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有创造力的中学生?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的普遍特征。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不能指望每个学生都是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心理基础上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的来说,只有在学生的创造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资料,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学生主动提问,提出难题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质疑,不耻下问,敢于攻关,才能解疑释惑。中学生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对他们来说,新事物层出不穷,质疑也随之而来。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他们经常会对他们观察到的各种事物提出许多问题。他们问的问题永远不会全是有价值的,有些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是他们探索未知的开始。发明家的创造始于质疑和解疑。从质疑到解决再到创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以石丰收创立的“快速计算法”为例。普通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是从低位开始计算的,石丰收在十一岁的时候就对这个众所周知的算法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由于交换定律、结合律和分配定律的存在,加法和乘法的结果与它们的运算顺序无关。目前常用的从低位数起的算术,与读写顺序不符,与人们口头计算的普遍习惯相矛盾。能不能把读、写、读、算结合起来?正是这种质疑和提出难题的精神,驱使他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最终找到了高阶计算中的进位规律,创造了独特的“快速计算法”。可见,勇于怀疑,勇于解疑,勇于创新,是造就人才的可贵品质。

培养中学生的这种品质,首先要鼓励他们质疑,大胆提问。老师要耐心解释他们的问题,不要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如果一时解释不清楚,要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研究。其次,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产生疑惑。怀疑,包括无意和有意。无意中,这是常见的和大多数中学生问他们看到什么。意向性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来设疑解惑。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无意的怀疑发展到有意的怀疑,让怀疑和创造有机结合。第三,鼓励学生质疑和提出疑难问题,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与学生一起设置疑问,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解惑,让学生在探索新知中发现和创新。

(二)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

纵观各级学校现有的教材、解题、学习参考书,大多采用的是问答的方法。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科研成果高度集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这种传统的千篇一律的问答式学习内容,正在束缚学生的创造力,使其长期固定在一种传统的解题和演示方法上。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趋于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一是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等待教师“填充”,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第二,学生学的是机械死板的文章。学习后不能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创造力是通过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想法,坚持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使用手和脑来促进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前,信息传递的内容和方式日益丰富多彩,而教科书在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所以,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来说,第一课堂的教学只是一个方面,同时要打开第二课堂。通过各个学科组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三)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新事物。

传统教学禁止学生猜测,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第一节课到第二节课,在各种创造活动中,学生都面临着一些没有现成答案、没有老例可循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靠试错的错误方法,不断排除无效尝试,最终找到解决方法。第二种是靠猜想,判断思维方向,提出更有可能的假设,然后进行检验。比如数学老师讲解分数除法时,教材是这样总结相关算法的:“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它的倒数乘以原来的分数。”老师讲完后,一个学生居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分数除以一个分数,你能不能把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老师信任地看着学生说:“你觉得怎么样?”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我想是的。”当老师让他解释真相时,学生无言以对,回答正确。因为他只是根据分数乘法定律提出这个直观的猜想,没有充分的依据。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计算题,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规则计算,另一个学生刚刚发表了不同意见,要求他按照自己的想法计算。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学生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因为这个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保护,他的猜想得到了鼓励和引导,不仅学到了完整的知识,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所谓收敛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假设或方案中,确认并选择最理想、最合适的想法,得出一个标准的固定结论。所谓发散思维,就是标新立异,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限制,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其结果可以从已知引向未知,可以发现新的事物和理论。因此,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直接相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也是衡量创造力的标志之一。

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有三个特点: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流畅、灵敏、快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更多的概念。这是发散思维数量的一个指标。只要不离开问题,分歧越大越好。灵活性是指思维可以随机应变,避免类比,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不受消极刻板印象的束缚,因此可以产生非凡的想法,提出不同习俗的新概念。独一无二,以前所未有的新视角、新思想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非凡的独特见解。所以更能代表发散思维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要从培养学生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入手。培养这三个特点,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步养成学生从各种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这方面,奥斯本发明的“启蒙反应”法有一定的效果。“开悟应对”法是一种班级集体讨论。但是,这种集体讨论不同于一般的集体讨论。它不注重单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和答案。比如让一班学生集体讨论普通物体的非凡用途,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课堂教育心理学(美国)》作者林格伦,张志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426页。。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国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和作文教学中的“一物多写”与此类似,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这三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我们用了“1=?在140多人中进行了一个小实验。一个高一学生说:“1 = 0+1 = 5-4,1 = 1×1。1 = 11,1 = 85-35,1 = 12,1 = 13,1 = 1K。灵活只有流畅才能达到,灵活本身也是一种流畅。只有当它流畅灵活时,才能有非凡的独特概念。所以这三个特征的培养也是统一的。

在中学阶段,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广阔的天地。不仅可以在第一课堂的各种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如语文教学中的一词多义、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还可以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应变;第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少提那些能用“是”“不是”“对”“错”来回答的问题。比如关于可能性推测和属性枚举的问题。此外,要求学生为书面文章添加标题,标题应尽可能相关和新颖。这些方法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所谓逻辑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把握事物本质的认知过程。在创造活动中,学生依靠直觉思维,提出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假设能否成立,也必须用逻辑思维仔细论证。没有逻辑思维,这些猜想和假设将毫无意义。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高智商不一定能保证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但低智商肯定不利于创造性活动。因此,一定水平的智力发展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智力是建立在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因此,当我们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时,没有理由贬低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始终是人类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此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假设阶段,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结交新的人脉,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见,学生的创造力与其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思维方式的训练密切相关。

(6)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在第一课堂的各科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生需要克服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利用提问、问题、作业、实验等方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呢?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从问题的刺激情境到解决问题的过程,确定这个“解决距离”的难度是否合适。“解决距离”的实质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之间的差距、矛盾或不平衡。学生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消除差距、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理解与教师提问之间的不平衡转化为相对平衡,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一般来说,提出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难度适中的典型问题,是教师创设的最佳问题情境。在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的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贯穿始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时、灵活地创设各种不同“回答距离”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