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变化

三个表面变化

单位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明白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了解温度、水、风、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地表变化的影响;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过程,知道卵石的形成过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试画一幅山地地形图,体会符号语言的精妙及其丰富的科学内涵。通过水滴和水流对表面的影响、温度和水对岩石的影响、岩石的研磨作用等实验,我们体验了用简单的工具定量测量物体、收集数据、做简单记录的科研过程,认识到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在实验和讨论的过程中,要锻炼自己细致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尽量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考虑对同一现象给出不同的解释。

3.你可以从各种地表形态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通过研究自然因素对表面的影响,形成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验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部件结构

关于项目主要活动的建议

1.各种表面形态1。了解表面形态和代表它们的地形图。

2.画一张山的表面形态的平面图。

3.收集能改变表面形态的东西的信息,贴在老师的信息发布栏里。

2个课时

2.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1。研究水滴的力量。

2.研究水流的作用

*3.以减轻水以外的自然因素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4.研究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力量。

2个课时

3.卵石的形成1。猜测卵石形成的原因。

2.研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3.研究水对岩石的影响

4.研究石头是如何变成椭圆形的。

2个课时

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1。了解运河挖掘对地表的影响。

2.了解梯田和水库对地表的影响。

3.城市化对地表的影响

2个课时

1.各种表面形态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知道地形图中表示地表形态的符号。

2.试画一幅山地地形图,体会符号语言的精妙及其丰富的科学内涵。

3.你可以从各种地表形态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内容设计

这节课安排了三个教学活动。首先是认识各种表面形式和符号来表达,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然后,通过手绘山地地形图的活动,我体会到了符号语言的精妙及其丰富的科学内涵。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地表形态多样性的原因,收集整理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交流分析,找出改变地表形态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活动1:中国地形图

活动2:粘土或橡皮泥、水槽、蓝墨水、硬塑料薄膜、水彩笔。

活动3:卡片纸

活动1。理解表面形态和代表它们的地形图。

内容描述

教材由两套插图组成:第一套是各种地貌的物理图——平原、山脉、峡谷、海洋、丘陵和盆地等。,第二组是地图上相应的表示。希望学生在观察和理解实物地图的基础上,先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再进一步了解这些表面形态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现出来的,从而增强读图能力。

地表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平原、山地和高原。

平原是由平坦或稍有起伏的低地形组成的一种地表形态。平原经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和大陆内部。沿着海岸线的平原叫沿海平原,远离海岸线的叫内陆平原。

山地是一种高海高地势的地表形态。这座山是山脉的一部分。山脉在形状、结构和年龄上密切相关。山基面积至少有几平方公里,但其顶峰却汇聚于一点。山区常有陡坡。

海拔高,地面起伏小的地表形态称为高原。高原的顶部很少平坦。

教学建议

知道各种表面形态。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表面形貌的认识,了解学生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然后用课本上的插图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各种典型的地表形态,描述各种地貌的主要特征。

了解地形图。

通过最后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形状是起伏的。那么,如何在一张平面纸上表现出这种变化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地形,然后出示标准地形图让学生识别并坐对位置,完成教材第41页的活动。最后建议展示《中国地形图》,一方面复习代表各种地貌的符号,另一方面通过看地形图了解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增强对中国疆域的认识和理解,锻炼读图能力。

活动2。画一张山的表面形态的平面图。

内容描述

这是一个“动手”活动。本文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做中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模拟山地地形图绘制的活动中感受到符号语言的精妙及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如“等高线”及其密度所代表的科学意义。

教学建议

准备好粘土或橡皮泥、水槽、蓝墨水、硬塑料薄膜、水彩笔等可移动的材料。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42页的插图和文字说明,熟悉活动流程。在小组活动前,教师自己或请一组学生向全班演示操作过程。

学生分组模拟并绘制山体表面形态平面图。

4.将山丘模型与自己绘制的地形图进行对比,分析平面图传达的各种信息。如教科书所言:哪里是陡坡?缓坡在哪里?最高点在哪里?

