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劫持人质当场被击毙的云南男子,以及他捅的那七个人的现状如何?

遗憾的是,被男子刺伤的7名伤者中,有1人因伤势过重已经死亡。

据被劫持的男生说,该同学被捅后还在喊“跑”,希望其他同学赶紧跑;很明显,他也是一个有担当的好心肠的年轻人。

.....可惜他的未来永远是灰色的...放学后若无其事地路过这里真的很尴尬,但我不想陷入这种麻烦。真遗憾...

校门外捅伤7人,男子挟持人质情绪激动。20265438+17年10月22日7点左右,正好是学生放学的时间。一名男子持刀袭击了位于云南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造成7人受伤,随后劫持了一名13岁的男孩。

当时男子情绪非常激动,警惕性很高。他把男孩劫持到实验中学大门旁边的角落蹲下,用男孩的身体挡住他的身体。他不时拿起喇叭大喊,要求和记者通话,要求必须是女记者。他可能考虑到女记者对他威胁较小,应该在10分钟内找到女记者。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找到一个假扮记者的谈判代表,即使找到了真正的记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幸运的是,当时恰好有一名女记者在场——视频画面中距离歹徒不到两三米的蓝衣女子,后来证实是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条码》栏目的记者。她主动与该男子沟通,并借机安抚该男子的情绪...递给他一瓶水。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为狙击手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被劫持的男孩也很勇敢。他一直和那个人聊天,说:“人质死了,你就没机会和警察谈条件了!”据目击者称,男孩最后大喊“别过来”,大家都觉得他很勇敢。

另一方面,警方谈判人员也在不断劝说,狙击手早已准备就绪,只等现场指挥官一声令下。

由于事发在市中心,又恰逢学生放学时间,人流量很大,现场围观者很多。另外,夜快到了,不宜耽搁太久。权衡利弊后,现场指挥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命令狙击手寻找机会射击。

据一位从事刑警工作20多年的刘姓警官介绍,狙击手压力很大,需要掌握射击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所以当时的心理状态很重要。

然而,没有危险。最终,狙击手顺利完成任务,开枪击毙了躲在男孩身后的歹徒。歹徒被击毙的一瞬间,蓝衣女记者和男孩像子弹一样迅速逃离角落,宣布解救人质成功。

晚上,围观群众自发到实验中学门口祭奠遇难者。所有的人都在实验中学门口点满了蜡烛。大家默默地望着烛光,对不幸遇难的学生表示哀悼。很多人还自己送花,画面让人落泪...

此外,受到惊吓的男孩和穿蓝衣服的女记者正在接受心理辅导。女记者说“我现在很好,谢谢关心”...

作者观点:通过这件事,作者既欣慰又很难过...

目前,凶手已被当场击毙,人质被成功解救,死者已经去世...那么透过这个事件的本质,作者一方面感到很欣慰:

比如受伤的同学可以不顾自身安危,不断提醒其他同学快跑,表现出他们有责任心和善良的良好品质。

比如狙击手能在危机时刻击中它,把伤害降到最低,有令人钦佩的心理素质;

穿蓝衣服的记者和被劫持的男孩一样好。

事后,现场围观群众自发为遇难者默哀,更加彰显了人情味...

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难过。人们对被害学生的遭遇感到遗憾。小小年纪,他还没来得及拥有自己的生活,享受生活。结局惨淡!

第二,这件事也反映了另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点。

想象一下?这个人到底为什么要坚持“报复社会”?他为什么要求与记者对话?他想向记者揭露什么?

换句话说,是什么样的社会压力让这个男人选择了这条极端且不可逆转的道路?

所以我也希望人们能够引起深刻的反思,从罪犯的心理去探究这个案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