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的社会事业

文教科技1918,小营有雅甸和团堡两所联合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营区的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到6月1950,小营区71个行政村中有30个村有学校,其中初中29所,高中1所。42个班,其中高年级4个班。全校学生1.672人,其中高年级小学生1.75人(女生4人),低年级小学生1.497人(女生31.8人)。全区现有教师4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1959至1961,大部分村办小学因自然灾害停课。65438年至0962年,随着灾情的缓解和经济形势的好转,教育开始恢复。1963至1966,农村小学65所,其中初中58所。有154个班级,其中初中134个。学生3423人,教职工195人。1969小营公社落实《关于贯彻山东省中小学教育革命会议精神的意见》。在该公社的六个区,即石堡、李灌、珠泉、高家、坡赵和团堡,新建了六所中学。1979回民区教育局、博兴县教育局批准建设小营镇政府子弟小学。学校1980征地,7月破土动工,1981竣工,19 92更名为小营镇第一中学。1980年,小营公社开始开设学前班,成人教育也发展起来,成人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1992,全镇有小学73所,在校生4662人,教职工259人。初中7所,35个班,在校学生1886人,教职工162人。有23个学前班,659名学龄前儿童,1个成人教育中心。

1992至2000年,小英教育蓬勃发展。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学校合并,投资12万元,建成了全区一流的“四中心”学校(中心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成人教育中心)。到2000年底,全镇有2所中学,38个教学班,学生2400人,教职工170人。有9所小学,80个班级,4300名学生和250名教职员工。幼儿园8所,12班,在校生400人,教职工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所有学校都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95,顺利通过省级“双基验收”。1998年3月,小营镇被滨州地委、行署命名为“双基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初中毕业生获得全区乡镇中学第一名。已向全国派出806名大学生,其中本科生157人,专科生249人。

建国前,小英没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唱民歌。在节日期间,他们组织京剧和鲁戏等表演,演唱西河鼓和山东快书等民间艺术,并安排舞蹈自娱自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56年4月,小营区文化站成立,1958年6月,文化站扩建为“三馆一团”(即小营人民公社文化中心、展览馆、文化组)。后来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一些业余作者向《大众日报》、《山东文艺》、《哨兵》等报刊投稿,发表故事、新闻、评论等作品。有的收集整理民谣,赋予时代内容。群众除了表演传统节目外,还配合形势表演自制的民间艺术和戏剧。同时,从事美术、书法、摄影创作的人数增多,镇政府还建立了广播电台,广播宣传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改革开放后,小营镇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到2000年底,文化馆站设备齐全,达到了五室(图书馆、乒乓球活动室、展览室、录像室、娱乐室)、一校(农民技术夜校)、一院(影视学院)、一场的标准。老干部活动中心1个,轮滑场1个,舞厅93个,摄影部17个,个人书报亭6个。许多单位都安装了闭路电视,家家户户都有彩电、录音机和DVD播放机。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文学创作、书法、美术、卡拉ok、曲艺演唱等。每个村庄都设立了文化室,促进了文化交流。

史志办成立于1991,历时两年。1993年,小营镇志编纂出版。这本日记记录了小营镇从1840到1990的社会发展变化,反映了小营人民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2000年,全镇有200多名科技人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仅水稻就取得了10多项科技成果,促进了沿黄水稻种植。其中,由小营镇组织,与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完成的夏稻高产技术研究、化学除草技术、沿黄水稻生产技术开发等获得了市、地方科技进步奖。

解放前,小营有济众堂、万裕堂、唐以德、回音堂、民主堂、天河堂、光华大药房、友爱西药房等。建国前后关闭。

1951 3月,普台县第一家小营联合诊所成立,设在团堡村,中西医生5人。1958年更名为博兴县小营渠卫生院,设有综合门诊,医护人员30人,床位10张。1972小营村西成立医院,6月正式开业。当年3月,小营公社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成立,在全公社推行合作医疗制度。1975,合作医疗系统关闭。

改革开放后,小营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心医院1,占地面积20336平方米,手术室面积1.70平方米,固定资产1.92万元。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 * *临床科室21个,床位39张,医务人员81人,年收治患者1.64万人,治愈率95%,年业务收入1.5万元。医院有2个门诊,68个诊室,110乡村医生。医务人员凭借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超的医术,不仅能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急救,而且对疑难杂症也有一定的诊断能力。全镇各类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全镇卫生状况大为改善。

建国初期,小营镇体育设施简陋,随着经济发展,体育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有1个镇属体育场馆,1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活动室。群众体育活动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长跑、拔河、象棋等比赛,每年举行运动会和越野跑,参加人数达65,438+00000人。19 92年,小营镇被命名为山东省体育先进镇。

人民生活建国前,人均粮食80斤左右,经济收入不到30元。1946土改后,生活逐渐改善。1957年,全镇人均粮食180斤,经济收入60元左右。70年代,我吃过一顿粗茶淡饭。上世纪80年代,我们吃的是精细食品,主要是面粉。90年代注重品质,增加了肉、禽、蛋。90年代,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款式新颖,向时尚和高档发展,老年人也在注重打扮。旧的“青蓝白”三种风格已经消失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90%以上的住户都是砖石结构的宽敞明亮的四合院,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90年代,建筑越来越多。电话装机4726部,移动电话982部,有线电视普及率27%。摩托车和机动三轮车已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近年来汽车的数量也在增加。全镇实现了户户通电、通水、程控电话、柏油路。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剩余劳动力参与第三产业,收入大大增加。小营镇敬老院有76位老人(居民)在这里安度晚年。2000年人均纯收入2850元。

镇村建设1982,滨州市成立,小营公社划归滨州市,建小营镇。1985小营镇开始规划镇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南起油库桥,北至6号支渠,东起火车站,西至姜家,东西向街道6条,南北向街道4条。1989,小营镇党委、镇政府在“205”国道以西400米、芦家村以北250米处新建住宅。新居分为居住区和办公区,1东西向柏油路,南面为居住区,北面为办公区。办公区占地近0.7公顷,拥有1栋三层办公楼。从2000年开始,小营镇的驻地建设沿公路分布延伸,呈哈希状聚落。“205”国道贯穿全镇南北,省道广清路横穿全镇,两路交汇,形成全镇驻地的大体框架。2012年,镇驻地面积5.5平方公里。除了镇上的直属机关,镇上还有25个省、地、市(县)单位。

20世纪60年代,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一些村庄的建设由村队规划。除了在祖先留下的地基上建造房屋,村民小组成员还可以指定一块区域作为房屋地基。这时候的房子大多是砖地基,土坯墙,瓦顶。1985,小营镇开始进行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建设步入正轨。到1987时,大部分村庄已完成粗略规划,并有“两图一书”(村庄现状图、村庄规划图和规划说明)。村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主要建筑材料从土坯、木檩条变成了石头、砖、水泥檩条。一些农民用钢材、水泥预制件、瓷砖、模压天花板和油漆等新材料建造了高质量的房屋,排屋也按计划形成。一些农民建起了两层小楼。公共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每个村都有图书馆、电教室、经销店、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室,出现了小型工业建筑。基本上每个村都通了柏油路,主要街道路面都硬化了,道路绿化和村庄绿化合二为一,远远看不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