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社会有什么好处?
一、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即智力,即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发展,但发展不均衡,差异日益显著。初中二年级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在高一第一学期和高二第二学期趋于稳定。先说认知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基本特征。
1.感知能力的发展
知觉是指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两种认知形式。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感觉和知觉统称为知觉。它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认知能力的基础。
在中学阶段,由于各科的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求他们具有比初中生更高的感性能力,要求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理解更加细致。因此,他们的感知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1)感知目的明确,意识提高,时效性稳定。小学生对无意和兴趣的感知是很明显的。比如看一幅画,往往会被整幅画吸引;或者被一些鲜艳的颜色和表情吸引而忘记了观察的目的。初中生能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观察客观事物,并能长期稳定地观察。高中生不受情绪和兴趣的限制,可以关注事物的细节,全面细致地观察,通过观察比较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做实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电工等。),明显表现出这些特征。
(2)感知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是不断发展的。小学生的感知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笼统不严谨,不善于分辨事物的细节差异。中学生比较事物的正确率在逐渐提高;从抽象到具体理解事物。研究表明,初中生的视觉敏感度比小学一年级学生高60%以上;高中生的视觉灵敏度和听觉灵敏度都达到了成人的水平,有的甚至超过了成人。他们之所以能在这方面不断发展,是因为思维参与了感性活动,他们能观察到对象的主要本质,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
(3)在感性活动中,逻辑知觉开始出现。中学生感知活动中的逻辑感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将所学的一般原理和原理与所观察到的个别事物联系起来,将所看到的图形与相关的几何定理联系起来。
(4)在知觉活动中,空间知觉有了新的进展。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几何、绘画等学科时,不仅可以直观地理解,还可以在抽象的层面上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复杂的关系。说明中学生的空间知觉有了新的进步。
感知能力是中学生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提高感性意识,扩大感性范围。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灵活多样的视觉教具,使学生产生完整、生动、准确、形象的表象,从而发展他们的感性兴趣和能力。
2.记忆能力的发展
记忆是人脑经历过的东西的存储反映,是过去感知到的东西留下的痕迹。
中学生记忆的特点是:一是记忆速度快,特别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牢固。曾经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同样长的时间段内,高一、高二学生记忆的材料数量几乎是小学一、高二学生的4倍,达到了记忆的“高峰”。这期间记住的诗词,往往终生难忘。第二,有意识的记忆在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记忆主要靠老师。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目的的明确,逐渐自觉独立地检查记忆效果,选择好的记忆方法,自觉记忆。第三,理解和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小学生的机械记忆占优势。在中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日益丰富,逻辑思维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理解记忆成为中学生主要的记忆方法。第四,抽象记忆日益发展,小学生很大程度上依靠具体形象来记忆外界信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许多抽象概念,会推理和证明,抽象记忆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根据中学生记忆的上述特点,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和发展良好的记忆方法,不断提高记忆效果。
3.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规律讨论的反映。是认知能力的核心部分。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优势。小学生主要是从具体的形象来思考。而初中生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比如学习物理时,最容易接受的“力的作用与反作用”概念的例子是“马拉大车”,即马和大车都是力的给予者,同时又都是力的接受者。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一些缺乏直观现象作为依据的内容就比较困难。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能够以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各种事实,从而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再比如学化学。在学习了卤素、氧、氮等非金属元素之后,我开始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的理论。然后以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碳和各种金属元素。这包括了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整个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清楚地表明,学生正在从经验向理论转化,抽象思维高度发达。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初中生不再满足于老师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可以自主寻求和争论各种事物的原因和规律。他们进入了怀疑和争论的时期。但还是不成熟,有时热衷于片面无原则的论调,有时又孤立偏激。高中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初中生提高了一大步。首先,他们能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能从本质上、全面地看问题。他们也怀疑,也争论,但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中生的偏激思维;一般他们不会听从别人的建议。他们不仅能正确对待学习资料,而且开始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这方面的能力,促进和启发他们自觉地组织思维活动,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4.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人脑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对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和组合,产生新的表象的整个心理过程。意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人的思想素质,言语水平是想象的基础。这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中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生动。从他们看的电影中,他们对艺术形象有一种向往,比如将来当航海家、探险家、飞行员、演员等等。他们还根据老师的生动描述和所读的书籍,产生丰富生动的想象。
第二,情感的发展
1.中学生情绪的主要特点
