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康的知识

人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中国著名医学家傅炼(日章)同志认为,健康的意义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l)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无疾病;

(2)体魄强健,抗病能力强,能吃苦耐劳,承担各种艰巨任务,经得起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和学习中能保持高效率;

(4)意志坚强,心情正常,精神愉快(虽然这和思想修养有关,但身体健康与否对其也有很大影响)。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而且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我们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感受和思想。正如身体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一样,心理健康也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请在你的脑海中想出两组图像:一组是充满活力的快乐生活的挑战,你对工作充满热情,充分发挥你的全部潜力;另一边是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心理障碍扭曲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从这两张图,你就能明白什么是心理健康了。情绪健康是指我们洞察外部世界、应对其挑战并制定合理生活策略的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随意夸大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基于现实的。

探索人类心灵奥秘的先驱弗洛伊德将心理健康归因于热爱和工作的能力。他还在一本书中列举了一些心理健康男女的* * *特征:

保持理智和平衡

有自我价值感

有能力去爱

有能力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

能接受现实中的各种可能性和局限性

对工作的追求与一个人的才能和教育背景相适应

能体会到某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让自己觉得这一生没有虚度。

美国著名健康专家Diana hoels博士对心理情绪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她把各种心理因素和健康的关系简单列了一个表。通过这些简短的表格,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因为表格中的内容都是对心理健康有帮助的点。

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在健康人群和患者中,还是在医务人员中,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心理健康。这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营养,而忽略了饮食中的心理因素。人们注重身体锻炼而不是心理锻炼。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怎么锻炼。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务人员重视病毒、感染等因素,而忽视疾病心理因素的作用;诊断中重视躯体诊断,忽视心理诊断;治疗中重视药物治疗,忽视心理治疗。其实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身心健康相辅相成。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追求长寿和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怎样才能健康长寿呢?健康长寿的大敌是什么?

许多医疗保健专家指出,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大敌。所谓第三种状态,是指人经常感到不舒服的状态。主要表现就是经常觉得很累很累,很想好好睡一觉。除此之外,还经常会出现懒惰、气短、食欲不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无精打采等症状。,也就是常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那么亚健康就是第三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这部分人群以中年人居多,职业涉及面广。一般来说,越成功、收入越高的人,亚健康状态出现的频率越高。如经理、秘书、经理等。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高危职业。此外,记者、律师、医生、自由职业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目前流行的“疲劳综合症”就是亚健康状态的典型代表。疲劳综合征不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高,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少见。这种病表面上看对人体伤害不大,但其潜在的危险却不容忽视,因为疲劳综合征往往是一些慢性病的前兆。比如很多大家熟悉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都是继发于疲劳综合征。

对于亚健康状态,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但学会自我调节对缓解和纠正人体亚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在此,我想提醒大家以下几点:第一,学会用轻松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尽量不要故意给自己压力。二是要学会吃好。所谓吃好,不是说大吃大喝,大鱼大肉,鱼翅燕窝,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饮食。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可以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山药、莲子肉等。第三,一定要睡好,不要做猫头鹰,做百灵鸟,早睡早起。好好睡一觉后,你的精力和体力会很容易恢复。

总之,不要忽视自己的第三种状态,要学会早发现,早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度余生,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