*5.进一步研究:搜索资料,了解其他地形图的画法和科学道理。

活动3。收集能改变表面形态的东西的信息,贴在老师的信息发布栏里。

内容描述

这是第1课和第2课之间的过渡活动。是引导学生在了解各种表面形态后,思考表面形态多样性的原因。

教材插图建议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发布栏的活动形式。信息发布栏中的插图暗示了两种改变地表形态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教学建议

因为缺少内容,所以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类。建议老师提前安排学生搜索资料,要求学生以文字记录或画草图的形式整理资料。在课堂上,他们只交流分析材料,放在活动1和活动2之后,时间很短。三个活动* * *一起组成一个80分钟的教学单元(即连续安排两节课)。

在数据分析的教学中,建议老师准备一些小卡片,从学生的发言中提取火山、河流、风、植物、建筑、水库等词语,写在卡片上,然后放在实物投影上或者用小磁贴贴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分类。

2.自然因素在地表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水、风、生物等自然力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要明白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通过完成水滴和水流对表面影响的两个实验,体验了用简单的工具定量测量物体、收集数据、做简单记录的科研过程,认识到建立模型是一种有效的科研方式。在实验和讨论的过程中,要锻炼我们细致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研究自然因素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可以形成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内容设计

围绕“自然因素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这节课由四个活动组成。活动1和2研究水对表面形态的影响。活动1研究水滴的作用力,模拟垂直下落的雨水对地表的冲击。活动2研究水流的作用,通过实验模拟水面(可以理解为河流)的水流在不同情境——高山、平原、峡谷、草原的表面上的影响。活动3和4是可选内容,进一步缓解了水以外的其他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中,教材重点介绍了风和生物对地表的影响。

教学准备

活动1: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

活动二:托盘、沙子、石子、草皮(可用草绳碎片、泥沙代替)、水、喷壶。

活动三:风化侵蚀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图片,如风蚀柱、风蚀蘑菇、峡谷(长江三峡)、流水侵蚀形成的洞穴等。

*活动四:1纸杯,30ml熟石膏,15ml自来水,3颗芸豆,木棒,1纸巾。

活动1。研究水滴的力量

内容描述

这个实验是模拟自然界的降水对表面形貌的影响。关键是调整水滴下落的高度,通过面粉飞溅范围的变化来感受水滴下落力量的变化。在实验室条件下,水滴的下落高度远低于自然界中雨滴的下落高度,因此推断雨水对地表的强烈冲击会持续很长时间,形成“滴水穿石”等改变地貌的现象。

教学建议

1,视察校园。老师们上课前仔细检查校园环境,看是否存在“滴水穿石”的现象。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果校园里出现类似“滴水穿石”的现象,带学生去现场观察,质疑:“这个坑(或洞、洞)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没有适合校园教学的材料,就用教材44页的插图来引起怀疑。

3.学生分组完成水滴-面粉实验。为了追求实验的严谨性,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水滴的大小要尽量保持恒定;②每次实验要记录两个数据:水滴的高度和面粉飞溅的直径。

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冲击力越大。

推断雨是很厉害的,科学解释了“滴水穿石”的现象。

活动2。研究水流的作用

内容描述

学生们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知道“水有力量”。那么这种力量是如何在流经地表的河流中表现出来的呢?

流水的侵蚀很厉害,也很常见。流动的水体冲击力大。一方面冲刷、侵蚀地表岩石,另一方面又可以用碎屑摩擦岩石,破坏岩石。大约90%的全球陆地表面受到流水侵蚀的影响。山谷和河流被流水冲刷,使山谷和河床变深变宽。大河在山区,水流湍急,动能大,能把山切割成峡谷。比如中国著名的长江三峡,金沙江虎跳峡,黄河三门峡,都是河流切割而成。斜坡上的水流冲刷着整个斜坡,使其趋于破碎。比如中国的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厚实,植被破坏严重,高原地表被流水侵蚀,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尤其是河流,是陆地上最重要的交通动力。运输物质的来源是流水侵蚀的产物。流水的承载能力与流速有关:流速大,承载能力大;流量小,载流量小。在相同的流速下,粗的和重的碎屑物质被输送得更近,而细的和小的碎屑物质被输送得更远。因此,在流水搬运过程中,岩石碎屑有明显的分异,即碎屑沿搬运方向逐渐变小。另外,在流水搬运的过程中,碎屑物质还在相互碰撞、摩擦,失去了磨圆棱角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磨圆。圆润的程度与运输的距离有关。一般来说,搬运距离越长,圆度越好。由于分化和圆整,河流输送的碎屑大小和圆整程度在不同河段有明显差异。河流上游的碎屑物质较粗,磨圆度较差,多为棱角状砾石;河流中下游的碎屑颗粒较小,圆度较好,多为圆形或亚圆形的卵石和沉积物。流水的输送方式往往多种多样,如移位、悬浮、溶解等。它的处理能力是惊人的。每年从大陆向海洋输送的沉积物约为2.2*1011t,向海洋输送的溶解物质约为2.73*109t。

