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能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吗?

诺贝尔奖官方推特消息,中国著名药剂师屠呦呦和另外两位外国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当时人群激动,他的朋友圈都炸了。

屠呦呦因为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背景、没有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屠呦呦在过去几年中多次被提名参加评优,但因性格原因未能当选。这引发了网友对中国教育科研体制的新一轮质疑。

中国人向来热衷于排名,对世界领先的诺贝尔奖情有独钟,被戏称为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过去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诺贝尔奖总是颁给中国的异议人士,中国在获得科学奖方面的突破很慢。

为此,几年前,中国还启动了一项计划,选拔100名有潜力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杰出人才。被称为诺贝尔奖百人计划,各路院士席卷而来。想做“三无人员”的屠呦呦是没有机会的。

当时诺贝尔奖“百人计划”一发布就被网友“吐槽”。有人认为这个计划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大跃进”;也有人认为这种“敢死队”模式不过是瓜分科研经费的又一场盛宴。不可否认,把“打赢”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诺贝尔奖是对科研人员学术创新的认可和鼓励。对于科学家来说,真正支撑他们不懈奋斗的是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诺贝尔奖只是研究成果的“副产品”。如今以手段为目的,有点本末倒置了。

诺贝尔奖“百人计划”说到底还是一种计划思维,是举国体制在科研领域的一种极端应用。虽然“聚精会神办大事”的模式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奥运奖牌的激增,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但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短跑,这种养肥的培养模式注定难以取得积极的效果。说到底,中国过去拿不到诺贝尔奖,从根本上和现在的教育体制有关。

一方面,中国对科研的控制程度本质上与诺贝尔奖学术自由的指导思想相悖。和国外的教授不同,中国的大学行政性很强。不仅外面有一个庞大的教育行政机构,校长的任命、学位的授予、各种科研经费的分配都掌握在行政权力手中。甚至高校内部也是以“校、院、系”的垂直管理体制来划分的。研究难以独立,学术难以自由,科研、教学、学术乃至院士评选都是行政权力的附属品。怎么会有创新?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急功近利扼杀了国人的创新能力。“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让学生从小学就不得不准备打仗,就业只认学历(和证书)不认能力的现实让填鸭式教育雪上加霜。不仅作业堆积如山,知名的“北大清华工厂”衡水中学,仅高中三年的纸张厚度就超过2米,在号称“赢在起跑线”的各种补习班中,已经透支了学生的心理底线。到6月1,2010,中小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5%-6%。

中小学生在机械的教育机制中失去了天性和活力,成为记忆机器,天性与创造力“绝缘”。教育的机械化、行政化、学术官僚化,使得中国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所以诺贝尔奖“战绩不佳”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