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四中学费

“二哥考上大学了!”1977年的一天,15岁的二姐拿着二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气喘吁吁地跑回家。

这个时候,家里就像一锅粥,邻居们听到信,看着,祝贺一个个泥屋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争相相互转告,像过年一样热闹。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全国,得到消息的二哥百感交集,彻夜难眠。他三夜没合眼,高兴得睡不着觉。

我二哥很荣幸考上了大学,他是我们村解放以来唯一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是我们村的一颗明珠,也是年轻人奋斗的榜样,他的父母在邻居面前也特别有面子。

我二哥比我大10岁。毕业后分配到国营461厂,先后担任财务部副主任、会计、高级会计师。

因为工作出色,2000年调任地区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会计师、财务审计部长,是武汉市江夏区人大代表。

他的传奇经历一度成为农村的美谈。

二哥出生于6月,1958。他头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就是我。

有7个姐妹,加上我的父母和奶奶,一个10的大家庭。

人民公社的年代,农村家庭条件拮据。我大哥17岁的时候去当铁道兵了,他爸在一家陶器厂做窑工,家里的生活勉强够用。

我二哥学习很努力,能吃苦。我的很多姐妹家里都很穷。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了。毫不夸张地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家离陶瓷厂有两英里远。每当学校周六放假,我二哥就赶回家,拿起窑筐,把陶厂的残陶拣起来,带回家修补。星期天,他半夜去县城的街上捡回来卖。一个东西他能赚几毛钱,偶尔也能赚个一两块钱。当时在一个大集体里,一个10分的劳动力一天只值几分钱。

姐姐嫁到了县城的农村。我们家只要有人上街,就住在大姐家。晚上睡觉时,大姐看到二哥起水泡的脚,心疼得流泪。你要知道二哥才15岁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为了学习文化知识,二哥吃了不少苦。

1975年,二哥17岁读完高中,王寨四中毕业。文革期间,他只上了两年高中,回到生产队当了班长会计。没有高考的时候,是根正洪妙推荐的工农兵上大学。

我二哥写得很好。他经常给地方报纸和县广播电台投稿。他从不忘记在业余时间读书。他经常在六月的三伏天不知疲倦地读书。不知道他手背上是不是爬满了蚊子。这样的日日夜夜,我不知道过了多少。上帝帮助等待的人。

1977年,我二哥19岁的时候,中国人民推翻了四人帮,恢复了高考制度。二哥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土桥管理区900多人参加高考,录取11人,我二哥就是其中之一。以超过录取分数线50分的成绩被湖南会计学校录取。

不要小看它是中专。1977年考中专有多难。以我们家乡黄冈师范学院为例。大多数人都很匆忙。有些人不知道复读了多少年才被录取。黄冈师范学院毕业后,都成为了当地县市一中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1977期间,全国高考有450万人参加,录取25万人,录取率4.7%。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大队一片哗然,喜庆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乡。

开学那天,全村人都把二哥送到村口。一阵鞭炮声响起后,村民们目送着二哥的背影,踏上了求学的征程。

看着二哥的背影,我看到妈妈用围裙擦着眼泪。我的母亲很高兴,而不是悲伤。我当时才9岁,上小学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