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给一些关于旗袍的信息吗?
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流行的长袍,一般都是紧身窄身,有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的活动。这类服装多采用左袖口窄袖,袍身比较合适。历史上,汉族人民曾多次采用这种紧身长袍马褂,赵浩棋武陵推广的胡服骑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胡夫在唐朝也很受欢迎。胡夫与胡庄、胡琦、乐虎一起,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外来文化大面积流行的典范,是当年长安街上的“舶来品”。在辽、金、元、清时期,合身的长袍和衣服曾在服饰中占主导地位,尽管它们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心胸宽广的过程或趋势。因为在清代延续时间最长,相对稳定,所以长袍可以算是典型的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祖领兵入关,定都北京,然后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定,服役制度的改革开始实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换装浪潮。法规的严格程度对人生至关重要,有句话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至此,传统的戴冠服几乎完全禁止穿了,据说几千年来上衣和下衫的服饰造型只保留在汉族妇女家里的衣服里。男女在庆典场合都要穿长袍,长袍有很多种,包括宫廷长袍、龙袍、绣袍和常服长袍。从字义上看,旗袍一般是指旗手(男女均可)所穿的长袍,但只有八旗女子所穿的长袍与后世的旗袍有关,而作为礼服使用的长袍,如长袍、绣袍等,习惯上并不归为“旗袍”。清朝统治者强调满族骑射,试图保持他们固有的习俗和穿着方式。他们一方面试图用满族服饰同化汉族,同时又禁止满族和蒙古族妇女模仿汉族服饰。从支钉和嘉庆年间发布的多次禁令来看,很明显满族妇女被禁止模仿汉族妇女的服饰。到清末,也有汉族妇女模仿满族服饰。满汉女装风格的悄然交融,让双方服饰的差异越来越小,成为旗袍风靡全国的前奏。
晚清时,旗内女子所穿长袍宽大挺拔坚韧,衣长及踝。“元宝领”应用广泛。领高盖住脸颊,触及耳朵。袍上绣有各种图案,领、袖、翻领、领有多个宽滚边。咸丰、同治年间,嵌轧达到顶峰,有的甚至?整件衣服都是用蕾丝卷起来的,以至于几乎很难辨认出是什么料子。旗女袍的装饰复杂到几乎登峰造极。此时的清朝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外交艰难,国力衰退。帝国主义的枪炮冲破了清朝封闭的大门。为了救亡图存,清朝洋务派提出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留学,军队也改为新军。西式的学生制服和帽子,以及西式的军装和帽子,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学生和士兵中。服饰的输入为评判美提供了另一个参照系,直接影响着社会服饰观念的变化。以后旗袍演变成一种融合中西风格的新样式,其受西方影响的变化可以说是开端。
1911辛亥革命的突然爆发,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扫清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抛开了传统苛刻的礼教观念和风化观念,解除了服饰制度上等级森严的各种橘子。服装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转型已经水到渠成,旗袍也因此卸下了传统的沉重包袱。由于满清统治政权的灭亡,此时很少穿旗袍。西式汉服熙熙攘攘,纷繁复杂。旧式的旗袍被抛弃,新旗袍在乱世开始成型。
此时时尚中心早已从苏州、扬州转移到上海。上海华阳,是一个开放的商埠,是一个五方居住的奢华繁华之地。上海也是女性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家竞相创办女子学校,掀起了女权运动的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风气扫除了服饰和化妆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代的装腔作势,趋于朴素,色彩淡雅,强调体现女性的自然美。旗袍最初是以背心的形式出现的,长到脚背,加在短外套上。后来长马甲改成了无袖款式,成了新旗袍的雏形。都说时尚第一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和时尚的先锋,甚至名人、妓女和其他时尚人物都装扮成女学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时期,基本廓形已经达到成熟。辛亥革命后产生并在北伐战争中逐渐流行的新式旗袍,与旗女袍不同。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改良旗袍,在结构上吸收了西式的裁剪方法,使袍身更加合体,这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介绍。旗袍虽脱胎于大清旗的女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是中国现代女性的标准着装,中西服饰兼收并蓄。
