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在教师中树立威信?

作为校长,要有“威信”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职位,更多的是取决于人格魅力的核心——“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献身教育的精神。并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德”来立身、打动人、服务人,以校长良好的“品德”和个人“魅力”赢得师生的支持和爱戴,树立自己的“威信”。许多调查显示,教师和工作人员最不能容忍的问题之一是校长的不良行为。品行不良导致名不正,名不正则威不立,威不立则令。因此,校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立志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光明磊落,心胸开阔,刚正不阿。敢于向上级说实话,报喜不报忧,客观反映情况,外表一致,平等对待下属,对他人没有不良企图,对工作中的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由于主客观原因,校长与其他管理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误解,有时还会发生争执。既然这样,就应该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光明正大地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这就要求校长要勤政、清正、廉洁。近年来,许多年轻教师一直在农村教书,特别是在我们后山。他们刚刚走出校门,对生活充满信心。作为校长,要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问题,尤其要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有亲人的关怀和家人的温暖,是那么的可亲可敬。我想,他们有什么理由从这里转移?第二,要靠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领导才能树立威信。校长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如果一个校长精通业务知识,丰富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他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如果他指挥得当,就会赢得人们的钦佩和尊重,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当校长容易,当好校长难!校长要理顺工作和协调关系,妥善处理新老矛盾,正确评价功过,牢牢把握发展方向。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校长要不断扩大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拓宽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现代教育的应用水平,做知识的权威、教学的专家、管理的专家,从而促进管理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办好学校,办出特色。第三,以规则树立威信。古人说,“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制度是规则,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准则。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作为校长,要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你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立足学校实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尽量避免灵活性和倾向性,尽量使制度合理、合法、科学、完善。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实施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检查中发现问题,要让全体职工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心服口服。作为校长,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必须带头遵守纪律和制度,这样才能影响师生。所有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都要先做到。校长要用《校长行为准则》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使自己不违反政治纪律、党纪、国法和职业道德。第四,靠感性的人树立威信。作为一个校长,没有一点尊严就很难开始工作。虽然教职员工总是喜欢校长脸上“阳光灿烂”,但有时候,对于违反纪律,犯了小错的教职员工,也要板着脸,严厉批评,甚至恶语相向,发火。这种严厉的面子语言强烈地传递了一种信息,对教职员工是一种震慑、教育和激励,从而起到一种抑制作用。但更多时候,校长威信的建立离不开情感的力量。当代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每个人都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尤其是领导者。哪怕是一句主动的问候,一句友好的问候,一句玩笑,都会让人对自己产生尊重和亲近,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兼容和共情。教职工最喜欢的是校长的亲切。在平常的工作中,校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以平和的面孔待人接物。这种脸表示友好和善意。有些校长片面地认为,只要板着脸,一本正经,就能帮助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在老师面前,他们总是摆出一副没有笑容的冷面孔;或者严肃不苟言笑。这样做的负面影响是校长和教职员工关系紧张,不敢靠近,不敢说什么。所以校长要注意经常和老师沟通,帮助老师解决困难,特别是当老师已经尽力了,但是由于特殊情况不能完成工作或者不能遵守纪律的时候。比如遇到大雪,离家远的老师会因为客观条件而迟到,都在赶着去学校。如果校长能及时安排其他老师代课,他会发信息告诉他“你的课已经安排其他老师替你上了,路上请注意安全”。我想,这个老师心里会突然有一股暖流,下次一定会尽量不迟到的。俗话说“没有什么比亲情更感人”,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校长要少用权力,多用威信,这样学校的管理往往能事半功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威信会跟随着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