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翟洪深介绍
国学大师张岱年简介
张岱年(1909 -2004),河北沧县人。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1933年在清华大学任助教,1936年撰写《中国哲学大纲》。1952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从65438年到0978年,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升任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写作,造诣极高,成果广泛。也是孜孜不倦的老师,桃李满天下。2004年4月24日,张岱年先生因心肌梗塞引发的心力衰竭去世,享年95岁。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孔子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1909年5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献县。光绪1903年的学者张廉神父被任命为翰林院的编辑。大哥张松年是中国近代哲学家,对张岱年的学术选择有直接影响。1928年,张岱年被清华大学录取,随即退学,报考北师大教育系,并被录取。1933大学毕业时,因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被清华大学哲学系聘为助教,从事哲学教学工作。“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南迁。他待在北京,闭门写书。65438年至0943年在私立中国大学任教,被聘为哲学讲师。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1946返校,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工作。1951年晋升教授。65438-0952,全国高校调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一直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1954年至1955年,随冯友兰先生* *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1956年至1957年,撰写《宋元明清哲学大纲》。1957年,闫妍陷入“反右”扩张陷阱,五年后才恢复教学。1966,史无前例的“”开始了,又被批判了。1957到1967这十年间,学术研究无法正常开展。1979北大党委宣布1957张岱年被错误指定,恢复名誉和待遇。65438-0978,北京大学哲学系招收研究生,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1982年开始招收中国哲学博士生,担任博士生导师。1978年底,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并升任会长。改名为名誉会长。1983参加中国* * *的。
国学大师张岱的研究领域
张岱年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史的阐释;二是哲学问题的探索;第三是文化问题的讨论。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中学时,张岱年怀着学术救国的志向,对古代哲学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学期间,在张松年的指导下,他学习了大量英国哲学家罗素、摩尔和怀特海的哲学著作,分析哲学的方法和理论成为张岱年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张岱年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其他翻译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他除了讲授马列主义基础课外,还继续讲授中国哲学史。从教后,他写了两本书,《张载——中国11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简史》。粉碎“四人帮”后,王先生重返教学岗位,讲授《中国哲学史史料》这门课程。20世纪80年代,除了一些老著作的再版外,相继出版了《中国哲学》、《中国伦理思想》、《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宣儒论林》、《文化与哲学》、《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等,中国哲学的研究无论从人物还是主题上都进一步深化。
张岱年对文化问题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1984之后,他在文化内涵、文化的民族性与普遍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比较、新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文化研究,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保守主义,主张结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一种新型的中国文化。认为只有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有民族自尊和自信,才有文化进步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文化在近代已经落后,必须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特别是民主和科学。建设新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没有它,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即发扬自觉、坚持进步、重和谐、宽容大度的精神。这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张先生的文化“综合创新论”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国学大师张岱年的成就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张岱年先后撰写了《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李岩研究》、《中国形而上学的基本倾向》、《中国思想的起源》、《关于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哲学》、《谭力》等重要哲学论文。受张松年“列宁、罗素、孔子三流合一”思想的影响,张岱年提出了综合文化创新的思想:未来哲学的一条新路应该是融唯物论、理想论、分析论于一体。在方法上,融合了唯物辩证法和形式逻辑分析方法;在理论上,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应对这场危机,需要有一种勇于和能够应对危机的哲学。这种哲学一定不是对西方哲学的模仿,而是中国固有的刚毅、远大的积极思想的复活。但它不会采用新儒家或新墨家的形式,而是一种新的创造。
1935-1936年,张岱年写了一部50万字的《中国哲学大纲》,聚焦哲学问题,分别描述其起源和发展,以展示中国哲学的系统秩序。其较高的学术品位是学术界公认的,至今仍是国内哲学专业的必读书目。
1942-1944期间,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先后撰写了《哲学思维论》、《知识与实在论》、《物质论》、《品德论》等著作,分别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形式逻辑规律、唯物主义和人生观,初步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哲学结构。
20世纪80年代,讲义被编入《中国哲学史史料》、《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出版了《论文集》、《中国哲学概论》、《求真文集》、《玄如林评论》、《文化与哲学》、《真善美探索》、《思想、文化与道德》。还撰写了专著《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论纲》。刘鄂培、钱庚森等同学建议编《文选》,于是他们编了6卷本《张岱年文选》。上世纪90年代,河北人民出版社建议编《张岱年全集》,包括1995之前的作品,共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