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体验。比如客观现实符合我们的要求,就会产生满足感、幸福感、喜悦感等感情;否则就会产生悲伤、痛苦、厌恶、愤怒等情绪。
小学生情绪控制能力不强,易受感染,不稳定。中学生往往情绪化、情绪化,有以下特点:
(1)情感内容日益丰富。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情感内容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比如,他们看起来“多愁善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老师和同学比对小学更有感情,比如课堂学习、课外活动、文科知识、理科知识、国内外大事,甚至宇宙奥秘或世界未来。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敬仰英雄,关心国家前途,追求美好未来,表现出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另外,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他们对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甚至有初恋的经历。
(2)情绪不断加深。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具体的、富有表现力的;而中学生,已经能够从事物的本质上有情感体验。比如对于老师的爱,小学生一般是从老师的善良和对自己的良好态度来爱老师;中学生热爱老师是因为老师工作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效果好。
中学生的情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到了初中,学生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同志意识、友谊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很容易把友谊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哥们之间也存在“忠诚”之类的情况。到了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有了明确的道德感,比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尊心、为真理和信仰献身的精神。
(3)情感的“极性”明显。中学生的心理埋伏有很多矛盾。感情上,“极性”非常明显。比如他们取得成绩的时候,很开心,忘乎所以。一旦失败,他们会极度苦恼和悲观。再比如,他们对真理充满激情,希望完成惊人的成就,但也因为盲目狂热而做傻事,感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种摇摆不定的情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学生的各种诉求与日俱增,但对这种诉求是否合理还缺乏了解,所以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存在矛盾。这种日益增长的矛盾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摇摆不定的、情绪化的社会因素。第二,由于青春期性腺功能的出现,下丘脑神经的总趋势往往是兴奋的,与大脑皮层原有的控制能力相冲突,使大脑皮层和皮下中枢暂时失去平衡,这是中学生情绪两极分化的生理因素。
(4)情绪自制力逐渐增强。虽然中学生的情绪“两极性”明显,但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在逐渐增强。有人把初中生的情绪比作“一把火”,高中生的情绪比作“热水瓶”,就是这个意思。
在了解了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后,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效能:对于初中生,既要发挥他们的情绪积极性,又要防止他们的轻狂;对于高中生来说,既要巩固深厚的感情,又要克服片面性。要从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和情感体验出发,使学生的情感发展趋于稳定,逐步受到理性的监督。
2.社区意识、友谊和性爱的萌芽。
(1)集体感。集体感是集体成员对集体态度的一种情感。中学阶段是最有集体感的年龄阶段。学生在这方面有以下特点:
A.中学生喜欢群居。他们的集体组织一般有四种形式:一种是班级集体、学校集体、共青团组织等学校的领导班子;第二,学校里的各种学术社团、期刊编委、“研究会”等自发组织,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第三,校外有领导小组,比如业余学校,青少年宫,俱乐部。这些组织活动不仅让中学生感受到了群体的温暖,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志感和义务感,对他们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学生在没有集体组织或家庭的“温暖”的情况下,会有加入“帮派”群体的欲望,这是第四种形式。这是一个非正式的自发组织的团伙,年龄相差很大。其成员多为品德不良、行为不良的青少年,往往导致中学生犯罪。教师对此要特别防范,不允许这种团伙出现,并注意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
B.中学生希望在群体中受到尊重。在群体活动中,中学生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同学的认可,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威信。他们最苦恼的是失去集体对自己的信任。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我们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如谦虚、谨慎、正直、坦率、待人和善、真诚等。,从而提高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地位,让自己受到同学的尊重。
(2)友谊感。中学生对友谊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已经觉得友谊在他们心中是最重要的。中学时期建立的友谊,往往终生难忘。如果他们不告诉父母和老师,他们可以告诉他们的好朋友。比起老师和父母,朋友对彼此的影响更大。他们的友谊不仅可以是情感上的依恋,还可以把友谊变成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但如果发展成“哥们”义气,也会为朋友犯罪。对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让学生沿着正确的友谊之路前进。
(3)中学生性别的萌发。爱情是两性之间的一种特殊情感。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是现代中学生,身心发育一般会提前一到两年,性意识和性爱问题也随之出现。
中学生的性意识和对两性爱情的渴望问题比较复杂。有的同学对爱情的追求比较模糊,感情比较纯粹,方式比较健康,思想比较严肃。
有的会因社会上不健康的性刺激、外国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自身道德修养不足而发生不道德的性关系,有的则会违法乱纪。
我们不应该沿用过去那种愚蠢、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中学生的性爱,而应该花精力、费脑筋来教育他们有法制观念、严肃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操,在学习阶段以知识为主。
第三,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克服困难的表现,就没有人的意志。
意志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加强意志的培养。没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就难以肩负起实现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和深化,青春期生理剧变和情绪波动,要求中学生不断提高行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控制意志的能力。
1.中学生意志的一般特征
(1)意识在不断提高,但存在“暗示性”和“任意性”。比如在纪律方面,他们很大程度上受别人的影响。有些学生很混乱,很少有人能遵守纪律。高中以后,学生的暗示动作会逐渐减弱,但又会出现“任意性”,带有强烈的竞争精神,从而与他人竞争;爱表现自己,甚至自吹自擂;当你知道你错了的时候,坚持你所看到的。“暗示性”和“任意性”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有消极的一面,必须加以引导和纠正。
