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古城遗址的历史演变

镇龙位于东江和西江的交汇处,东江发源于东镇村的虎豹坑,西江发源于靳东的大仁山。这条河向南流到高州的曹江口,再向下流到鉴江。据《大一统清志》记载:“新沂县南与两河交汇处的罗斗洞,水中的石简上升如水阁。”故称“镇龙”,后因谐音而演变为“镇龙”。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对怀德县易县的信任和镇龙县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并在信宜县(今镇龙镇)设立南复州,辖怀德、特良两县。后来高州大将军冯昂带兵攻打罗斗洞,平定了叛乱。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南复州因罗斗洞、江豆河而改“斗州”,为唐代岑南所辖十七州之一。从634年到1071,历时437年。

镇龙古镇距今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古镇内的建筑大多建于元明清时期,具体位置在东江和西江交汇的镇龙镇八方村。大营岭立于前,攀高山立于后,左有凤岗,右有榜岭,远离山光,近于水色。

宋元时期,城墙用土夯筑,周围有185级台阶。砖城建于明五年(440),周长255尺(当时测量,下同)。高1.8尺,凿豪池,四周414.6尺(江豆河东、西、南三面环抱,无钱豪)。天顺三年(1459),建楼548栋。郑德五年(1510),建成子城。嘉靖十三年(1534),设置13座瞭望塔,四十五年加巢加墙。明末清初,战乱频繁,城墙被毁。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修,砖石砌筑,周长525尺,高2尺6尺。2英尺3英尺厚;设东、西、南、北四门,上建四角楼;又建了43个窝铺,526个罗隘,城市规模敲定。嘉庆十八年(1813),南门迁至管雪南部,改名文明门,旧南门关闭。光绪十二年(1886),建堡四座。民国时期重修温明门,仿皇宫长椅,两层,底层为瓮城;中拱高4.73m,宽4.4m,深10.55m,宽24m,深14m,高30m。装修风格属于“厅顶”阳台结构;大屋顶,高平台底座;鼓形柱基,吊梁屋架,檐下莲花拱头,衬红墙绿瓦,群众称之为“红楼”,是茂名市重点保护文物。

民国28年(1939),城墙全部拆除,仅留北门和文明门,城基改建为环城路;东北角的操场曾经是一个运动场,现在是东江中学。城外的东岳庙、金华寺已被拆除;城中原有的八座牌楼(因此得名八方村)早已被拆除,但建于清初的文明门(红楼)和龚雪(栖凤书院和李钊书院的一部分)保存完好,大多数街道和古宅仍具有古城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