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看彩虹,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各种社交网站都在流传一张美图。从空中往下看,你看到的彩虹是这样的:

从天上往下看,你看到的彩虹是这样的。

多美啊!连蝌蚪君都不禁感慨!但这是真的吗?让我们把中学的物理课补上。

彩虹是人们经常看到的一种自然光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说到彩虹的形成,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下雨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彩虹只能在雨后出现。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诚然,雨后天空中有时会出现彩虹,但阳光下的喷泉或瀑布周围也会出现彩虹。夏天,有时街道上奔跑的洒水车后面会出现一道彩虹;用喷雾器在空中喷也能形成彩虹。

大多数人都见过这种普通的彩虹。它们很常见,甚至当人们在花园里给植物浇水的时候也能看到它们。

中学物理课上有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拿一个棱镜,让一束白光通过一个狭缝,打在棱镜的一边,通过棱镜后,前进方向发生变化,在白色屏幕上形成一个彩色光带,顺序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与彩虹的颜色非常相似。

但是不可能在空中有棱镜,形成彩虹。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小水滴。当太阳照在这些小水滴上,一个个像棱镜一样,把白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对太阳有色散作用。

阳光如何在小水滴中产生光谱色散?

太阳光进入水滴,就是从空气这个介质进入水,经过一次折射。由于组成白光的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紫光的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长,折射率最小,其他色光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光在水滴中被分裂,各种颜色的光同时在水滴中继续传播,遇到水滴的另一个界面时被反射回来,再次穿过水滴内部,出来时又折射回空气中。这样,太阳光在水滴中经过两次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当空气中有大量的水滴时,阳光穿过这些水滴,经过反射和折射后,发出的光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天空中美丽的彩虹。

无论天气如何,瀑布都会将流动的溪流产生的薄雾逆转到空气中,大气的饱和度会继续移动。这导致了瀑布的优秀摄影伴侣彩虹的出现。

晴天时,风在海洋或湖泊中激起波浪,当空气中的水雾和湿度达到饱和时,就会形成瀑布彩虹的变异?喷彩虹?。

通常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视角(从地面到彩虹顶端)约42°的彩虹?。有时你可以在彩虹外面看到另一道色序相反、颜色更深的彩虹。这道彩虹被称为二次彩虹。主虹是内紫外红,辅虹是内红外紫,辅虹也叫霓虹。霓虹和主虹是同心弧,两者之间的天空较暗,而彩虹内外的天空较亮。霓虹视角约为51?。它的起源与主虹基本相同。它是由阳光在小雨滴中的两次反射和两次折射形成的,即折射、全反射和全反射。

次生彩虹经常和主彩虹一起出现。它们通常比主彩虹更薄更暗。在主虹和次虹之间,比周围天空暗的部分叫什么?亚历山大·贝尔特?(那是?黑暗地带?)。

关键部分在地面上。我们看到的主要彩虹和霓虹是半圆形的,因为它们的下部被地面覆盖。如果你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你可以看到大部分主要的彩虹和霓虹。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在飞机机舱里往下看,才能看到主虹和霓虹的全貌,也就是完整的一圈。

虽然由于地面的阻挡,往往很难看到完整的彩虹,但事实上,大部分可见的彩虹都是带有正圆的圆弧(根据笛卡尔的说法,准确的圆弧半径是42度)。

如果太阳的角度太大(比如中午前后)或者太小(最近升起或者落下的太阳),我们就很难看到彩虹,而且因为彩虹是通过小水滴被阳光反射的,所以总是与太阳相对出现,所以在西边看到的是早晨的彩虹,在东边看到的是傍晚的彩虹。它的出现主要是在夏天。

还有一些更美的彩虹在P.S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的。

红色彩虹通常在日出或日落时可见,当时地球大气层的厚度过滤掉了蓝光,留下更多被水滴反射或折射的红色或橙色光。这样,彩虹的边缘变得越来越红。

火彩虹其实不是彩虹,和火没有关系。?围绕地面的水平弧线?是这种精致的光学效果的真实名称。

与彩虹相比,雾虹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这种现象只有在某些条件完备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一方面,光源必须在观察者的后面,在地平线以下。同时,观测者身后的雾必须非常稀薄,这样阳光才能照射到前方较浓的雾上。

月亮彩虹和幻月一样,相当于月亮制造的彩虹。月虹也很难观察到,因为它需要经历一场风暴,理想情况下,是一轮明亮的满月,没有被云锁住。

随着动力飞机和航拍技术的出现,人们有机会目睹壮观的圆形彩虹。所以我们在飞机上或者高山上看到的应该是彩虹环,而不是加偏光镜片的效果。

这张照片是跳伞者从半空中拍摄的,可以看到完整的圆形彩虹。然而,在飞机上看到的彩虹并不总是完整的圆形彩虹。跳伞者高度低,贴近地面,雾中水滴大,能形成五彩缤纷的彩虹。但飞机位于高空,高空的云滴直径通常很小,所以通常会看到白虹。不仅如此,标准的圆形彩虹只有在太阳处于天顶时才能看到,而当太阳的高度角大于42?不到90?当我看到它时,我看到了椭圆形的彩虹;高度角小于42°时?你看到的是一个双曲线。

参考

1、?《近代物理知识》2004年第3期,康良喜。

2、?部分图片来自果壳网和中国国家地理。

凡署名“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请发邮件到editor@kedo.gov.cn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本网发表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责任自负。

作者:蝌蚪君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