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钢琴伴奏

蝌蚪和1,2,3的优缺点

首先要说明,小蝌蚪指的是五线谱,因为五线谱上的音符和小蝌蚪很像;而“1,2,3”指的是记数法,因为记数法中的“do,re,mi,fa,sol,la,si”这几个名字是用“1,2,3,4,5,6,7”来表示的。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往往认为记谱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其实五线谱是意大利音乐理论家越吉11世纪发明的,而记谱法是16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传入中国是清末。中国古代使用宫尺记数法,七个音阶为“上、赤、宫、范、六、五、乙”。高八度音程和低八度音程在这七个单词的上下加了撇号,或者在左边加了一个独立的字符。由于通用字体暂时不足,这里就不写了。至于节奏,是分开标注的,也就是所谓的“板”和“眼”,同时使用很不方便。另一方面,五线谱和记谱法因为音高和节奏合二为一,更加方便和科学。两者中,记谱法更容易学习和使用,所以叫记谱法。记谱法自传入中国后,立即推广开来,其应用与世界其他国家相差甚远,从而造成一种记谱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假象。

最近在某主流媒体看到一篇文章,批评国内一些合唱团还在用记谱法,让海外同行大吃一惊。文章还指出,不了解五线谱,很难敲开合唱艺术的大门。这在理论上当然是正确的,尤其是对于专业的音乐团体。但在我看来,说群众合唱团也要马上普及五线谱,以便与国际识别系统接轨,未免有些武断。

五线谱的特点是每个位置的音高(也就是声音的频率)都是固定的,所以学习和使用西洋乐器,尤其是钢琴等键盘乐器当然更方便。正因为如此,交响乐团当然要用五线谱,乐团里的弦乐器都是金属弦,但是金属会热胀冷缩,还有一个金属疲劳的问题,所以弦乐器需要经常校正音高。我们在现场欣赏交响乐的时候,会发现在乐团指挥还没有上台之前,乐团里的双簧管就吹出了一个a1的音(其频率为440 Hz),舞台上的弦乐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校准的。至于为什么用双簧管,我觉得是因为管乐器是根据气柱的长短来设定音频的,所以不会有金属疲劳的问题,木管乐器的膨胀系数也远低于金属。

作为歌手,发声频率必须达到一定的宽度,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都有相应的频率范围。如果达不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专业合唱当然要用五线谱,这样也能和伴奏的管弦乐队紧密配合。对于大众合唱团来说,大家都是业余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发声的音高和频率宽度都达不到一定的范围。指挥家通常会降低音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员工?五线谱上,每个位置的音频都是固定的。如果降低1度,使用的频谱必须完全重写,也就是所有的蝌蚪都下移一个位置。真麻烦!但如果用记数法,只要把“1= D”改成“1= C”就行了。多么简单!当然,这给那些弹钢琴或拉手风琴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据我观察,很多为群众合唱伴奏的乐手都练过单手弹奏简谱的技巧,并能随时变换曲调,他们对群众歌唱活动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

此外,如今,随着卡拉ok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不知道乐谱的情况下唱歌。据说连相当一部分专业歌手都不知道记谱法,更别说五线谱了!对了,Kara是日语,意思是“不”,OK是英文Orchestra前两个音节的音译,所以Kara OK的意思是没有乐队但有磁带或碟片伴奏的演唱。恐怕最初是日本人创造的,现在已经风靡海内外。这样,只要听专业歌手的原唱,有一定的乐感,还是可以唱得很像样的,有点类似于旧戏曲流派的老师教徒弟的模式,不音乐的东西我们也不需要。在国民整体音乐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要求群众合唱团掌握五线谱似乎有点离谱。

当然,我这里不是说不要提高自己的音乐造诣。作为国际通行的认可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应该学习和掌握。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都有五线谱教学内容,但遗憾的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一门乐器,往往在成年之前就被荒废了。我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这里不能细说,就讲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