研究中心即将在原子能所举行奠基仪式时,尽管身患重病,他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990 118年10月18日,戴传曾凭借对核电和核科学的执着追求,因心脏和肾脏衰竭去世,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