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关镇概况

朱琳关位于丹凤县南部,东邻花坪乡、商南县,西接毛里岗乡、山阳县,南接山阳县,北接四平、铁玉铺。有“鸡鸣听三郡”之说。鹳岭和刘玲岭分布在北部和南部,丹江和银华河在境内交汇。境内南北起伏,河谷狭窄,中部银华河岸宽阔平坦,土地肥沃,是丹凤县水稻主产区。区公所驻地竹林关街,明代在此设点,建老城,现已不存在。如今的竹林关街道有丹(凤凰)至朱()、黄(吐蕃)至郭(村)等道路直通县城、、商南等县。初一、初四、初七市场人头攒动,有“陕南集镇明珠”的美誉。辖竹林关、张远、土门、东岭、西岭、龙王庙河、古鲁河、石槽沟等8个乡镇,48个行政村,358个组,10163户,39142人,总面积332.73平方公里,耕地43397亩。特产以水晶、竹编、柑橘、棕榈闻名,龙须菜是大棕。该地区有94所小学和中学。竹林关乡庙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红军总部所在地,贺龙在此与“左”倾路线代表人物夏作战。全国公安英模王福久闻讯。

竹林关位于县城东南45公里处,是丹江航道上的又一个水旱码头。是三省(豫、鄂、陕)四县(商南、杨珊、冯丹、郧西)边缘的重要农村集镇。公共机构齐全,设施初具规模。是竹林关区和乡政府所在地,是县城南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心。竹林关集镇南北长约500米,东西长1300米,背山面水。随着公平贸易的繁荣,市场变得狭窄而简单。竹林关乡政府在1984多次讨论制定规划蓝图,将集镇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老街路改为水泥路面,第二阶段,开辟600米新街,第三阶段,改建河北小水电站,为生产和照明提供电力,第四阶段,将过境道路移出城镇,采用堤路结合(两公里)的方式,修建自来水设施。工程第一步于8月完成,1986,从根本上改变了“晴天土飞难眨眼,雨天泥泞难走”的局面。1989,完成第二、三阶段任务,道路平整,灯光明亮。第四阶段任务(路堤-道路组合)于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中国建设报》以“陕南明珠”为题,刊发竹林关镇建设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竹林闭关锁国,招商引资,稳定农业,繁荣商业,先后被创建为省市级文明集镇,陕南集镇建设中的一颗明珠。2002年,先后被国家和省授予全国和全省农村三个代表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竹林关镇辖16个村,75个村民小组,5329户,21068人,耕地17871亩,总面积148.73平方公里。丹珠公路和郭珊公路穿境而过,可直达县城和杨珊、商南等县。丹江和银华在竹林关镇政府驻地竹林关村交汇,水力资源丰富。

打柴沟发生泥石流,巨石、泥沙从山沟涌入朱岭关后街,损坏的门窗、车辆、床铺、衣物随处可见。

大片农田被毁。

市县领导赶赴竹林关灾区,开展抗洪救灾。

一位村民站在竹林关桥上,无助地看着被水冲毁的田地和房屋。据村民说,这次洪水比6月5日的洪水还大,1987。

家畜无处可住。

清晨,竹林关街淤泥洪水深达半米,通讯、电力受损严重。

护堤林挡不住洪水,竹林关街“挂”在丹江上。

洪水穿过后街,冲毁了排水沟。竹林关镇位于银华河和丹江的交汇处。我市强降雨导致两江河水暴涨。另外竹林关镇有暴雨。到24日上午,当地百米河流水位已达到桥墩,上游桥梁和沿河道路多处被冲毁,导致房屋和农田水毁严重。我市普降暴雨,15个乡镇降雨量超过100mm,3个乡镇降雨量超过150mm,其中冯丹朱琳关降雨量达224 mm..成为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城镇之一。

24日,记者奉命前往竹林关了解灾情。

与冯丹县政府的电话联系告知竹林关的对外通讯中断。竹林关街200多米的商南到杨珊的路,被丹江冲走了,看不到路基。沪陕高速公路进入冯丹境内1350 km处的松树梁隧道、青嘴梁隧道、德河北隧道,三个隧道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泥石流,导致双向交通中断。朱琳关东-商南太极河合租隧道和来慈沟隧道也被泥石流完全阻断。

13: 30,当我们行驶至冯丹竹林关镇时,沿途看到洪水引发的泥石流导致大量杂物穿越高速公路散落在路面上,大量滞留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已被分流走。高速公路上救灾的工程车正在清理泥沙。当地武警官兵和水利、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干部,以及沿途群众也在全力疏通堵塞的道路。

在交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15: 30到达竹林关镇。

从远处看,竹林关镇就在汪洋之中。丹江和银华河交汇处的水位流向竹林关大桥的腹部,大桥似乎漂浮在水面上。约有130米宽的洪水,波浪起伏。

竹林关镇街道,街道东侧南山支沟泥石流洪水已进入街道,10多间房屋被淹。一个村民养的猪舍,里面堆满了泥土和石头,把原本比街道低一米多的猪圈弄得和街道一样平。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天刚亮,街上的水有2尺深,水退了之后淤泥有一尺多厚。

竹林关镇一名干部说,镇当局已经受到洪水威胁,人员已经撤离。超过65,438+00被水淹没的房屋也被疏散。

竹林关镇街上一位6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

15: 40,记者在竹林关镇街道上看到,竹林关镇干部正在和村里的干部一起清理街上的淤泥。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浑身是泥,20多个小时没睡觉。看到记者想给他们拍照,他们说,县委李书记来了。让我们给李书记照张相吧。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我们真的看到了腿上沾满泥浆的县委书记李宣良,在一台推土机前向镇里的一位领导讲解防汛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