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技能是科学素养的第二要素。科学能力是在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思考和创新。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感知。人们只有系统、细致、准确地观察事物,才能从自然现象中获取有意义的素材,进一步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因此,观察是智力活动的开始和源泉,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是提出科学理论的基础。观察能力是衡量人的科学素养水平的一个尺度。
实验是基于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人工控制下模拟自然现象,从而认识和发展某些自然规律。
良好的实验素质应包括:①能够设计实验以达到一定的认知目的;②能够根据实验设计安装维修仪器,并正确进行实验操作。③能全面、准确地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④能合理处理实验数据和材料,从中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借助符号、数字、图表、框图等进行思维。它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是分析和比较事物,从而发现事物的异同,为抽象和概括建立必要的前提。抽象思维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的思维。它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是认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创新是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其结果是发现新思想、新方案、新技术和新产品。
第三,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方法论要素主要包括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元素的培养。
逻辑方法是指科学思维必须是逻辑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逻辑方法可分为比较与分类、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验证与证伪。
第四,道德是非智力因素。品德的要素主要包括兴趣、情感、意志、风格等。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特殊认知倾向。对科学的兴趣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普遍性:对许多学科感兴趣,所以知识渊博;深度:对某一学科有特殊的中心兴趣,所以学习是专门的;③稳定性;对所攻科目有持续持久的兴趣,持之以恒,有决心去追求。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科学情感有以下特点:①热情:对科学有特殊的热爱;②自信:对科研活动的成功有信心;③责任:追求客观、准确、可靠、真实;④美感:追求对称、整洁、和谐的自然美。
意志是科学活动中克服困难、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意志品质具有以下特征:①意识:自我学习按照预定的目标控制自己的动机;②果断:善于抓住时机,果断决策;3坚韧:不怕失败,不达目的绝不放弃;4自制力:胜不骄,败不馁。
作风是科研成功的重要保证。好的工作作风具有以下特点:①实事求是;②谦虚;③勤奋;4贵族。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是指人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前者是指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认识和掌握;后者指的是人们应用科学知识和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能力。因此,科学素养是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