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委会是做什么的?

寒假就要到了。中学生在寒假做什么?这是家长和学生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和我的父母一样关注这个问题,我希望孩子们能度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假期。正如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所说:现在的中学生背负着“三座大山”,一是学习负担,二是经济负担,三是心理负担。没做完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考试,中考的压力,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会让这些可怜的孩子不堪重负,进一步沉淀发酵成心理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法想象他们的心理有多脆弱。为此,我希望孩子们(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在假期里能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孩子们一定很高兴能好好休息,马上就要放假了,因为马上就要回家了,可以放松一下,暂时摆脱学校和老师烦人的管理和无奈的束缚。对于父母来说,既高兴又担心。他们很高兴看到自己的孩子,但他们担心管理不善。其实在学校期间,孩子已经纠结了一个学期,学习努力不努力,成绩好不好。他们不是“累”就是“烦”。无论如何,他们必须放松和调整。他们心里想的是“放假后好好玩几天”。作为父母,应该适当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带孩子出去溜达溜达,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增进了解和沟通。千万不要几句话就让孩子进家门学习,把早已制定好的“规矩”公布出来让孩子去执行,这样肯定会适得其反。某种程度上,“休息”等于“学习”。适度的休息可以让心灵平静,平和的心态可以产生奇迹。第二,帮父母做点家务。今天是假日。本来应该是休息的时间,但是每个人都一样,家务琐事烦人。我们让孩子学习,目的是让他们成长、成才和成功。一个人能否成功,当然离不开勤奋学习的过程,但也必须有丰富的人生实践经验。参加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行为。所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体验生活,锻炼身体,让孩子在琐事中接受教育,体会生活,进一步了解父母的心情,了解他们平时的喜怒哀乐,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有比学习更烦更累更苦的事情。这就是他们未来要面对的生活。知道了这一点,孩子就会主动去争取自己的未来,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慢慢的我们就不用担心做父母的问题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在县城上中学的时候,放假回家经常帮家里做点家务。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很穷,连做饭取暖用的木炭都买不到。如果谁家有烧炭的,那就是一个很好的家庭,不像现在这样有电有煤气。我家也是,属于买不起木炭的人,靠父母去山里捡柴火为生。所以我放假回家后,第一个任务就是上山捡柴火,直到开学。我得把家里半年的柴火都准备好,这样才能省下给学校买木炭的钱。现在的孩子,谁能知道上山打柴是什么感觉?夏天,烈日暴晒,口干舌燥;冬天寒风刺骨,无处藏身。要靠紧张的工作来流汗取暖。我对父亲说,这个工作不是人做的。父亲回答:学习不好就上不了大学,没价值就要干这个。你不觉得我们村的人都这样吗?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人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这就是所谓的“人生体验”。我想我对苦难这个成语有切身体会。知识改变命运是多么重要啊!我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学习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真正把父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三年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所学校——忻州师范学院。在现在的学生眼里,“忻州师专”不值一提!但那时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假期让孩子体验生活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三、总结反思同时,也要对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逐一进行反思和总结。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方法。反思总结上学期的成败,反思总结上学期的学习效率,反思总结上学期的学习行为。继续发扬成功的经验,努力克服导致失败的问题。反思要详细,不能大而空,要详细到每一节课,详细到每一道题,用书面材料总结每次考试的成绩和卷子。第四,复习作业放假。作为学生,不能忘记学习作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也要有目标,不要怕小,也不要怕达不到,只要你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在校学习一般,学习一般,很努力。有一次寒假,我给他三张数学试卷,让他开学后告诉你。我只是想给他点事做,免得白白浪费假期时间。结果那个学生真的把我的话当一回事,认真做好每一张试卷,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就问同学和附近的老师,直到做完三张试卷。开学后,学生向我提出,让我给他上三节课,把这三张数学试卷告诉大家,我当然同意了。结果他讲得太好了,连成绩好的同学都佩服他。从此,他爱上了数学,最后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学。现在是一家公司的小领导。当时这个学生是为了一个目标在学习(放学后讲课)。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他终于实现了大目标。所以,不要害怕小目标,只要你努力去实现,只要你行动起来。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把眼睛盯在大问题上,要把眼睛盯在细微的环节上。小事做好了,大事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