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之我见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环境,在知识接受方面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大部分高一学生都是通过初中入学考试后选拔出来的,他们大多智力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端正。但由于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差异很大,在学习新任务时出现了很多学生的困惑,难度加深。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一数学内容丰富,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一后,首先遇到的是理论性很强的集合,空间想象力很强的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等,让部分学生感到不适,造成学习困难。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做好初高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一、从教学内容上做好知识梳理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很多高中数学知识都涉及到初中,比如初中几何中的角的平分线和中垂线的知识,它给出了集合定义的几何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二次方程的求解和初中二次函数的图像。立体几何中的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等。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学生的基础可以通过进行彻底的测试和分析他们的入学成绩来了解。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需要铺垫和弥合的连接点、差异和知识点,使备课和听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针对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联系,深入研究两者的潜在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和沟通。
第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较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课时充足。所以班级容量小,教学进度慢。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反复讲解和排练,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但是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加,灵活性增加,课时变少。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高中教学中,往往通过设置引导、提问、变化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更加注重知识发现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让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很难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上课时有思维障碍,会导致学习障碍,影响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第三,做好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还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多举例,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谨的推理和有机的联系来探索和揭示数学之美,让学生从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达和创造数学之美,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中解脱出来,进入一种乐趣无穷的境地,从而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第四,做好思想鼓励的宣传动员工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身心修养,不断创新。那么教师就需要关注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这篇文章。可以说,目前所有的科技理论和实践都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历史上的几次科技进步和伟大的真理发现,基本上都是数学知识进步的必然结果。那么学好数学知识就等于掌握了控制未来的砝码。这是学好数学的理论要求。那么现实中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就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最好素材。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一点时事政治。通过分析这些热点时事,然后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