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承担了什么职能?
在历代苏州县志中,有专章“科迪表”或“选”记载进士。但地方志的记载都有明显的错误,更何况隋唐宋元时期的学者,因为年代久远,缺乏足够的佐证文献。总的来说,明清进士信息的可靠性高于唐宋元进士。
从士子总数来看,苏州仅隋代产生1人,唐代65人(不限士子),宋代633人(不包括专名、学诗等科目),元代6人,明代894人(以籍贯统计),清代836人(包括太仓直隶)。从士子功名排名来看,苏州产生了唐代状元(士)9名,南宋状元4名(含1名专名,不含3名武状元),明代状元7名(不含1名武状元),清代状元29名(不含1名武状元)。
首先,从纵向比较来看,唐代至清代的进士录取难度不同,因此在评价苏州士人争夺进士功名的表现时,需要综合考虑。唐代每科38人,包括进士、明静、秀才。宋代每科招生932人。元代有75人;明朝有276人;清朝有239人。另一方面,苏州进士成功入榜的平均人数为0。唐代的24个,5个。宋朝36,0。元代38,明代65,438+00.04,清代7.46。
如果把后一项数据与前一项数据的比例视为竞争力的体现,那么从唐代到清代苏州进士的科举竞争力为0。0063, 0.0058, 0.0051,0.0364和0。0312依次。这组数据提醒我们,相对于唐宋元,明清苏州士人的竞争力提升了数倍。
其次,就横向比较而言。
范曾统计过明清江南文人的数量。整体来看,明清苏州士人对于士名的竞争力在江南首屈一指,大幅领先于常州、杭州。同时我们需要知道,从明朝到清朝,苏州士人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优势在江南其实是减少的,松江府和江宁府也是如此。清代杭州科举竞争力超过苏州,湖州上升趋势明显。尽管如此,苏州进士始终牢牢占据着江南八省科举竞争力的第一梯队位置。
再者,作为衡量科举竞争力的两个指标,明代苏州状元的总数和相对比例都高于清代,但清代苏州状元的数量比明代多21,于是似乎出现了这样的反差,即在总数和比例下降的同时,出现了苏州状元的诞生高峰。明清苏州的进士总数和状元人数有什么统计意义?负相关?它启示我们要认识到,科举竞争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关联的过程。
这种?对比?其实并不存在。虽然从整体上看,清代的进士总数少于明代,但从清初到乾隆时期,包括苏州在内的江南地区的进士比例处于整个科举时代的顶峰。所以总量优于前者,状元辈出,恰恰印证了苏州士人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优势发生了从量到质的转变。另一方面,质量优势的产生和维持需要以数量优势为基础。
据范统计,江南士子总数始于16世纪下半叶,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稳步增长,在18世纪前后的半个世纪达到历史高峰,随后从19世纪开始持续下降至最低点。苏州士人在科举考试中竞争力的兴衰与这一过程相一致。清代苏州29位状元的分布极不均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诞生19名状元。相对于19世纪总共8位状元,苏州状元的高峰期是17世纪中后期到150世纪。
最后,苏州士人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力在地域和阶层分布上明显不平衡。明清时期,士子越来越集中于吴县、常州县、常熟县的少数名门,这与整个江南士子的分布集中于郭芙县的雅族的趋势是一致的。
明代苏州府进士人数多为吴县、常州、常熟、昆山,从170?200人中,太仓和吴江也超过100人,嘉定县超过70人,崇明最末,只有4人。清代郭所辖的吴县、常州、元和三县,距离明代紧随其后的常熟县近一倍。至于昆山县,在明代曾是江南士子榜的第五雄县,但在清代被钱塘、仁和、贵安超越,所以不能排在江南士子最多的10县之列。
明清时期,苏州诗鬼、吴江石页、常熟瞿氏、翁氏和时迁、昆山徐氏、常州师鹏、太仓王石、吴县吴氏、潘氏都是科举不断的皇族。苏州进士往往集中在这些科举竞争超级激烈的大家族,包括爷爷奶奶,儿子,叔伯,兄弟丁家。
如明代太仓王,王希爵父子恒顺为次子,其弟丁爵亦为中考第五。另一个例子是彭在长洲的家。自顺治十六年彭龙考中状元,其子彭定康为康熙十五年状元,侄儿彭宁秋为康熙二十一年探花。彭定康的孙子彭其凤也在雍正五年夺冠。更神奇的是,彭其凤的后代中出现了8位学者。清代长洲彭氏先后出了2个状元,1花探,14进士。
苏州科举的兴衰不仅反映了江南科举变迁的历史,也是观察选举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互动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样本。如前所述,苏州科举在经历了隋唐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之后,在明清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康雍统治时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进入了一个衰落期,直至清末科举制度的终结。那么,明清苏州士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超强竞争力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充足的考生和稳定的经费保障是科举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苏州是明清时期中国领先的工商业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向苏州聚集,为科举考试提供了稳定而庞大的考生来源。更为关键的是,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不仅培养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富豪家庭,也让从外地起家的普通小家庭受益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致富机会,从而获得了培养子女应试所需的财力。
苏州人口密集,教育发达,考生数量多。自宋代以来,科举考生的主要来源是中央到地方官学的学生。因为国子监的学生主要来自地方官学,所以福州郡学的学生规模大致可以反映出这一地区科举考生的来源。明代中期著名的苏州学者文徵明提到,在郑德晚期?总之,江苏省巴州县大概有500人。三年进贡,不到二十;乡试之后,不如三十。
有几千五百人,花了三年时间才过了龚克道,却只有50人入选?。据万历年间南京国子监祭酒仪式郭正域观察,虽然抚州县学的学生人数是有等级的,但各地差异很大。今天去政府、州、县学习。学生人数最多的是1000到2000人,最少的是7800到800人。如果200到300人下去,那这个县就穷了?。可见苏州在明代已经是科举考生的一大生源。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的数据来验证,明朝有178名进士原籍苏州,却是外地的中国人。这一大批派往苏州的进士,可以说是苏州科举生源质量的又一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