岩石风化和侵蚀的产物,在外力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因素,可导致物质逐渐沉积,称为沉积作用。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形成砾石、沙子、淤泥、粘土等不同粒径的沉积物。流水携带泥沙时,由于流速降低,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多种多样的沉积地貌。一般来说,在河流上游,流速大,动能也大,冲刷强,淤积弱。中下游沉积作用较强,常形成冲击平原。

课本上展示的是用沙砾在托盘上堆起土丘、平原、峡谷、草原等形状,用喷壶洒水,观察草皮、沙砾、水的运动和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湿润,否则不利于建模,喷出的水也会被沙子吸收,不会形成“水流”。

教学建议

1,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果可能的话,建议老师在实验活动前收集一些河流流动的图像给学生看,让他们对水流的力量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2.结合影像资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启发学生思考:雨水和融雪在汇集和流动的过程中,会对地表产生什么影响?

3.模拟水流实验。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出山脉、平原、峡谷、草原等各种形状?

(2)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喷水的高度和水流的大小必须一致)

(3)提示学生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4)学生分组实验。

4.通过交流和讨论,得出水流可以产生冲刷、搬运和沉积,改变地表形态的结论。

5.结合现实生活中水流造就的地貌,如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进一步了解水的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

*活动3。以减轻水以外的自然因素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内容描述

这是可选内容。包括地下河、沙尘暴和生物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河水和地下水对岩石有化学侵蚀作用。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解冲刷,会形成溶洞、地下河等奇特的喀斯特地形。比如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就有很多地貌。

在中国西部干旱地区,风蚀占主导地位。风可以吹起地表的岩屑和沙粒,并携带沙粒和岩屑磨蚀岩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被磨损和破坏。尤其是沙漠地区,地表疏松,风力大,风蚀更加明显。

地表岩石在生物活动影响下的破坏称为生物风化。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碎,如植物根系的穿透和挤压,动物对岩石的穿孔和搬运等。另一方面,岩石发生化学分解,比如植物根系可以分泌有机酸或者吸收岩石中的一些成分,导致岩石被破坏。生物风化也在土壤形成中发挥作用。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与岩石碎片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物被称为土壤。

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主要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它们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过程,形成了地球表面的磨损和重建的循环。

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讨论地下河对地貌的影响,了解水的化学侵蚀。如果班级允许,你可以做一个小实验。

2.了解风蚀。借助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风沙的侵蚀,如风蚀柱、蘑菇等。也可以联想到大风、沙尘暴等天气下人体皮肤的感觉。

3.了解生物风化。活动3主要通过图片进行初步了解,活动4会通过实验进行感知。

*活动4。研究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力量。

内容描述

这是活动3的延伸。因为可以独立形成一个教学活动,所以提取出来形成这节课的最后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看到种子发芽的力量会使石膏裂开,从而模拟自然界中植物对岩石的渗透和挤压。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将石膏放入纸杯中,加入15 ml水,用搅拌棒搅拌。

在杯子里放三颗豆子,让四分之一露出石膏面。

将纸巾对折,浸泡在水中,盖在石膏面上。

将纸杯放在不易被打扰的地方放置一周左右,每天取出纸巾,观察记录石膏表面的外观。

不时打湿纸巾,保持湿润。

教学建议

这个实验只有前三步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不需要太多时间。因此,老师要提醒学生在一周内随时给纸巾洒水,保持种子湿润,保证种子能够发芽。为了防止种子出现问题,建议实验中至少放3颗种子。

