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简介

1,傅聪于1934年3月10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学术精神的家庭。他的父亲傅雷是著名的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傅聪童年时断断续续上了几年小学,主要由父亲在家监督。八岁半的时候,他开始学钢琴。九岁时师从意大利指挥家和钢琴家、李斯特的弟子梅柏琦。1946年梅白圻去世后,基本都是自学。1947年,她就读于上海大同中学。1948年,随父母移居昆明。先后就读于昆明越秀中学、云南大学外语系,停止学琴。1951年,我回到早一年回上海的父母身边,跟着苏联钢琴家布朗斯坦夫人学了一年钢琴。因为我的老师搬到了加拿大,我不得不自己努力学习。1953年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获得巨大成功。同年,在布加斯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和学生节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三名。1954年赴波兰留学,在著名音乐家的指导下获得钢琴比赛第三名。1954年赴波兰留学,师从著名音乐学家、钢琴教育家德维茨基教授。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马祖卡最佳奖。1958年深秋,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1958年底,由于历史原因,他被迫迁往英国伦敦。1979年4月,应邀回国参加父母康复会和骨灰安放仪式。上世纪80年代,他每年都回国演出和讲学。1982年,他被聘为中国和上海两所音乐学院的兼职教授。1983年,他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2.1959年初,傅聪在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首次登台,并与著名指挥家朱莉成功合作。此后,傅聪足迹遍布五大洲,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独当一面近五十年,赢得了“钢琴诗人”的美誉。已故德国作家、诗人、音乐学家、评论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撰文称赞傅聪说,“从技术角度来看,傅聪确实表现得完美无瑕。不逊于cortot或者Rubinstein。但我吸的不仅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肖邦。”

3.我的父亲傅雷出生于上海,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

4.三、四岁时,傅聪就表现出对音乐不同寻常的热爱。七岁半时,他开始学习钢琴,师从意大利指挥家梅帕器(李斯特的另一个弟子)三年。

5.1951年夏天,傅聪再次收苏联钢琴家阿达布朗斯坦夫人为师。傅聪努力工作,每天练习钢琴七八个小时。

6.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和学生节在罗马尼亚举行。经过国内选拔,傅聪作为唯一的中国选手参加了“艺术节”的钢琴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7.1955年3月,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华沙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74名选手齐聚波兰首都。傅聪是中国唯一的球员,也是音乐资质最弱的球员。经过三轮比赛,他以和前两者相近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名,还获得了马祖卡最佳表演奖。这是东方人第一次在肖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8.比赛结束后,傅聪继续在波兰的Jervietsky教授手下学习,直到他在1958年底提前毕业。在此期间,傅聪于8月1956至10月10回国休假,在北京举办个人音乐会,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在上海举办莫札特协奏曲音乐会。此外,他还在东欧的许多城市演出,在1958离开波兰之前,演出超过500场。这些国家的观众享受到了中国年轻钢琴家的优雅,傅聪也积累了职业钢琴家的宝贵舞台经验。

二月傅聪离开波兰,搬到了英国伦敦。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20年间,大约举办了2400场个人音乐会。他曾与梅纽因、托塔里、巴伦博伊姆、郑景和等多位国际著名演奏家合作。录了50张左右的唱片;曾担任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以及挪威、意大利、瑞士、葡萄牙、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音乐比赛的评委。演出几乎覆盖了欧美、中东、东南亚、日本、大洋洲的所有地区。如此广泛、持久、频繁的艺术活动,已经是高度艺术成就的证明。他的努力赢得了“有分量的大师”的评价。《时代》周刊曾称赞他为“当今中国最伟大的音乐人”。

10和1976年,傅聪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音乐会。同年,傅聪于65438+2月再次回到中国。此后,他几乎每年都回国演奏和讲学,去过北京、上海、Xi、成都、昆明等地。他曾讲授过肖邦、莫扎特、德彪西等主题,演奏过这些作曲家、舒伯特、斯卡蒂等人的作品。他还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奏了贝多芬的协奏曲。与中央音乐学院学生乐队合作演奏莫扎特协奏曲,并兼任指挥;还专门指导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组的训练。他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赢得了老师、学生和音乐爱好者的赞誉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