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三角需要经济一体化?
所谓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能够实现互补、集群、同步、协调的和谐发展,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在区域内实现同城效应,即通过便捷的交通、文化的融合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步,使这个区域内所有城市的居民如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第二,在对同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保护上,应单独立法或采取相同的经济政策。三是在同一区域内密切协调,解决区域内的产业同构问题,防止或杜绝区域内相同产业间的恶性无序竞争,防止产业同构造成的人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第四,通过协调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五是实现普通民众可以在区域内自由选择居住地,人才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六是居民生活方式、观念、消费水平逐渐趋同。这些特点与地区的管辖范围没有必然联系,也就是说,经济一体化不是管辖范围内的全方位集权,它只是局限在经济发展的范围内,谈发展问题,和统一是两个概念。
那么为什么要经济一体化呢?
1.有利于在“软实力”领域大力发展同城效应,在观念更新、行政管理、现代服务业、文化融合等方面逐步缩小差距。在观念更新方面,上海在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创新和消费方面领先,但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不如浙江。在行政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江浙地区城市与上海差距较大。行政管理的同城效应更注重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不像80年代,很多东西在江浙是合法保护的,在上海却被非法攻击。
2.有利于观念和意识的融合。目前,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思路和理念上并不一致。正如我之前所说,上海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落后于绍兴和台州。至于常州这样的地级市政府,其发展思路和理念已经落后武进区(原武进县级市)多年,现在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无锡、苏州,即将被县级市江阴赶超(该市市长现为江阴市委书记)。而扬州、泰州、舟山、镇江等城市与苏州、宁波、绍兴等较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3.有利于加快交通一体化的实施。长三角是一个整体,同城效应的前提是交通一体化。近年来,该地区的交通发展迅速,但仍有差距。比如上海到湖州的高速公路至今未通,其“肠梗阻路段”在江苏吴江。由于湖州是浙江的一个市,江苏自然对沪沪高速公路不感兴趣,因为它不是主要受益者。但是上海到宁波的铁路至今没有高速运行,动车组也无法通行。上海到台州的交通线只靠高速公路,交通上的“同城效应”目前还很难实现。
4.打长三角牌是有利的。目前长三角的品牌还停留在地理名称上,没有品牌。我在想,在某些行业,能不能统一整合,在长三角做一个品牌?比如旅游景点,包括苏州、杭州、黄山在内的长三角主要景点能否包装成一个长三角品牌销往国内外?2010世博会在即。7000万海内外游客中,大量海外游客来到上海,会被各个景点搞得不知所措。所以长三角旅游品牌如果包装起来可以更好卖。再比如:长三角部分城市港口之间竞争激烈,尤其是上海港、北仑港(宁波)、舟山港之间。不知道长三角的这些主要港口能不能整合成一个长三角的港口集群,全部打上长三角的烙印。当然里面可以有分工,经济也可以单独核算。如果整合组合成一个品牌,未来的“长三角港”当然是世界第一大港。目前宁波和舟山港正在考虑整合。浙江恐怕还是想利用天然深水岸线的丰富资源与上海港一争高下。上海虽然拿下了洋山港,但并不是真正的深水港。与岱山岛和北仑港的海岸线相比,还是比较浅的。因此,上海的港口建设已经感受到了危机。在这方面,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港口发展一体化借鉴。
5.有利于同类企业逐步整合兼并,实施本土化,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同构问题,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无序,当然也有传统的因素,人才的知识结构相同。由于没有统一的跨省市行业协会协调,各省市都有地方保护主义,产业同构的问题自然不可避免。比如纺织业、动漫业、制造业等方面,很多城市都有类似的产业,没有独特的优势和品牌,重复建设重复污染,引进外资“自相残杀”,所以看起来长三角经济总量很大,但有多少品牌是世界知名的?
6.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我在调查长三角教育和人才市场一体化发展时,发现了一个现象:长三角人才流动虽然存在“大自由”,但并没有真正体现“自由”,即知识型人才流向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等地区,但回到普通城市的较少,人才流动仍处于单向阶段。这种人才流动的“不自由”不是人才政策本身造成的,而是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从业人员收入差距、区域文化背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对此,我建议,在财政收入充裕的前提下,成市可在长三角范围内逐步实行收入分配同质化,其他15城市普通居民收入水平和市场价格与上海基本持平,从而消除人才双向流动的现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