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一下1898年的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成功和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简单来说:
1.光绪皇帝和几个士子的激进变革,得罪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整个上层社会,科举的废除阻挡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升迁。另一方面,日本正在稳步改革
2.戊戌变法和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是外国人破坏的,日本的改革是外国人支持的。
以上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最重要的。下面我来仔细说说我的理由:
至于有些人说失败是由于“主观上,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有软弱和妥协。客观地说,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受阻。”这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日本和清朝的主客观因素也有这个问题。日本封建反动势力的抵抗甚至比中国还要强大。比如日本维新后,九州封建势力对新政权发动武装进攻。
1895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应运而生。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武德的改革运动是被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中国进步的克星。但事实并非如此。老佛爷如何能对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无动于衷?据费行健《慈禧太后传》记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就对光绪皇帝说:“变法是一种野心。同治初年,曾国藩应邀留学,子女被送去造船、造机器,以求富强。”“能富强就自己干,我内部不搞。”光绪皇帝一直害怕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在真情流露,情绪低落的时候,在几个文人的簇拥下,大胆行动,希望在一周内完成千年的任务。欲速则不达,却适得其反,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倡导的激进变革,对整个社会结构造成了强烈的震动,使现有社会中许多有利益的社会团体和政治势力感到了威胁。戊戌变法期间,有110多条诏令,令人目不暇接。当地官员怨声载道。光绪皇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科举制度的废八股改革,也引起了一大群士人的普遍恐慌。
几个文人的所作所为会导致清朝的覆灭,慈禧太后不得不出来稳定政局,吞下“血腥政变”的恶果。在对待戊戌变法的问题上,慈禧太后功过参半。如果慈禧太后当时真的要像武则天一样有野心,为什么慈禧太后后来没有当上皇帝?由于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丑得不能再丑了。
慈禧太后支持改革,她亲自领导的这项新政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国内外积弊很深,我们不得不根据时代做出努力进行整顿。还有流氓,偷法,在搅乱。该行业已受到严厉惩罚,以遏制交叉流动。凡是政治上关系国计民生的,新老都要实行第二次,绝不能因噎废食。”但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并不具备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识和素养。她没有主动吸收新知识,所以在很多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比如认为修铁路会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和马拉(但这不能完全是她的错,那个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这样)。她的无知影响了她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成就。更重要的是,由于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限制,她对形势的严峻性、改革的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统筹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调整政策。新政实施后,仍然犯了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的轻率错误。日本的改革用了20年才完成,慈禧太后用了8年。因为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权力分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护路运动。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腐败,而是因为自身的改革大跃进。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差不多。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来看。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年的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殖民征服的高潮还没有开始。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对象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中国。此外,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日本改革派本身更注重外交斗争的策略,极力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中国人民* *和戊戌变法到了19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基本瓜分了世界。中国成为列强在东方争夺的“唯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从未希望中国成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运动十分不利。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世界的资源有限。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评价他们的侵略是好是坏并不重要。西方大力支持日本改革,对清末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正是为了让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永远不要醒来。因此,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西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压制是从东西方的第一次碰撞开始的,西方压制中国的政策现在还在继续,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继续。西方对中国的打压,与中国姓冯、姓子、姓社无关。而日本国土面积小,无论怎么发展都不会对西方构成严重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明治维新以来西方一直得到西方的支持,有一个强大的日本控制着中国的发展。
洋务运动
1840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接连不断的外患内忧使清政府和一批知识分子逐渐醒悟到需要变革以壮大自己。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开始进行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自强”,提高生产技术。各地引进外国新技术,办矿办厂,修建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员;军事上,还建立了远东最大的北洋海军。1894年至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人民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单靠经济洋务运动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落后。然后出现了一种声音,要求政治改革,要求从更基础的层面改革,包括政治体制。
科举考生联名上书皇帝
改革运动始于1895北京的一次公交车请愿。当时人们聚集在北京的十八省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了中国在《马关条约》中割去台湾省和辽东,向日本赔款两万两千的消息。一时间,人群激动起来。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上皇百万字书》,提出拒绝和平、迁都变法的主张,得到千余人联署。五月二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数千市民,聚集在都察院前,要求代奏。因外省举人乘御车进京,故该事件又被称为公车上书。公交车上的写作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的实质性的后果,但却形成了市民问政的氛围,进而催生了各种讨论组。其中以康、梁发起的顽固派势力最大,一度得到皇帝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官的支持。
改革开始了
1897年底,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遇害。德国乘机占领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占领旅顺大连,法国占领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占领山东威海,要求扩张九龙新界。烈显意图瓜分刚刚被日本打败的中华民国,在朝鲜再次敲响警钟。
虽然光绪皇帝在1887年十七岁名义上是亲政府的,但实权还是在慈禧太后手里。面对肢解的危险,1898年(戊戌变法那年),慈禧太后同意光绪改革国事。11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了《定国圣旨》,表明了改变制度的决心,这也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调他为张静行走,担任变法的智囊。后来,谭嗣同、杨锐、徐琳、刘光第等人被用来辅助变法。
新政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冗员,废除八股,开办学校,训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其最终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了康有为本人关于日本变法和俄国彼得变法的著作,以及提摩西·理查德翻译的《太西新史》等关于各国改革的书籍。变法的时候我就想推荐,以至于特别把模式当做明治维新的改革。
1898年政变
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原部长们的抵制。尤其是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领袖。16年9月,光绪皇帝召见指挥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试后升任侍郎。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出征英俄,力劝袁速回天津。据袁世凯日记记载,谭嗣同后来在18年9月的夜晚,到袁世凯的住处拜访,透露皇帝希望袁世凯能起兵勤政,以杀荣禄,包围慈禧太后居住的颐和园。两天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向荣禄报告了谭嗣同的计划。19年9月,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她来朝,宣布戒严,停火车。也就是说,光绪皇帝被下狱,新政被废除,维新派被搜刮。那是一场1898年的政变,仅仅结束了103天的改革。维新派中,康有为离京早,梁启超逃往日本大使馆。被逮捕的还有谭嗣同、杨锐、、刘光第、和康,他们被称为“戊戌六君子”。9月28日在食品市场有6人被斩首。许志静被判无期徒刑;张发配新疆。所有的新政策,除了史静大学堂,都被废除了。
政治改革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改革运动从一开始就没有成功的希望。除了光绪皇帝缺乏推行改革的权力和威望外,维新派(尤其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略了解,也注定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