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概述2018

中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概述20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某人心理有问题”“某人心理有问题”。言下之意,这个人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现代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心理健康或心理健康,意味着良好的精神或心理状态。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心理健康概念的定义和内涵。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能够在生理、智力和情感上与他人保持一种心理上的和谐,并将个人的精神状态发展到最佳状态。”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1985)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自身和环境条件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机能状态,但不是完美的绝对状态。”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头脑。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精神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为社会成员的身心潜能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由于建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也不同。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斯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安全感、自尊心适中,对个人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要过于自吹自擂或苛责自己。

(3)人生目标和理想是现实的。

(4)能够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容忍生活中的挫折,不会有过度的幻想。

(5)能够适度接受个人需求,有能力满足自身需求。

(6)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计,不过度否定或压抑自己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欲望。

(7)能保持人格的和谐与完整,个人价值观能随着社会标准的变化而变化,并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

(8)有现实的人生目的。在人生的个人目的中,有两个组成部分:利己和利人。个人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实际可行的。

(9)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能够在群体中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关注群体的需求,接受群体的传统,能够作为群体进行控制。

与身体不相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11)在不违背群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主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过度奉承人,不过度追求社会认同。

2.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从四个方面描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我对自己有信心,就是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局限,还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优势和发展潜力;对自己有积极的态度和信心,有良好的自我形象,自尊、自爱、自信;对你的未来抱有现实的希望。

(2)对学校生活感兴趣,即喜欢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能在学习和工作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认可和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班级工作。

(3)喜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良好。在家里,我关心家人,和父母沟通良好。在学校,我与同学和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他们建立了友好和谐的关系,同甘共苦;喜欢交朋友;能帮助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4)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即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己,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能面对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学会自我调整;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要过于焦虑和颓废,具有一定的挫折承受力。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兼顾内在协调和外在适应。其次,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相对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高有低。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精神疾病,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的需求,追求人生的意义。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心理健康不是没有失败、冲突和痛苦,而是能在这些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最后,心理健康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不同的社会由于其主流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不同,往往会对同一行为是否正常做出不同的判断。

第二,中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指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词语,如精神障碍、行为障碍、精神失常、行为失调、人格失调、精神疾病等,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往往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侧重点和严重程度上有所不同。传统上,人们将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种心理健康问题分别称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下面列举的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属于心理学。

咨询与治疗的适用范围。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不适合客观威胁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就是把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对待。此外,焦虑也是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症、恐惧症等。

焦虑是一种紧张、焦虑、不安、恐惧交织在一起的情绪状态。正常人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也会有焦虑反应,尤其是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但他的焦虑是与客观情境的威胁程度相适应的。焦虑症的表现有:紧张、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极度敏感、对轻微刺激反应过度、决策困难。身体症状方面,有心跳加快、出汗过多、肌肉持续紧张、尿频尿急、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临近考试,心情异常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感知范围缩小,思维僵化,惊慌失措,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完试,久久不能放松。

学生产生焦虑症状的原因是学校的统考和持续的、过大的升学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学生过度竞争;多次学业失败的经历等。有些人有容易诱发焦虑的人格基础,遇事紧张胆怯,高估困难处境,对身体轻微不适过于关注,遇到挫折失败过于自责。这些人格倾向可以称为焦虑品质。

利用肌肉放松和系统脱敏的方法和自助认知矫正程序,引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场考试”、“学习成绩不重要,学习重要”、“不管考试结果如何,都不会是最后一次”,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有很好的作用。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抑郁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焦虑是个人对紧张局势的第一反应。如果一个人确信这种情况无法改变或控制,抑郁就会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症状。

抑郁症的表现形式:一是负面情绪,悲伤、颓废、冷漠,失去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二是消极认知倾向,自卑,无能,从消极的一面看事情,自责,对未来不抱太大希望;第三,缺乏动力,被动,缺乏热情;第四,身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抑郁症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解释。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或不治疗都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但有些人有复发的趋势。在对有抑郁症状的学生进行辅导时,首先要注意给予当事人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鼓励学生以坚定温和的态度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行动,从活动中体验成功和人际交往的乐趣。其次,认知行为疗法也可以用来改变学生习惯性的自嘲思维。

