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中学
是严复提出来的。这里的“体”是本体,这里指制度,“用”是现象,这里指西方科技。
甲午战争前后,张之洞撰写了《劝学》,详细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严复发表的《论急事》、《原理》、《救世论》等文章,明确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其中充满了赞美民族、自由、平等的文字,指出西方社会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隐含着“体”与“用”不可分的概念,间接以“中学为体”主张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理论的融合。严复的“体用一致”也包含了他对西学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认识。他认为“西学”中的思维方法科学、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是融合的、互利的、交叉发明的,并不断运用调查、实验、归纳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和验证理论,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他批判洋务教育只是为了急功近利而孤立地学习西方的一些技术,或者只是照搬西学现成的结论,忽视了西学的整体性和发展性。1902年,严复在《与外交报主谈教育》中更明确地表达了“体用一致”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学术研究就像一个有机体,“中学有其体,西学有其体而用,分则二,合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