旗女和汉族妇女的服饰
旗袍作为一种女性服饰,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手家族的女性成员;旗手是清朝编入八旗的人的名字。清代八旗的构成以满族为主,夹杂着汉族、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八旗包括八旗的满蒙汉军,此外还有清朝的宗室爱新觉罗、觉罗。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汉人和蒙古人组成。清初八旗有汉军26万,是八旗中满蒙总和的3倍。所以旗手不仅仅是满族,还有蒙古族或者汉族。这样,把旗袍定义为满族人穿的服装是不准确的。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到处游牧。他们穿的长袍四面敞开,有搭扣和腰带,方便脱下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加入其中的汉族、蒙古族也采用了这种服装。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渐确立,旗袍也有所变化和发展,与满洲初期有所不同。它的前身成为民国时期的现代旗袍,被称为新旗袍或新旗袍。清初旗人妇女的长袍与汉族妇女的两种服饰有明显的区别。
满人入关后成为统治者,强制汉人剃发更衣,但强制的服饰同化政策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为了缓和矛盾,清政府不得不采用金志君的“十不顺从”。其中有:“男从女从”、“生不从死”、“从女演员做起”等。“为官不从婚”等几条规定,使汉族妇女得以继续穿着显示民族气节的服饰,而死者的服饰、婚纱、丧服也得以保护明朝风貌。从清初到中叶,旗人妇女的服饰和汉族妇女的服饰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当时区分旗女和汉族妇女的着装主要有三点:一看发髻。旗女梳旗髻,即两头、叉头或一个字头,因插在架子上使之两角平,又叫“架子头”。咸丰以后,这种发髻更加夸张高耸,演变为“达拉翼”,汉人称之为“旗头”。中国女性扎扁发髻,喜欢戴黑丝绒帽和眉毛,发型低而贴身,尽显含蓄气质。
第二,看裙子还是看袍子。旗女穿长袍,这是她们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服饰。裤子穿在长袍里面,马蹄形袖子和复杂的装饰和配饰加在长袍上。八旗的女人从来不穿裙子,就算是仕女御服里的裙子也算裙子,很少有机会穿。八旗妇女一般在重大场合穿礼服,包括皇家礼服、吉祥礼服和旅行礼服,而在日常生活中则穿便服,包括旗袍的原型——衬衫和衣服。这件衬衫有一个圆领和一个右开衩。它有一个扭曲的翻领,直袖,没有翻领。它有五个扣子,衣服的长度盖住了脚。袖子分为无袖头和无袖头两种。面料以绣花、梭织、平金为主,全身都是剪裁,经常穿在里面。夏天可以单穿衬衫,秋冬可以不掉毛。衣服穿在衬衫的外面,和衬衫差不多,只是衣服的上面有云朵的装饰,装饰华丽典雅。包边和纹饰复杂精细,也有蕾丝、花挂毯、狗牙等装饰。正式场合经常穿衣服。在清代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中,有许多关于旗女服饰的描述,如:“我见那位夫人穿着一件缀有百蝶的鱼白色衬衫,一件织锦色的衣服,上面有两五件用长寿的地方织成的衣服,窄领,身材瘦削。全身绝不是那么宽那么绣,而是什么猪牙挂毯狗牙?”我头上有两个短脑袋..."
相反,中国妇女穿裙子,从不穿长袍,她们仍然遵循旧的外套和裙子的制度。穿衬衫和裙子或裤子,上下衣服不相连。穿裙子是汉族女性的一大特色。清代汉族女裙种类繁多,有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马面裙、干衣裙等。裙子前后都有裙门,裙子里面穿裤子。也有妓女或者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穿裤子不穿裙子的。《儿女英雄传》写道:“忽然来了一个年轻媳妇,穿着大如意子的半棉袄,粉色里子,西湖色的普贤绸,没穿裙子,露出半截三条裤腿,绿绉铺着;一双高底的小红缎鞋在脚下过桥;..... "汉族妇女穿着红色的结婚礼服,带有石青或猩红刺绣的夹克和长袍,有羽冠的长袍,遵循旧的制度。
看这双鞋。因为旗女没有缠足的坏习惯,所以穿的是宽高跟的旗鞋。木质高底位于鞋底中间,因形似花盆和马蹄铁,故又称“花盆底”、“马蹄铁底”。汉族女子都是“三寸金莲”,穿着小巧精致的绣花蝴蝶结鞋,高底位于鞋后。
