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乡文化教育
学校始建于1965(旧址为上冲祠堂),于1969年4月迁至现址。小河中学建校46年来,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心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让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小河中学坚持以德办学、以诗育人的理念,将德育融入诗歌教学,相得益彰。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开发实施了校本课程《中国诗歌鉴赏与创作》,并于2006年获得浏阳市新课改成果二等奖。2007年被淮川诗社和浏阳市委宣传部联合授予“诗歌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4月总结提升为“中国诗歌鉴赏与创作,创建诗意校园”课题,被市教科所批准为“十一五”课题。2010本课题圆满结束,被市教科所评为浏阳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市级优秀课题。我校还被评为“省级诗歌教学先进单位”。田心中心小学
新河完小
黄岗完小
延平小学
乌石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祖宗留下的客家山歌,洒满九脊十八坡。三十六箱客家书,零星民谣都是用船拖的。”
“山滑去清流水,唱一曲山歌忘忧。谁愿来唱,山河遇知音。”
“你唱我就来,我唱就开心。我要满山唱,满山绿叶,满山鲜花。”
“哥把早牛放在山上,我在窗前梳头。哥哥在山上吹哨子,我在窗前点头。”
“山顶上有一棵树,郎看着树下的岩石。风不吹,我就不动,姐姐也不会约我。”
“冷水洗脸冷,开水洗脸烫。爱情不怕等十年,一天不行。”
“油菜花似金,萝卜花似银。我不爱金银,只有姐姐有情人。
浏阳中和乡老人张文卿致力于收集浏阳客家山歌。曾经,在田间地头,人们一边劳作一边哼着这样的民谣,锄头更有力量。浏阳客家山歌世代流传,如今却面临失传的局面。
张文卿说:“浏阳客家山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让它丢失。”浏阳也有一些四五十岁的歌手,如曾、冯子龙等。所以不像浏阳文庙的古乐,很难进行现场传播,浏阳民歌的现场传播正在进行的有声有色。浏阳客家山歌已被列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大围山正在建设一条客家民俗文化街,这里将全面展示包括浏阳客家山歌在内的客家民俗文化。五一节,浏阳市在大围山举办民歌节,山歌伴着杜鹃花让人难忘。或许,浏阳客家山歌可以搭上旅游文化的顺风车,传遍九岭十八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