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艺术学院
它的前身是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0,10年6月,全国女子师范大学与四川省教育学院合并为西南师范大学,两个学院的中文系合并为中国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1952全国高校调整,重庆大学中文系并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6更名为汉语言文学系,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7月。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随着西南大学的诞生,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名为西南大学文学院,开启了文学院发展的新篇章。
西南大学文学院秉承“承前启后”的校训和“向西南学习,向世界学习”的大学精神,代代相传。文学院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文学院具有重要影响。
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文学院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学院* * *现有教职工99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专任教师14人,副教授50人,博士30人,68.9%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目前,重庆市学科带头人3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重庆市名师1人。其中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级人才1人,二级人才2人,重庆市“五群”人才65人。一大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肩负着新世纪文学院再创辉煌的历史重任。
学院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学科发展理念,在学科建设中注重提炼方向、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突出创新,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整合、团队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融入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建设方面,原有美学、汉语言文字学两个博士点(与文学院共建),现有汉语言文学博士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文学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电影学、美学、课程与教学论、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和美学是重庆市的四个重点学科。
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07年9月,在校本科生1781人,研究生362人,博士生4人,外国留学生3人。学院下设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影视艺术四个系,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与戏剧、影视文学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和汉语国际教育是师范类学校,主要为中学培养优秀教师,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是非师范类专业,主要为西南大学文学院提供研究生,毕业生多参加研究生考试。戏剧影视文学是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影视剧工作者和其他新闻出版专业人才。
学院目前设有吴宓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新诗学院合并成立)、美学研究院、西南影视文化教育与研究中心、叙事文学研究院、中国书法研究院、中国教育研究院七个研究机构。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教学资源丰富。学院教师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1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项目2项,中央统战部华夏人才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项目1项,重庆市项目纵横33项,校级项目53项。先后在中华书局、上海三联书店、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专著57部、教材44部、图书21册、古籍16册,发表论文62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79篇,学科级论文69篇。
自2001以来,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赵教授主持的《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重庆市精品课程2门(2004年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2005年王本超教授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校级精品课程3门(韩
2004年以来,高校教师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2005年熊先光教授(排名第二)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评价二等奖,高校教师获1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李毅教授《日本经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获得100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何宗美教授《明末清初学者社团研究》)提名1人,教育部第一至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第一至第五届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2项,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奖65438+人,
学院汇聚了众多学术圣贤和大师:吴宓、高峰、赖理庄等。曾在此激发写作灵感。学院秉承其文化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术传统,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了8000多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许多人成为国内著名学者(如南开大学文学院曾小瑜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宝亚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全根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原院长龙泉明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冯先光教授),其中一部分已成为省管干部(如中共中央纪委原重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滕久明、 中组部国有企业巡视组组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原重庆市委常委副主委罗、重庆市委常委、市宣传部长何世忠、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四川省广安市市长王建军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校长和教师(如西藏拉萨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师德模范教师刘; 四川省平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杨;四川省西充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杨明;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特级教师欧萍)、全国“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张璐、《南方周末》驻京记者钟鸣等都受过培训。
学院面向世界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先后与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汉语教学关系。学院每年选派3-5人出国深造,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接待约5名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学习访问。有望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该院与泰国孔敬大学合作开办的孔子学院发展良好,已成为泰国示范性孔子学院。学院与泰国三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海外实习基地,每年选派20多名学生到海外实习。随着文理学院的发展,学院的国际声誉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