旗袍的整体风格明显不同于上衣和下裙。首先,旗女的旗袍上下一体,线条流畅,汉族姑娘的上衣和下裙有很多分割线,富有节奏感;旗袍上紧下窄,露出腰部,但上袄下裙却异常宽大,试图将女性曲线隐藏在脱去外衣的大袖之下,体现了宋明理学。旗袍让穿着者看起来更苗条。?其次,旗袍的审美趣味中心在上面,而大衣裙的趣味明显在下面。穿高帮鞋和到达地面的长袍,会抬高旗女的腰线,拉长下肢,重心上移;但是胖到膝盖的上衣和衬衫会降低汉族女性的腰线,拉长上半身,转移重心。基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旗手有重手轻脚。发髻虽夸张高耸,但天足藏于袍下。相反,中国文化致力于“小步快走”,但“三寸金莲”无论如何都会露出裙底。简单的发髻和肥硕的直筒连衣裙更容易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第一级台阶上,这是汉族人重脚轻头的特点。
旗袍和大衣裙在具体造型上也有很多不同。比如旗袍前直后缺,连衣裙上有马蹄袖,但大衣裙多为双排扣;在外套和衬衫上戴一个领子擦,我们用的是自己家的领子,而旗袍一开始是没有领子的,只戴了一条围巾。直到清末,旗袍才站起来,不是领子。从装饰搭配上来说,旗袍本来是相当简单的,但是入关后逐渐向复杂的方向发展,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女装衣裙,各种嵌、卷、嵌、绣、荡、贴、板、钉(在中国的女装衣裙上也能看到),而且很多礼服都有袖子和箭袖,以至于整个袖子被分成几段,每段的花纹样式、颜色、面料,
归根结底,旗人女性和汉族女性在服饰上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内向的汉族文化创造了上袄下裙,外向的八旗文化产生了旗袍。在两种服饰截然对立的时期,也是两种文化碰撞的年度比。然而,正如文化之间的冲突会逐渐磨合和解决一样,齐与汉服饰之间的差异也不是不可调和的。清朝统治稳固后,社会趋于安定繁荣,民族融合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连禁令都忍不住旗袍变宽无袖,上衣越来越长,类似长袍。到了清代中期,旗女与汉族妇女的服饰界限已经不再那么分明,到了后期,则是互相借鉴,互相利用。旗袍采用汉族吉祥图案和刺绣工艺,袖子上出现类似半臂的深色装饰。有穿长马甲的汉族妇女,也有穿长袍露脚很短的旗人妇女。同一时期韩琦的服装也将反映出同样的时尚做法和装饰手段。总之,旗女和汉族妇女的服饰从最初的对立走向了融合和交往。
旗手的长袍和旗袍
旗袍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虽然把旗袍看做旗手的袍子或旗女的袍子似乎没有什么大错,但难免有文过饰非之嫌。旗袍的内涵比一个旗手或者旗女丰富得多。
清代旗手的袍服包括男袍和女袍,旗袍仅指女袍。民国时期男人穿的长袍即使还带着清朝的遗风,也不是旗袍。旗袍中有冠袍和普通日袍,冠袍又有龙袍、绣袍、常服、行服,根据等级不同而穿。一般男人的袍子刚开始还是长的,顺治没有缩短到膝盖,很快就加长到脚踝了。中后期流行宽松款式,袖子一尺多长。甲午战争后,受西方服装风格的影响,男式长袍的款式越来越紧身单薄,遮长脚,袖子只挽手臂,不遮臀部。穿这种袍子,就算蹲着也会把衣服撑破。“新衣夸根,极狭长,太难讲,洋人穿衣服不能下蹲”的描述,反映了晚清男式长袍的流行趋势。
清代的女袍和男袍差别不大,主要是服饰图案的不同。旗女袍的发展本身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旗女袍细长窄,袖口小,装饰简单。原因是旗手骑射沉重,她穿的袍子要适应生活方式。第二阶段,旗女的长袍变得宽大肥大,但装饰却复杂到了极点,这主要是由于天下太平,旗民生活安定,趋于奢靡,旗女与汉族妇女服饰的交流融合日益增多。
从广义上讲,旗袍经历了清代旗女袍、民国新旗袍和当代时尚旗袍三个发展时期,其中民国新旗袍最为典型和重要。狭义的旗袍是民国旗袍,当然也可以包括民国以后基本保持民国旗袍特征的旗袍。旗袍的称谓虽然在清代文献中偶有见到,但直到民国时期才会被广泛而频繁地使用。
民国旗袍也经历了经典旗袍(基础?风格)和改良旗袍。第一阶段以传统的直平面裁剪为主要方法,并引入了省道等西方技术,使旗袍更加合身。第二阶段引入了更多的西式剪裁方式,如袖装、垫肩装、拉链装等。
清代旗女袍与民国新旗袍的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是旗女袍不露形,尤其是后期,又宽又直;民国时旗袍开衩收腰,以示姿态。这和两个时期的观念有关。中国古代服饰,包括清代旗手的长袍,重文而轻民,重衣纹而不重人体曲线。中国一直不赞成太过惊世骇俗的女性,对人体持非常保留的态度。在古代,美女的脸是主要的。剪肩、平胸、细腰、窄臀、瘦脸的美女被压在层层衣服下。与中原历代的服饰相比,旗手的长袍被认为是合身的,但它只是细长了旗女的身材,但它仍然隐藏了她们的身体。民国旗袍受西方民本思想影响较大,西式服装充分表现甚至夸张人体线条,往往不惜采用极端方法。在这里,重要的是人,旗袍的作用无非是忠实地勾划出人体的轮廓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