3.卵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温度、水等自然因素对岩石的影响;了解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过程,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完成温度和水对岩石的影响、岩石的研磨效果等实验,体验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模拟自然环境,探索事物变化原因的科研过程,是体验模拟实验的有效途径。在实验和讨论的过程中,要锻炼我们细致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对卵石成因的实验研究,形成了对地质科学研究的兴趣和重视论证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了实验研究的意义。

内容设计

这节课是通过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全面了解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按照提出问题、推测、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安排四个活动。

活动1首先通过文字给出一个问题:“河里的石头从上游到下游发生了什么?有什么规矩?”然后给出河流上、中、下游的图片,经过观察,推测“来源、演变过程以及哪些自然因素起了作用”。活动2和活动3分别进行了温度和水对岩石影响的实验研究。活动4是一个需要定量测量的实验,研究石头是如何变成椭圆形的,了解圆化效应。最后,通过对活动2、活动3、活动4的研究,得出结论:风化和侵蚀使岩石分解,滚进河道的岩石被水冲刷,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鹅卵石。

教学准备

活动1:反映河中石头变化的图片和照片。

活动二:镊子、酒精灯、冷水、1小石子(板岩、页岩或风化花岗岩)、风镜。

活动3:石膏、冰箱、水

活动四:80个小石灰石,4个同样大小的带盖塑料瓶(容积约500ml),300ml水,300ml醋,天平,毛巾或纸巾。

活动1。猜测卵石形成的原因。

内容描述

课本插图展示了河流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用简单的文字启发学生思考:河流中的鹅卵石从何而来?它们是如何变成椭圆形的?什么自然因素在鹅卵石的形成中起了作用?学完第二课“自然因素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后,学生要推测水的冲刷、搬运、沉积和生物风化的影响。

教学建议

1,学生参与备课。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有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教师一定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岩石自然形状的知识,可以动员他们收集自己在野外拍摄的有河流和岩石的照片,回忆图片中的景点是在河流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观察图片中岩石的形态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引导观察和比较。展示一组关于一条河流的照片(选择上、中、下游的典型图片),试着给学生排序,引导他们发现岩石形态的变化。

3.引发思考,做出推测。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组织学生对卵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推测,并记录在教材中预留的横线上。

活动2。研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内容描述

温度变化会使岩石膨胀和收缩。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岩石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匀,使得岩石表层热胀冷缩变化大,而内部变化小。久而久之,岩石被一层一层的剥离,破碎。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个问题,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实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教学中选择板岩、页岩或风化花岗岩进行实验,效果良好。

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观察:河流上游两岸的岩石有什么特点?有许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有些石头摇摇欲坠。)

2.小组实验:用镊子夹住一块小石头,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放入冷水中。重复几次,看看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岩石表面出现裂缝,甚至有碎片掉落下来。)

3.分析讨论:岩石表面为什么会出现裂缝?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膨胀收缩不均匀而开裂,就像冷玻璃被热水烫伤会爆裂一样。)

4.总结:和实验中的这块岩石一样,自然界中的岩石也经常受到冷热的影响。白天,岩石被太阳晒得很热;晚上,岩石又变得很冷;夏天,岩石很热,冬天,岩石变得很冷。时间长了,岩石各部分膨胀收缩不均匀,内部结构被破坏,产生裂缝。

活动3。研究水对岩石的影响。

内容描述

当温度下降时,岩石裂缝中的水变成冰,体积增大,从而对岩石裂缝的壁面施加压力,使裂缝扩大。当温度上升时,冰融化成水并向下渗透。这样不断冻结融化,最后岩石裂开破碎。

教学建议

这种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一是因为实验室一般没有冰箱,二是因为冷冻融化水需要很长时间,反复操作很难在40分钟内完成。因此,建议老师在课前自己做实验,最好用录像和摄影的方式记录自己做实验的过程,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操作过程,展示实验过程的影像资料和最终结果,建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做实验。