类型和不恰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培养对自己和未来更积极的看法。最后,服用抗抑郁药可以缓解症状。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的概念是指当事人不能不去想他不想想的事情;强制行为是指当事人不愿意履行的重复行为。如果他不这么想,不这么做,他会感到极度焦虑。强迫洗手、强迫数数、重复检查、强迫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的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强迫症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人认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我们无意识阻止威胁冲动进入意识的一种替代方式。一个忙于强迫性仪式动作,脑子里充满琐碎强迫性想法的人,必然没有机会去思考那些威胁性的事件和想法。强迫症也和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有些强迫症患者有这样的特点:主观任性,过分爱干净,过分谨慎,注意琐事,生活习惯刻板,往往道德观念很强。此外,成人禁止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这是儿童强迫症非常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征。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对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引起的对症状的专注和期待,对强迫症状起到维持和增强的作用。因此,为了纠正强迫症状,我们应该放弃对强迫观念进行无用控制的意图,采取“忍着痛,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暴露和阻止反应”,比如让有强迫性洗涤行为的人接触他们害怕的“脏”的东西,同时坚决阻止他们的洗涤冲动,不准洗。

(4)恐惧症

恐惧症是对某些并非真正有害的事物和场景的非理性恐惧。恐惧: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即对某一特定事物、动作或情境的恐惧;恐惧)、广场恐惧症(即害怕大面积:水域、空旷的街道)和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在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包括害怕与异性交往。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在社交场合说话(比如在聚会场所发言或在公共晚宴上讲话),害怕自己因为手发抖、脸红、声音颤抖、结巴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不敢抬头面对对方的目光。

精神分析学源认为,恐怖是焦虑的置换。即个体将焦虑转移到危险性较小的事情上,从而避免对焦虑来源的焦虑。行为主义认为恐怖是从直接经验中习得的(比如被狗攻击后发展成对狗的恐惧),或者是从观察中习得的(比如观察父母对某个场景的恐惧使孩子形成同类的恐怖),或者是从信号中习得的(比如当一个学生采黄色的花时)

被蜜蜂蛰形成黄花恐怖。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恐惧症来源于个体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险性不切实际的评估。

系统脱敏是治疗恐惧症的常用方法,最好及时使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校恐惧症,家长要有恒心和耐心;一方面,我们要坚决而善意地要求孩子回到学校,适应学校生活。另一方面,改善班内人际关系,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此外,适当减轻学习压力,让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对克服学校恐惧症也有重要意义。

(5)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一种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恰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组成。人格障碍的人和神经症的人差不多,没有脱离现实,没有明显的行为混乱。人格障碍有很多种。比如,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有被动的生活取向,不能做决定和接受责任,有自我否定的倾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二是缺乏羞耻感和负罪感。人格障碍多用于成年人,18以下儿童青少年的类似行为通常称为人格缺陷、品行障碍或社会越轨行为。

人格障碍是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的产物。从小失去父母的爱,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受到惩罚或者受到不一致的惩罚,一直被保护从来没有受挫过,所以无法体会和同情别人的痛苦,父母提供的不正确行为的例子都是影响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原理为人格障碍者提供了良好行为的范例,奖励他们模仿良好行为,促使他们将社会规范和外在价值纳入自我结构,对纠正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有一定作用。

(6)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青少年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色情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而且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但是,对于这些不适应行为,应该给予有效的干预。手淫本身不是心理障碍,对身体没有伤害,也不是罪过,但要注意错误的手淫观念带来的心理冲突。过度手淫要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纠正,比如参加文体活动。

(7)饮食失调

进食障碍包括厌食症、贪食症和异食癖,其中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因节食不当而导致的严重体重障碍。任何人因患者厌恶进食而突然减掉正常体重的25%,都被视为厌食症的症状。神经性厌食症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女生比男生多20倍)。它的症状是对食物极度厌恶,甚至恐惧,四肢无力,有些女孩还会闭经。由于来自家庭的持续压力,当事人可能会变得脾气暴躁。神经性厌食症的形成可能与青少年有关。

与因为心胖而极度限制饮食的错误做法,以及父母过于关注孩子体型或体态的态度有关。神经性厌食症可以通过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来纠正。

(8)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过头、梦游、夜惊、噩梦等。失眠可能是由压力事件、精神或身体过度劳累引起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夜惊可能与儿童发育中的暂时性精神障碍有关。噩梦与学生的情绪压力有关。通常,肌肉放松可以用来治疗失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预防心理疾病和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自发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动机是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之前,学生将经历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和人生问题。孩子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烦恼都是比较特殊的。孩子们渴望老师在尊重他们不断成长的独立性的前提下,在人生旅途中给予他们真诚的指导和帮助。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健全的人格发展。

(C)配合和补充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为德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