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楼是谁?

王英楼

王应楼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书法、对联、谜语、诗词俱佳,有“东江才子”之誉。

中文名:王英楼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史家。

代表作品:王应楼书法集,书法作品160幅。

性别:男

轮廓

王英楼(1893 ~ 1962),本名琼_,本名伯举,本名英楼,徽州府城(今惠州市桥西)人。我从小就勤奋好学。小时候在惠州中学读书,学习成绩很优秀。每年暑假,我都会挑一车书去白鹤峰,待在谭公庙安静的看书。高中毕业后,师从秦旭东、吴导、学习诗歌和书法。1908(清光绪三十四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历任梅县县长、南山管理局书记、惠阳县、博罗县政府书记。他在担任博罗县政府书记期间,解决了红白旗县长期存在的宗族、派系争斗问题。每当郡县遭受水灾或土匪侵扰时,他都设法救济、营救和安抚人民。王英楼正气凛然。抗日战争初期,赵也升任35军总司令,王应楼被请去当总司令部秘书长。但由于赵也曾反对孙中山,王应楼连续三次拒绝。王对上司不卑不亢,坚持原则,不妥协。他经常在《粤华报》、《公平报》、《现象报》等报纸的文章专栏发表作品。写出来的文章批判时代的弊端,人们不敢说出他们所说的。1939(民国28年)任惠阳县政府秘书时,对家乡被日军蹂躏,民生凄凉,而地方官还在酒醉梦乡,十分不满,写诗表达愤慨。一首诗中写道:“谁在这一生中犯过错误?儿童剧努力向士兵们宣传。黄昏鸟鸣,敌先退,城败行人断。我愿今日初归故里,与此无关。”在1941年5月徽州第二次沦陷之前,专员Kelvin Chen、惠阳县令黄培伦等官员已经出逃。日军撤退数日后,仍拒绝回署主持政务,维持社会秩序。一时间,惠州人惊恐万状,社会秩序大乱。王应楼见此情景,便写了一副对联,贴在第四行政督察署门口,嘲讽陈、黄贪财怕死。李安运说:“敌人撤退了三天,我们到哪里去找县长?民几日归,哭无门。”市民为之叫好。1946(民国35年)165438+10月,梁国才花4万港币买了一个惠阳县令。梁在任期间,卖官鬻爵,奉行个人造假。王应楼闻讯,在府城路口的岗亭上贴了一份书,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有病的商人,害民害国;正如千夫所指,贪官平庸。”把它的脸暴露的淋漓尽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爱好猜灯谜,被回族人称为“谜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应楼历任惠州华侨中学校长、广东省文史馆馆员。他书法作品,惠州西湖景区很多牌匾都出自他手。他的书法最早是在褚遂良学的,后来在皇姑,再后来在渭北。它的身体刚柔并济;它的谷身细腻而苍劲;其魏碑是“一种全新的香味”。1960年书法作品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中国书法作品展”,获第二名。著有《书法二百四十首》、《王应楼书法集》。

基本概述

王应楼(6月1893 12 ~ 6月1962 65438+10月28日),生于徽州,名景祥,本名伯居,后映楼。他从小就努力学习。曾就读于徽州中学,师从吴道荣和张学习文学和诗歌。每年暑假,他都会挑一堆书去白鹤峰的谭公庙学习。在他担任博罗县政府书记期间,该县著名的红白旗长期难解的争斗消失了;每当洪水或土匪骚扰,人们就放心了,人民就放心了。因为不偏不倚,从不徇私,所以深受百姓喜爱。

文化素养

王应楼是徽州著名的文史专家。他对文史、书法、古典诗词、对联、谜语、民歌、儿歌乃至徽州民间婚丧哭嫁词都有收集、整理和研究,尤其是对魏晋时期的研究,造诣很深,知识面很广。书法上,先学褚遂良,后学北宋黄庭坚,再学北碑。他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涉猎了160多所学校。其中,王应楼的《山谷体》获得了黄庭坚的最高赞誉,被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麦誉为“今日之谷”。麦还为自己的书写了后记:“倒影楼中的楚,美而浑厚,刚柔并济,深受观众喜爱,需要数万台复印机。”他的骈文精美,感情丰富。而且他的诗精妙绝伦,才华横溢,七律诗也颇有韵味。

王应楼之子、著名书法家王夏君曾这样评价他的父亲:“公少志,好学苦读,为人正直,不在乎达官贵人,执政时常批判行政,所以执政开罪自己,甚至一生坎坷。虽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不在乎贫穷,却也失了所学。”

编年史

★罕见的“神童”美誉

王应楼从小就聪明有天赋。3岁就能背《三字经》《百家姓》等书。他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春联了。那时候,他的邻居和亲戚的春联大多来自他。12岁时,叔父带他去见堂兄、秀才胡,以考其学。胡问学到了什么,他的回答滔滔不绝。胡大为惊异,称他为“神童”,于是王应楼参加了童子试。但因为年龄太小,被考试大会的敬礼吓到了。王应楼不仅后悔上了考场,后来还病倒了。随后,科举制度被废除,王应楼进入徽州中学。每到暑假,我就拎着一车书去白鹤峰避暑。在学校里,它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当时受到了张友仁和其他老师的赞赏。