(2)克服困难的毅力在不断增强,但存在动摇和鲁莽的现象。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断遇到新的情况和困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他们的意志在不断发展,毅力在不断加强。对于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人,努力奋斗最终有所成就的人,以此为榜样,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摇摆不定:一有成绩,往往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情绪低落,情绪低落。他们往往把冒险当成勇气,把轻率当成果断,把鲁莽当成英雄行为,从而做出一些错误和愚蠢的事情。总之,动摇和鲁莽都说明中学生意志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3)自制力在增强,但易冲动。自制力是人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时表现在激励自己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有时表现为克制自己,克服不良动机,纠正错误行为。他们特别好奇,认知能力跟不上,有时会鲁莽行事,不顾后果。
2.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的主要途径
(1)提高认识。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识越正确、越深刻,意志越坚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才有坚强意志去克服各种困难。
(2)培养积极的情绪。意志和情感是密切相关的。积极的情感是意志的驱动力,如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可以激励士兵英勇善战;对事业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能激励人去努力。沮丧、悲观、失望,会消磨意志,动摇信心。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健康丰富的情感,特别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 * *产党的情感,使之成为强大的意志动力。
(3)加强锻炼。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与困难的斗争中逐渐锻炼出来的。中学生锻炼意志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坚持体育锻炼,像雷锋那样做好事,这些都能起到锻炼意志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练习应遵循先易后难、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分配一些不能马上引起兴趣但必须完成的任务;安排一些只有努力才能完成的高难度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锻炼意志。
(4)注意差异。学生意志的强弱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措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有的同学摇摆不定比较突出,要着重锻炼韧劲;其他同学懦弱、胆小、犹豫,他们重在大胆勇敢精神的锻炼;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冲动任性,重点为他们锻炼自制力。
第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它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自我教育的基础。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在社会交往中,人逐渐从作为主体的客体中分离出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就这样,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和发展。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闭锁性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
1.独立性ˌ自立性
中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个时候,他们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大人看待,尊重自己的意见,愿意承担一些困难的任务。他们认为自己是成年人,而成年人总是把他们当孩子看待,他们要求独立,成年人总是不让他们单独行动;他们想自己做决定,但大人不允许;他们要求尊重,而成年人经常压制和斥责他们。这样,他们会心疼,甚至会有抵触情绪。
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要求,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自主的权利。虽然他们的想法、观点、要求、理想难免幼稚、片面、脱离实际甚至错误,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总体趋势是好的、积极的。他们积极合理的意见和要求,要充分肯定,尽可能满足。对他们消极的、不合理的意见和要求,要耐心说服教育,决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也要正确对待学生有时候的轻率反抗,用发展的眼光和心理学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耐心教育,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2.锁
从初二开始,学生逐渐表现出“闭锁”,即内心的活动不愿意表现出来。这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现象。老师要注意这个特点,不要误解,更不要根据一件事的表现就做出判断,下结论。同时要看到,中学生既有“封闭”的一面,也有希望别人知道的一面。他们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所以关键是能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如果你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把自己内心的秘密透露给你,你就可以更好地教育他们。
3.自我评价
(1)从评价别人到评价自己。初中生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以他人为“镜子”审视自己,自主选择自己的榜样。但他们评价别人往往比评价自己更积极,内容也更丰富、更具体。高中生能经常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遇事爱联系自己,自我教育欲望强烈。
(2)从评价外在行为到评价人格品质。初中生开始对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品质产生兴趣。他们在看文艺作品时,不仅关注人物的动作和故事线,还会探讨其行为动机和人格品质,评价自己的人格品质。但他们对人和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客观不全面。高中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品质。他们不仅分析自己做一件事的心理状态,还经常分析自己的整个心理状态,以及自己的意志和性格,这是他们逐渐成熟的标志。
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其性格的发展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方法有:一是通过对正反两面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人格品质的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其次,教师适当评价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并要求他们总结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培养他们写日记和与朋友交谈的习惯;第三,通过自我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批评精神;顺序
第四,要让学生明确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提高自我教育意识。
动词 (verb的缩写)理想的形成
理想是人们向往的目标,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理想崇高,这种内在动力的力量就会伟大而持久,经得起任何艰难困苦的考验,最终有所成就;反之,如果理想平庸,这种内在动力的力量就小,短暂,容易把人引入歧途。中学是人一生中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认知能力的提高,社会生活的拓展,中学生的视野已经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宇宙。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遐想和希望,他们渴望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抵御各种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才能不断与时俱进。人民教师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