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西沟中学
老子是哪里人?目前有两种主流理论,陆毅理论和杨过理论。安徽倪劲松先生在贵刊撰文称,老子是河南陆毅人,不是安徽杨过人。我不能同意这一点。这份手稿是专门为你们杂志写的。
第一,老庄文化是楚文化,老庄时代的陆毅不属于楚。
河南陆毅的学说大概成为清朝以来的主要学说:宋真宗皇帝曾在河南陆毅太清宫立碑,赞颂老子的母亲。虽然没有提到老子的故乡,但可以肯定地说,陆毅确实是中国道教非常重要的宗教和文化纪念地。在近代,1990以前,老子的故乡陆毅的理论是没有争议的。
1990后,安徽省有关方面和涡阳县部分文化界人士通过查找史料、当地文物考古和实地发掘,获得了大量研究老子故里的文献和实物资料。他们证实,老子是春秋时期宋代的任翔,出生在今天涡阳县闸北镇太清宫流星花园遗址。从此开始了老子故里之争。
老子和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精神支柱。道家思想文化的来源,我认为和历史文化地域有关,就像儒家思想一样。
正是司马迁的《老费传》明确记载了老子的籍贯:“老子也是楚库县曲仁里人。”解锁老子籍贯要从这里开始。探究“楚库郡”在哪里是非常重要的。
《史记·正义》明确记载了库县靠近彭城,同时引用《库地志》云:“库县在亳州固阳县界,庙中有九口井,也在今亳州镇远县。”亳州固阳县在哪里?它在陆毅吗?谷阳一定和谷水有关。陆毅没有山谷水,山谷水进入了今天杨过的漩涡。
老子的出生地有其地理特点:
颜夕八年(公元165年),汉桓帝打常关石巴、边哨拜老子。卞绍《老子碑》曰:“老子亦楚湘郡人。襄县空虚贫瘠,如今苦不堪言,故城犹在。它在赖襄的东边,漩涡在太阳里。”
公元6世纪初,北魏郦道元所作的《水经注》也描述了老子庙的地理特征:“涡水弯向东北,谷水注入其中”,“谷水自此入涡水于东。漩涡北,过老子庙东。”“孔庙...北侧老君庙,庙东院有九口井。北面,漩涡一侧,有李母庙,位于老子庙北面。庙前有李母墓,东面有于永兴元年在长沙所立碑。云贝:老子生在蜿蜒的旋涡里。”
古诗词中也有对老子庙的描写:
《古诗源》(卷十四)载有北周诗人庾信(513 ~ 581)的一首《致老子庙》诗,诗中有“三门对苦郡,九井对灵溪”的句子。唐代诗人文·(?~公元866年)还有一首《老君庙》的诗,诗中有一句“庙前之夜更寒,远帆夕阳”。这两首诗非常清楚地描述了“涡水在其阳”、“九井”、“灵溪”的地理特征。
唐僖宗(公元874-888年在位)写了一篇《赠亳州太清宫》的全唐诗,文中指出“亳州太清宫是混元之地”,并有“九龙吉祥井”。
唐代(公元850-933年)杜光庭在《道观功效,亳州太清宫》(道藏10–804)中写道:“亳州镇远县的太清宫,也是圣人、老先生出生的地方。历法从殷州到唐朝,九景三岔却一直在。”杜光庭的《道德经·广艺声序》也明确指出老子的出生地:“生于博,即镇远县九龙井太清宫为其所。”(全唐文P.4301)
这里所列的人文史籍,体现了老子出生地人文历史地理的特点,即此老子庙、老子旧居位于涡水之北,涡水在阳;老子庙旁,谷水注入;老子庙东,必有九井。有了这些特点,就可以是老子的诞生地了。今天的安徽杨过“天净宫”的土地与它一致。建于元代的“天净宫”老子庙还在,在卧河北岸,水在阳光下。寺庙旁边的吴家河(古山谷水)注入漩涡水;在田野考古中还出土了9口春秋时期的古井。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安徽涡阳县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乡县,宋国乡在楚占领后改名为库县。今涡阳郡近彭城(今徐州),地域属沛。因此,在史料中,老子是宋朝的人,是楚县的人,是裴的人,等等,都在同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安徽涡阳县涡河河北老子庙的地基。唐朝的时候,这个地方叫镇远县。有人说镇远县就是鹿邑县。这可能吗?不要!唐宋元时期,镇远县与陆毅并存。我很赞同倪先生的一句话:“古代县城相距百里左右。”几十里内不可能有镇远、陆毅、亳州(谯)三县。镇远县改称固阳县,固阳为谷水之孙。水谷不在陆毅附近,今天才刚刚进入涡阳县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