★吴道荣大师和张翟伟

王应楼曾拜前清举人吴道荣为师,学习文学和诗歌。吴道荣担任广州某报总编辑时,王应楼经常投稿。后来,他见了面,谈得很好。当时,吴道荣大约60岁的时候,在广东的诗歌散文界颇有名气。他问王英楼愿不愿意跟老师学。王应楼欣然同意,立即向老师学习。此后,王应楼经常投稿让老师指正,文学造诣受益匪浅,师生关系融洽。随后,80岁的吴道荣还向王应楼赠送了一幅对联“二十四圣贤聚山,三百零六日大事难逢”。

王应楼也研究前朝诗歌,并介绍给张先生。张曾手书《袁媛曲》赠他。

★追随孙中山

1905年,辛亥革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在惠州策划武装起义。1907年8月,孙中山派同盟会成员郭公到惠州,在惠州中学工作,进行革命宣传。郭公的到来,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改革的愿望。王应楼也是其中之一。1908年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

王应楼为人刚正不阿,对孙中山先生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当时赵也就任35军总司令时,曾三次到王应楼寓所请他做总司令部秘书长。虽然此时王应楼失业,没有经济收入,但他的来访被王应楼拒绝,因为赵也反对孙中山的革命。

★妙笔讽刺权贵

1935年,陈第一军总司令部在招聘秘书,有100多名候选人。王英楼也参加了。一天,国立大学的关教授来到王家做客。他们一见面就大声祝贺王应楼。“恭喜你,君高中拿了冠军,可我只有27只耳朵。”那天,各大报纸都把王英楼列为考试第一名。但王应楼去报到时,却被宣布获得第二名,而第一名空缺。原来,在这份卷子里,王应楼写了一首《在越秀山抒怀》的诗,暗中劝陈把团结抗日放在第一位,不要杀人,于是得罪了陈,得到了明德分局局长的职位。次年,王应楼因不满陈的所作所为,借机隐退。

据邻居黄定国先生回忆,1941年5月,日军从樟木头、石龙入侵惠州,而广东第四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Kelvin Chen、惠阳县县长黄培伦早已逃之夭夭。日军进城后大肆烧杀抢掠,金代街、后所街一带焦土满目,尸横遍野。人们大声喊叫。但“家长”陈专员和黄县长仍不敢回惠主持大局。此时,王应楼正带着家人避难回来。看到惨状,他很生气,于是把书抄了一份贴在惠州行政督察署门口。廉曰:“敌退三日,何处寻县令?百姓都回来几天了,还没办法找专员。”

★为民愤而辞职

从文化界的李其清、江、,到政界的廖、叶挺、邓,徽州人似乎都继承了不与权贵打交道的人文精神,王应楼也不例外。

王英楼早年与刘炳刚相熟。后来刘炳刚被任命为南山管理局局长,并请王英楼当秘书(二把手)。王应楼因旧情,随刘炳刚(任县长)到惠阳县当秘书。此时日本撤出惠州,满目疮痍,一切已成废墟。然而,县长刘炳刚并没有带领人们重建家园。相反,他变本加厉地杀害人民。

日本撤退后,街上有日军炸的汽车炮弹。市民张功友买零件组装汽车,试图维持惠州与屏山之间的交通,并向刘炳刚举报,但未获县长批准上街。于是,张功友试着把车开上了路。没想到,他马上被警察抓住,查扣了车,卖了零件。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王应楼多次为民求情,甚至做鬼脸,据理力争,都得不到答案,于是愤然辞职。

★教书育人

除了追随孙中山革命,王应楼更多时候是一个知识分子和教育家。早年在广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惠阳县中学、萍萍中学、惠州省立第三中学任教,晚年担任惠州华侨中学校长。主要教古典文史。据王夏君回忆,王英楼从来不带课本来教,一句一句地读课文。分数还不错,教室内外挤了那么多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还是不满意,还有很多期待。

据王英楼侄子王师回忆,1948寒暑假期间,王英楼应学生要求在家上课。王应楼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认为,语文和英语是基础,即使有些学生以后无条件继续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发展还是有用的。于是,他邀请了自己的老朋友,当时在广州的英语大师胡·先生一同授课,专修中英文课,开了教育之先河。

抗战胜利后,王应楼在徽州县中学任教,直至解放。由于* * *党实行知识分子政策,王应楼被任命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惠州华侨中学校长,后被选为省人大代表和CPPCC委员。抗美援朝期间,王应楼还写了《纸老虎》、《解放台湾省》等诗,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

旧地故居

★故居已建地委宿舍。

据王师对王英楼侄子的回忆,王家从河南岸搬到楼下的大菜园里住。前几天,记者去了大菜园,在小路上转悠,周围都是一些不老不新的建筑。因为第九小学在这里,所以到处都是杂货店,卖零食或者学习用品。只有一段石板路能依稀看到这里过去的岁月。

