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前桥村5组123号有个叫吴亚洲的吗?

安庆市枞阳县钱桥镇简介

基本情况:钱桥镇位于枞阳县北部,距县城约40公里。东隔罗昌河与白湖镇相望,南接浮山镇和义津镇,西接森林,北接庐江县的乔奇镇和洛河镇。境内地表水通过罗昌河和钱桥河(古称麻溪河)流入白荡湖。全镇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钱桥镇人民政府驻钱桥村。

人口:钱桥镇现辖11个行政村,分别是钱桥村、大塘村、马塘村、邹窑村、朝阳村、兴旺村、新埠村、石马村、高枫村、玄奘村、洪湾村。全镇人口5.76万,总户数1.3万户,集镇人口3000余人。人口最多的村是钱桥村,7000多人。(过去辖钱桥、洪庄、王声、新埠、老埠、朝阳、新华、同心、马塘、洪湾、集合、桂花、井庄、白杨、富军、玄奘、石马、光明、塘湾、大塘、埠山、窑湾、尚书、狮子、邹岗等25个村委会。)

行政沿革:1949 10月,钱桥区成立,1958改为红旗公社,1963恢复钱桥区(含钱桥公社、石马公社、管青公社)。1984设立钱桥乡,1992由钱桥、管青、石马乡合并设立钱桥镇。

经济情况:钱桥镇位于枞阳、庐江两县交界处,集镇历史悠久,商业发展迅速。商贸区集中在钱桥街。改革开放后,镇上很多农民外出卖“肥猪菜”和仿金元宝、银元等手工艺品,后因质量问题而没落。由于交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城镇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目前,全镇约有1/4人外出务工,主要流向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

人文社会:姚鼐,钱桥麻溪人,桐城派代表人物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作家。他综合了方、的理论,提出了“义、理、考、辞相统一”的思想,强调“神、理、气、味”与“体、法、声、色”的统一,崇尚“阳刚之气”与“气韵生动”。至此,桐城派古文创作理论臻于完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作家群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文章遍布神州,形成了“家家是桐城”、“人人是姚”的局面,赢得了“文章天下第一,京师多才多艺”的美誉。

教育:钱桥镇现有学校27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钱桥中学),初级中学3所(石马初级中学、管青初级中学、钱塘初级中学),小学23所。全镇各类教师441人,其中高中教师91人,初中教师127人,小学教师251人。学校有一万多名学生。钱桥中学创办于1954。经过50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勤研善教,启迪育人”的教学精神,“尊师守纪,勤政求实”的学风和“文明廉洁,敬业创新”的校风。学校位于枞阳县第三大集镇钱桥镇主街,人杰地灵,交通便利。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芳草萋萋。学校是安庆市示范性高中,是学生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占地130余亩,在校学生2600余人,目前有33个高中班。

名胜古迹:钱桥镇主要有两处名胜古迹。一、千甲桥: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 —1505),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朝弘治年间,布政司千方百计为钱如继(本县汤沟峄山人)在王家渡修建大桥,为的是造福行人、当地百姓和南来北往的商旅人士,纪念他的义举。后来逐渐成为集镇。钱桥镇的名字由此而来。

二是唐爽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位于钱桥村,面积2000平方米,文化层3.5米。百姓称之为“火管吹的地方”。65438年至0978年,钱桥文化站从地表发现了大量的陶脚、片、纺车和不完整的石器。1979被县文管所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聚落群遗址。

吴亚洲的名字叫“木土木”,“木土木”类型的人天性淳朴,善良,有爱心,但是两个“木”的命运都是被压制的,都是软弱的,难以成就的。

性格:憨厚,善良有爱心,好相处。

事业:从祖上得到的帮助少,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支持也少,所以应该从事稳定工资收入的工作。

财运:穷,努力,连积蓄都有限。

家庭:生活不完整,与长辈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