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镇的建立与演变
清雍正六年(1728),凤翔镇随县划归贵州省。
光绪三十四年(1908),城乡实行地方自治,废区设区。沙溪里改为遵义县西三上区,自治机关设在枫香坝;天王里改为西二区,自治机关设在鸭溪场。如今的凤翔镇属于西三上区,西二区的七A、十A、四A。9月19日(1911),贵州军政府遵义军政分署成立,1(1912)留在政府,去县城。民国2年(1913)指定地方行政公署,县分为区、区、区、区。如今的凤翔镇隶属遵义县西三上区和西二上区。民国21(1932)调整基层建设,弃保、甲、牌,设镇、镇、邻。起初以盛丰场为中心设置盛丰镇,后划归遵义县第十二下区。第十二个下区设立了甘溪乡,龙胜乡,马平乡和街道。如今,凤翔镇隶属于盛丰镇、龙胜乡和平安乡。民国24年(1935)五月,国民党中央统一贵州军政,实行联保、弃镇、弃村、弃邻制度,设联保、保、甲。今凤翔镇属遵义县第七区(区公所设在盘水厂),盛丰镇更名为盛丰联保。民国30年(1941)实行新县制,撤区设镇,以丰盛场为中心设凤翔乡。遵义县地域较大,县与乡之间的保留区是在凤翔乡划归遵义县桠溪区时建的。
民国38年(1949),11年10月2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军第二十八师第八十四团解放遵义县。24日,贵州黄平县中学成立的遵义县委、遵义县人民政府抵达遵义县城。遵义县委、遵义县人民政府将全县44个乡镇划分为8个行政区。枫香镇现隶属遵义县第七区,第七区委、第七区人民政府驻枫香坝。第七区领导凤翔乡、甘溪乡、马蹄乡、盘水镇,镇村下仍建宝安、嘉安。1950 10,马体乡、盘水镇划入遵义县十七区;取消乡以下的保、贾建制,改保为村(居或街)、贾为组(称行政组);第七区领导凤翔乡、青坑乡、花茂乡、凤园乡、温泉乡、纸坊乡、荆坝乡、甘溪乡。1953年4月,乡镇规模缩小,大乡镇改为小乡镇,两个大乡镇改为宝海乡和荆坝乡。凤翔镇隶属第七区凤翔乡、凤园乡、温泉乡、青坑乡、纸坊乡、井坝乡、花茂乡。1955年5月,第七区以凤翔地名更名为凤翔区。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撤销乡、村(居民区或街道)相结合,有组织的政治经济组织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全区建成10个人民公社,凤翔镇现隶属遵义县凤翔区凤翔公社、花茂公社、纸房公社。65438年6月+当年10月,遵义县人民委员会规定“以区为单位建立基层人民公社”,已建立的人民公社改为基层人民公社管理区。撤销遵义县凤翔区,成立遵义县凤翔基层人民公社,辖14个行政区。现在的凤翔镇隶属遵义县凤翔基层人民公社。165438+10月,凤翔基层人民公社随县并入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市凤翔基层人民公社。1959年5月,遵义市人民委员会规定,所有基层人民公社一律去掉“基层”二字,以地名称呼人民公社。如今的枫香镇,隶属于遵义市枫香公社枫香管理区、张村(温泉)管理区、青坑管理区、花茂管理区、纸房管理区、宝海管理区。
1961年8月,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市分离,撤销遵义市凤翔人民公社及其行政区域,重新设置遵义县凤翔区。1965 165438+10月,林淼公社、新庄公社被划入松林区,朱元公社被划入山盆区,温泉、青坑、杨坂、宝海四个公社同时废止。到1966年5月,凤翔镇分属凤翔区凤翔公社、华贸公社、纸房公社。区、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建立一直持续到5月1984。1984年5月,农村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和社会组织(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分开,放弃了公社、大队和生产队,设立了镇、村(居)和组。凤翔区凤翔镇再次设置“凤翔区”。至1992年9月,凤翔镇隶属遵义县凤翔区凤翔镇、花茂乡、纸坊乡。
1992年9月建镇撤乡,撤销凤翔区、凤翔镇、花茂乡、纸坊乡,并入遵义县凤翔镇。凤翔镇人民政府驻凤翔坝。1992年9月至1998年2月,凤翔镇人民政府为村(居);1998年2月至65438+2003年2月,凤翔镇分为三个区(即凤翔、华茂、纸坊),镇人民政府派出街道办事处管理辖区内的村(居)务。从2003年6月5日至2003年2月,凤翔镇辖凤胜居、青坑村、凤园村、张村、土坝村、花茂村、沟坝村、纸坊村、王龙村、宝海村。
2016年3月,国务院同意撤销遵义县,设立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遵义县行政区域(不含山盆镇、芝麻镇、沙湾镇、石矛镇、宋林镇、新洲镇、夏紫镇、三都镇、永乐镇、喇叭镇)为播州区行政区域,播州区人民政府设在南白镇西部。凤翔镇属于遵义市播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