走到楼下的大菜园,记者看到只有几间老旧的平房隐藏在周围的高楼大厦中。记者期望能找到王家的蛛丝马迹,但在大菜园里住了60年的黄定国先生告诉记者,“没有,你看到的老房子都没了。”王师还说,后来这所房子成了地委宿舍。记者看到的地委宿舍是高层建筑,不再是矮平房。

★白鹤峰

白鹤峰是大文豪苏轼在徽州期间的居所之一,也是少年王应楼读书着迷的地方。每年暑假,王应楼都会挑一车书在白鹤峰谭公庙看,一本是消夏的,一本是那里清静的地方,适合读书。现在这是惠州卫生学校的校址。除了苏东坡挖的井和东坡亭,你找不到谭公庙。当地文史专家何志成先生也证实,谭公庙早已不复存在。然而,白鹤峰,躲在幽深的巷子里,依旧安静。难怪苏轼和后来的王应楼都选择在这里生活学习。

★华侨中学

华侨中学是王英楼解放后工作过的地方。据学校办公室余老师介绍,华侨中学由王英楼、彭东海、俞道元等人于1957年创办,前身为汇鑫中学。学校位于桥西西边,几经搬迁,是私立的。王英楼从1957到1958任该校校长。当时初中4个班,附小3个班,学生近400人。现在学校搬到桥东大道,24个班,近1.600学生。因为学校几经搬迁,很难找到当年王英楼工作的痕迹。

轶事记录

★和狗狗的“知道”心有联系

王英楼有一只名叫“智”的狗。“知道”是“中外合资”的血统,留着黄褐色的长发,身材挺拔,体态婀娜,真的有点外国女孩的风韵。

“知道”很忠于职守,他在家的时候王英楼总是陪在他身边。它昂着脖子,伸着舌头,竖起耳朵,像一个等待将军命令的士兵一样立正。王应楼的书法一时名声大噪,许多名人都来求教墨宝。特别是写店名的时候,字体大。王应楼剪方块需要纸,地上经常堆满了纸。“知道了”来回巡视,免得别人打扰。有时候风一吹,就把刚刚写在地上的字弄混了。“知道”会很生气,会吠叫。

“认识”和王英楼感情很深,似乎还和他有联系。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知道”总能敏锐地察觉,提前在门口等着接主人。然而,王英楼无论是去城里喝茶还是在朋友的晚宴上,都不忘带回来肉和骨头作为“知道”的礼物。

★在罕见的洪水中丢失了手稿

由于经济困难,王英楼卖掉了自家楼下的房子,在大菜园附近租了一间旧茅屋。据我侄子王师回忆,房间很小,除了堆满了书,父子二人只能挤在一起。但有书为伴,王英楼总能找到一丝乐趣和自慰。这些书除了古代经典和历史的子集外,都是他多年来写的未发表的手稿、手稿和书法原作。这是王英楼一生的心血,比他的命还重要。

1959年夏天,一场多年不遇的洪水把整个大菜园街区变成了泽国。破棚屋再也经不起洪水和雨水,倒塌了。父子俩转向高处暂时躲避它的伤害,而那本饱含他们一生心血的书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冲入水中。据王师回忆,“从那以后,舅舅总是不开心,有时还会流泪。”

★餐厅竞猜邀请朋友“免费吃饭”

王应楼是猜谜语的高手,被誉为“谜圣”。20世纪30年代,广州大三元酒楼为了招揽生意,推出了“有奖猜谜”。餐馆周围挂着五颜六色的谜语。如果你猜对一个,你会得到两个银元。如果你不兑现,你可以付饭钱。很快,餐馆里就在举行婚礼了,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猜出谜语中的银元,但老板的问题非常棘手,很少有人能猜出来。

很快,王英楼就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天,他邀请几个朋友去餐馆,点了一桌子菜。朋友知道王英楼没有钱,要猜灯谜中奖。他甚至不敢用筷子。不知道,王英楼只看了一眼对面的谜语,就摘下来拿到柜台上。他很快就回来了,笑着说:“中了,两块四块银元,够吃了。”

以后,王英楼经常请朋友吃饭猜谜语,但每次只解了两个谜题,也就够买单了。但酒店还是请不起,老板赶紧准备好酒席,请王英楼吃饭,求他手下留情。而王应楼也同意了,再也不去猜谜语了。

★在日军轰炸下依然凉爽。

侵华日军践踏惠州时,经常有飞机轰炸,人民非常惊恐。一天,12日敌机大规模轰炸惠州地区。紧急警报响起时,王应楼安排县政府工作人员撤离,但他一个人留了下来。其间无聊,便去县城后堂写作。一行字还没写,敌机就大惊小怪了。更有甚者,其中一架敌机的炸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了县衙前堂,后堂也被震得厉害,灰尘落了一地。王应楼一脸自然若无其事,拂去纸上的灰尘,继续写。这时,县政府的一个厨师没有及时离开,正准备仓皇出逃。他看到王英楼在后厅平静地写着。厨师一看,说:“秘座不走,我为什么要避?”我回到厨房做饭。直到敌机离去,县官们才陆续回来。当他们看到王应楼摆姿势写字时,都惊叹不已,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