活动4。研究石头是如何变成椭圆形的。

内容描述

这个内容是按照猜想——实验的思路写的。实验材料可以是有明显棱角的石灰石碎片,也可以用碎砖代替。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由于水的冲刷、相互摩擦和碰撞,这些砾石块的棱角消失了,变成了表面光滑的近球形卵石。

实验的设计包括两个变量:摇动与否,水和醋的对比。是否摇动和摇动的强度实际上模拟了水流的强弱,水和醋的对比反映了水质对岩石破坏程度的影响。水流越快,对岩石的冲击越大,岩石之间的碰撞和摩擦越剧烈;水含有酸性物质,对岩石的侵蚀越厉害,损害越严重。这两个因素会加剧岩石变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两个变量的科学实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好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教学建议

1.猜一猜:河里的石头是怎么变成光滑的鹅卵石的?

2.小组实验:按照课本介绍的步骤进行。

学生过去没有学习过天平的用法,这里需要老师解释一下。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1)使用前将指针置零;(2)被称物体的质量不应超过最大范围;(3)天平有两个托盘,左边的一个放物体,右边的一个放重量,即左边的物体和右边的代码;(4)数据读取方法:添加重量和行走码的值。

老师最好在课前做实验,保证大部分石头晃动后变成圆形。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次称量岩石质量之前,岩石必须用纸巾或毛巾擦干。数据的准确性对实验结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

3.组织讨论:石头的棱角在哪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根据实验结果,河里的石头是怎么变成椭圆形的?

4.总结:河流在运输过程中,河水中的岩石被水冲刷,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鹅卵石。

5.综合各种因素,分析鹅卵石是如何形成的。(风化侵蚀使岩石分解,滚进河道的岩石被水冲刷,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鹅卵石。)

4.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挖运河、修梯田、修水库是人类的伟大创举;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这些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表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正负效应。

2.尽量辩证全面地分析问题,考虑对同一现象给出不同的解释。

3.认识到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从目前来看是有利的,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人类必须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使地表形态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变化。

内容设计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从人类出现到现在不过两三百万年,但人类已经大大改变了地表的形状。比如,在中国广阔的平原上,大部分地表都被人为改造成了农田、道路、房屋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

这节课由三个活动组成:1。了解挖渠对地表的影响。2.了解建造梯田和水库对地表的影响。3.城市化对地表的影响。运河、梯田、水库、城市建筑都是大型工程,是对地表形态最直接、最明显的改变。事实上,仍有一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很大影响,如开采矿产、从海上修路、绿化沙漠等。,但这些活动离学生生活很远,所以在教材中没有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增加这类相应的学习内容。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希望同学们认识到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或者说从目前来看是有利的,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比如中国的黄河流域,植被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被侵蚀。因此,人类必须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使地表形态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变化。

教学准备

活动1:关于运河的历史信息。

活动2:关于梯田和水库的历史信息。

活动3:你所居住的城市变迁的历史信息。

活动1。了解挖渠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穿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一千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商业、文化、服务等各行各业的繁荣。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是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交通要道。从1859挖至1869,全长175公里。它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大大缩短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程。与绕过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国家到印度洋要短5500-8009公里。缩短地中海国家到印度洋8000-10000公里;对于黑海沿岸,缩短12000公里,是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航道。

选取国内外最著名的两条运河作为教材。考虑到他们最具代表性,查找资料相对容易。希望同学们能了解运河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对改变地表形态的积极意义。

教学建议

1,资料收集:师生上课前寻找关于运河的图文资料。

分析讨论:渠道开挖对地表有什么影响?

渠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主要包括:改变地貌;改变地表水流的分布

教师要注意保持课堂讨论沿着“表面上有什么影响”这条主线进行,避免话题的跑偏和无序。在适当的时候,借助学生发言中涉及的人文历史信息,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3.了解运河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意义。

学生根据自考材料进行对话和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整理和补充。

活动2。了解梯田和水库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描述

教材分三个层次:1。首先表明了修建梯田和水库对人类的积极意义:使人类获得更多的食物和充足的水。2.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由于修建梯田和水库,地表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修建梯田:首先从外观上看,山上的原生植物都被砍伐了,人们把山坡改造成了梯子。进一步分析表明,缺乏植物防风固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退耕还林”。建造一个水库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