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首先要认清影响学风建设的五个关键因素,即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成人大学生,都是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独立生活,独自生活,但是因为社会阅历差,面对诱惑还是不够坚定。有些学生认为学风建设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与自己无关。这种想法很普遍,也很可怕。学风之所以需要建设,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悬梁刺股”的好学意识,都渴望上进,或者“萧月闲三尺剑,苦读五更书”,那又何必去建设学风呢?因此,在学风建设中,学生不仅要兢兢业业,还要建言献策。学生因素直接导致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在学风建设中,要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让他们为大家树立好的榜样,这样大家互相赶超,做好自己的学习,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风建设自然就成功了。相反,如果一部分学生懒惰、抄袭,也会带动学生加入其中,进而用不良习惯或风气去包庇其他学生,学风建设就会有很大阻力。教师是学风建设的将军。很多大学老师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不需要不断的监督和教导。而且很多大学老师很不稳定。有的教师不仅从事教学,还有兼职的第二职业;有些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学和成绩建设上。所以这些老师很难把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心思放在教育引导学生上。要想改进学风,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所有的老师都要考虑如何在课内和课后带来学习的兴趣。老师因素可以让主力士兵对这场激烈的战争更加忠诚。
一些教师以破坏学风建设、违反学术道德的方式卷入学术造假事件,影响十分恶劣。例如,浙江大学副教授何海波被指控论文抄袭。浙大* * *查了贺海波及其研究室相关人员涉嫌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20篇,其中贺海波涉及论文9篇。案发后,何海波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及任职资格。浙大将他开除出教。它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孩子虽然进了大学校园,但家长还是把成败看做中学生。由于家长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观念,很多学生对学习目的的理解是扭曲的。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为考试而学习。一个学期只是最后两周的努力学习,然后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合格的成绩。家长只希望孩子成绩优异,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自从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往往推卸责任,不再关心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导致很多大学生很散漫,没有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感。他们怎么会关心学风建设呢?家庭因素应该是这场战争的坚实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