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社会调查报告

修改一下。

代理

固体

执行

调整

支票

报告

告诉

调查题目:暨南大学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专题调查报告。

调查类型:研究调查

目的:研究我校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比较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调查对象和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覆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各60人,男女比例为1: 1。

地点:一个宿舍随机选一栋宿舍楼,晚上7:30-9:30。敲门进宿舍,一房两人,填完马上拿回来。50%

(1)图书馆自习室25%可靠性85~95%

(2)图书馆阅览室25%的可靠性,85~95%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分层抽样)

调查时间:2007年10-65438+2月。

调查背景:(简介)

团队成员分工:

协调员:王小朝

问卷设计:朱先东

信息和技术支持:刘浩徐俊玲。

数据分析:第一个角度:朱先东

第二和第三个角度:张宝利

校对和印刷:王小朝、张锡成

大学生自古以来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不同朝代名称不同,但始终是社会关注的对象。

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大学生也遇到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困惑,感受到了庞大队伍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大学是我们脱胎换骨的时期。很多人在大学里变成熟了,也有少数人堕落了。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某一主题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或关系时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其突出作用是决定和支配主题的价值选择,因此对主题本身、主题与其他主题的关系都有很大影响。

价值取向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

在我们身边,也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小生意,他们和我们心里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想借此机会做一个大学生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附加价值取向的调查,为自己定位,为将来在上海扬帆远航做准备。经过小组讨论,内容过于复杂不具体,无法通过可行性论证。于是一场以价值取向为主体的社会调查开始了征程。

本着实事求是、求效益、求建议的精神,以推动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为宗旨,尊重客观事实,不“目空一切”、“本本主义”,眼睛要向下,以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为纲领性原则,特作如下报告:

身体部位:

第一个角度:职业价值观调查

作为社会人,首先要保证的是生存,劳动才能生存。一个人从事的劳动类型可以狭义的定义为他的职业,所以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次调查的第一部分是职业价值观调查。

从1995开始,国家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相结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目标模式。

职业价值观是衡量某一职业在社会中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在标尺,也是个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和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的需求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评价。

以下分析是基于我们的问题:

1.课后你最想学什么?

a计算机b网络技术c实用技术

(大学生对现代实用技术和职场能力培养以及思想素质和理论素质培养的态度)

2.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a关注社会,B关注个人发展。

大学生求职的自我意识突出,毕业生的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价值观的变化。从建国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恶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几乎终结了大学生自我意识择业的习惯。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下,出于对党和政府、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过去长期被压抑的个人因素开始显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如果说前几代人习惯于将小我融进小我中去感受目标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则更乐观于将小我与小我分离来定位人生目标。面对日益竞争和完善的就业市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努力在现有条件下寻求个人发展。在选择工作时,他们首先看发展前景,其次是施展才华的机会,第三是薪酬福利。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1998丁对大学生的职业动机做了一个定量的比较研究,发现大学生最关注的是能力、挑战等自我实现因素。从65438到0999,凌文权等人在研究了中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后发现,发挥才能、满足兴趣、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等自我发展因素成为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

3.你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1(1贡献国家和社会,2回报家庭和社会)体现了社会价值取向,19.8%,而(1适应社会,找到更好的工作和生活,2证明自己的价值,3脱颖而出)体现了个人价值取向,占38.5%。这两个数据的对比表明,大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以个人为导向的价值观,大学生在择业时有明显的自我倾向。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全方位转型;另一方面,它粉碎了一些美好的东西,阻挡了一些优良的传统,使一些人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误区。基于此,构建适合大学生特点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价值体系成为历史的必然。

我们自信,有活力,独立,自我标榜;我们也迷茫,叛逆,恐惧,自尊;我们关注社会,平和宽容,不会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去做需要被别人看到的“好事”,也不会因为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而和周围的人“同归于尽”;我们重视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自己的发展。我们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成功。我们是新世纪的年轻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深深地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

4.你选择工作的标准和你选择工作时关心的因素:

a学习条件B权力,地位提升机会C经济收入D工作环境地点E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F职业风险。

5.你想在_ _ _ _ _ _

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大学生择业功利色彩突出。然而,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各种利益的调整和复杂的社会现象,职业价值观变得功利、务实,职业取向跟随市场感觉。大部分学生开始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愿意付出努力的事业。从65438到0996,北大团委的调查结果显示,将“经济收入高”视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高达73.3%。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最重要的因素”的调查,其中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70.24%的人最关心权力和晋升机会,65.88%的人希望工作舒服、好的地方,61.39%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只有654330。同时,绝大多数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只有不到5%的人选择去农村工作。部分大学生仍受“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影响,轻视工厂的实际技术工作,向往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这些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领域的选择为保障,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成分单一,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是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最重要因素。国家机关、科教文卫、国营工厂是年轻人最想去的单位。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利益群体的分化,一些曾经被另一本书归类、被认为可有可无的就业领域开始引起大学生的关注,求稳、怕变、重“正统”的就业观念受到冲击,大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特征。丁大建、高清波,在“2003年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首选”调查中,33.1%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27.4%选择大型国企,19.7%选择科研、学校、医院、新闻等事业单位,13.5%选择它们。此外,以前“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价值观念开始被抛弃,当代大学生开始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爱一行,干一行”。如果职业不符合他们的意愿,他们敢于放弃,重新选择。

基于上述课题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强烈反差:

首先,将个人导向的职业观与社会导向的价值观进行比较。

当代大学生的独立地位已经逐步确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敢于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尊严和利益,自我意识、成就欲望和自我责任得到了明显增强,这无疑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表现。然而,市场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择业意识,也弱化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需求,注重西方式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创造,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择业意愿而不择手段地滋生严重的个人主义。这种以个人为导向的职业观给高校传统的以社会为导向的价值观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其次,将竞争性职业的概念与和谐的价值进行了比较。“和为贵”的传统价值观在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同,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但容易导致人们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成长在竞争时代的青年学生,在自己的学术排名中度过了很多年。他们体验最多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忘记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让人类社会不断进步。造成了大量个人能力强,团队合作能力差的毕业生,使得他们和企业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2004年,在一次企业人才需求座谈会上,毕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等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说:“我们不要高校的尖子生,因为他们个人能力太强,与人合作能力差,会造成整个团队难以合作。企业不是找最优秀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我们要的是人品好,踏实的年轻人。”的确,拥有“团队精神、良好品行、敬业精神和沟通能力”是很多外企聘用人才的标准。

第三,多元化价值观与单一价值观形成对比。在中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占主导地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评价统一在“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点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思潮的涌入,大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在信仰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和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生的信仰不稳定;又因为媒体和刊物热衷于宣传和介绍各种西方理论,甚至一些封建迷信的荒谬理论;再加上对党内党员中一些腐败做法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事物的迷茫,大学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感到迷茫。虽然报国利民仍然是大多数大学生的知识,但很多大学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走好人生道路感到迷茫,有的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些人中,有的以金钱为标准评价事业的优劣,信奉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把做官作为一生求职的目标,崇尚威权价值观,有的把名望作为事业的支撑,追求虚荣;有人认为选择工作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报答父母的恩情”;有些人坚持认为“报效祖国”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总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不稳定的态势。

第二角度消费模式

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大学生在学校怎么花钱也是我们很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6.心理上合理的消费状态是:

35%的同学认为花够了,14%的同学以制定消费计划为准则,而51%的同学希望每月有盈余由自己支配。

7.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你会怎么用:

30%的学生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18%的学生有环游世界的梦想,13%的学生想捐给慈善机构,15%的学生想把钱存进银行,24%的学生选择其他方式使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都渴望拥有自己想要的,但事实上却无法得到满足。或许这也是大多数学生选择“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消费者的态度,没有利用资源创造财富的主动性。当他们突然拥有大量的金钱时,大多数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使用他们拥有的财富资本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如何花掉它。这也说明大学生的金融信仰和职业信仰不是很强,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在高校的自主性,而不是闲散讨厌工作的坏习惯。

8.你通常去哪里购物?

50%的学生选择百货商店,22%和24%的学生选择专卖店和专卖店,只有4%的学生去普通商店。大学生是介于普通消费者和时尚消费之间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更倾向于去百货商店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可以算是80后时代的代表,思想更加开放自由。在消费方式上,也趋向于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注重心理消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高档商品,近一半会选择名牌。对于没有直接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来说,这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也容易滋生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想象一下在同一个公寓里有两张双层床。其中一个总是花一两千元买一双鞋,另一个只能花二十元在地摊上买一双穿。过去没有问题总是很奇怪。

9.如果你破产了,你的朋友去玩,你会怎么办?

65%的大学生选择婉言谢绝,但35%的大学生会借钱消费。可能有点难选,毕竟邀请的是朋友!可能要看你是什么样的朋友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金额,但是从第八个问题的结果来看,不科学的消费行为占了不应该达到的比例。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还是倾向于传统的,超前消费的比重还是不是很大。同时也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人民的传统消费观念开始受到西方消费观念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呈上升趋势,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诚然,提前消费可以让我们今天的生活更加舒适。如果没有严格的预算,就会出现支出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现象。就像现在有些大学生因为提前还信用卡而无法及时还款,遇到了不必要的麻烦,成为了‘卡奴’。不用说,他们的个人信仰也留下了污点。

第三个角度:时间支配和行为模式

时间是衡量一个人想法的天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设计题目:学习自主性、时间利用效率、时间利用方式。

10.以下活动在您业余时间所占的比例:

学习:a .做作业1.8% b .学习新课程或在阅览室看书10.7%。

锻炼:c .参加社团或学生组织的活动2.8% D .社会实践或兼职2%左右。

闲暇生活:d .和同学一起玩占56.5%。e .谈恋爱5%左右。f .上网约占20%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从上面的结果我们也不知道。现在的大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在大学校园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就这样浪费了四年的青春。

11.你有自己的目标吗?______

否;(b)有,但不太清楚;是的,非常清楚。

你尽了多大努力来完成它?______

大约9%的人没有目标。89%的人有但不清楚,大部分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只有2%左右实力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一直在努力完成。事实也表明,社会上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来自这2%的人。看来,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它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12.你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满意吗?(a)非常不满意;不满意;(c)满意;非常满意。

4%的人对生活非常不满意,78%的人不满意,只有15%的人满意,只有3%左右的人非常满意。鉴于此,大多数人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希望改变现状。

时间是大学里最充裕的东西,但是上面的调查表明,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大学里的时间并不是很好。大多数人对他们目前的生活不满意。归根结底,他们没有成就感,没有给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也和目标不明确有关。学生的主观方面占据了很大的因素,但也有人说,我国的教育制度在教育督导上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不完善。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职业观的变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产物,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但我们要清楚,只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职业才是成功的职业,才有可能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人们安身立命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没有人能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

第三,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坚持竞争与合作并存。现代社会,竞争是必备的生存能力,但学会与人合作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因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整合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人的力量很小,创新人才会以集体的方式呈现。

未来的人才只有具备谦虚、谨慎、尊重、关爱、团结的品质,才能做出成绩,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良好的价值走向,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响应党的号召,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1世纪,增强自我发展的坚定性和自主性,为我们的事业开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