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小公园小公园区历史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活史。“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是20世纪30年代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百年商埠”的历史见证。

全国各城市独一无二的罕见环形放射状路网结构,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四永久一平”的合理布局,有着许多在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汕头人的记忆。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在这里交汇、相得益彰,像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中国唯一的放射式拱廊街

条条大路通码头,码头既是终点,也是走向海洋的起点。小公园的放射状路网格局,象征着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色。

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中国唯一一条辐射式格局的骑楼街,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骑楼群,规模远超广州的“上下九”等地。在骑楼建筑的科学规划上,围绕一个小公园延伸出一个蜘蛛网式的骑楼,形成辐射格局,主街纵向,次街横向,纵横交错,形成网格。沈履成《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传统风貌》一文指出,“这种以放射式设计著称的严谨布局,在国内外城市中并不多见,是结合汕头向西南沿海的自然地形逐步演变改造的结果。”

骑楼建筑融合了中西风格。

在小公园里走一圈,人们的目光往往会被骑楼所吸引:这些骑楼大多是三到四层,大部分都是空置的,只有一层有人居住或作为店铺经营。虽然表面斑驳,但依然掩盖不了旧款表面下精致的装饰和丰富的设计。流畅的线条似乎勾勒出过去的辉煌...中西合璧是骑楼建筑的又一特色。韩山师范学院潮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跟踪拍摄汕头老建筑30多年的摄影家蔡告诉记者,汕头近代骑楼建筑,根据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参考古人筑为巢、后发展为吊脚楼等檐廊建筑,借鉴开埠后引进的西方柱廊建筑,与当地建筑特色相融合。通过建筑文化转化、自我调整、理性选择、整合创新三个阶段,注重商业步行街和步行空间的整体设计,既能遮阳挡雨,又能有效利用空间,形成和谐统一、丰富多彩的街景。

在建筑细节上,骑楼建筑充分发挥了潮汕工匠精雕细琢的传统风格,在山花、骑楼、窗框、门套等方面对尺度、比例、形式都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并将各种具有传统特色的图案与异国情调的“洛可可”图案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迷人的装饰艺术,给人带来了新鲜感,同时也更好地展示了汕头的现代建筑。“作为中西建筑艺术结合的典范,它记录了汕头‘开埠’的历史,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蔡对说道。

有2000多所海外华人资助的华侨住宅。

蔡指出,1921汕头建立后,特别是1929年至1939年日军侵占前,是近代汕头建设的高峰期。当时市政当局提出市政改造计划,利用侨资实施。在“实业救国”的倡导带动下,爱国华侨和有识之士纷纷投资建设。

这一时期,澄海的李晨家族在汕头买下大量土地并立即开始兴建新楼,在“泗涌-升平”、平海路、福和城等地新建楼房400多座。祖籍潮安的荣发源家族,是现代新加坡拥有相当财富的华侨家族。他们还积极投资汕头房地产业,拥有多个新楼盘,其中荣龙街、潮安街和金童街的多个新楼盘都是荣发源家族建造的。吴朝川的华侨家族也在永和、永兴街修建了许多建筑。这三个华侨家族和其他华侨在近代汕头建造了大量的建筑,对当时汕头城市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一文也指出,小公园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夕完全可以建成。背景因素是汕头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快速的经济发展,而侨资在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约占总投资的2/3,2000多栋侨房建在街道,保证了小公园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能够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

白宇拱廊旧业

镌刻“华侨文化”

在记者面前,有超过100旧的骑楼契约在小公园的面积。这些事迹斑驳或泛黄,见证了小公园几百年的历史,见证了小公园与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些老事迹的拥有者是一个汕头80后的年轻人,名叫丁硕,笔名“青蛙大冒险”。中国新闻社记者,汕头市侨联青年委员。从十年前开始,丁硕就致力于潮汕文物和资料的收藏,至今已收藏潮汕古董数百件。其《潮汕印象》一书,潮汕文化作品,远销海内外数十个国家,在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丁硕举办了“柯凡老埠文化收藏展”,向公众免费展示了他收藏的400多件潮汕古董。这批老事迹就是展品之一。

记者看到,这些房契的时间跨度从宣彤二年(1910)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共有80多份房契,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这些房子涉及英国邵昌洋行、汕头总商会、李华利华侨审批局、汕头金山中学、华南公司、万发公司、贾蓉公司、长园公司、姬叔公司、粤泰公司等单位,以及几十户人家的房产。邵昌洋行的一些“变卖合同”上还盖着英国领事馆的蓝印。这些房子最终被一个李氏家族买走,包括李华礼、李、、李坑渠等家族成员。“拥有80座骑楼的李华礼家族,可谓‘民国房叔’。”丁硕开玩笑说。“原来李华利的事务所在烟叶方面生意很大,后来又开了李华利华侨审批局。”

“这是侨批局的地契,非常罕见。”丁硕展示其中一份名为“汕头市新潮兴街华侨审批局”的房契。“汕头华侨审批协会档案显示,民国时期,李氏家族在汕头新潮兴街94号设立华侨审批局,由李润初任经理。房契上的92号、94号、96号、98号房,是李华利的大老婆李周金富的。

丁硕告诉记者,汕头小公园有上千座骑楼建筑,其中大部分是华侨住宅。在过去,许多海外华人出国时,往往将房契保存在信任的亲友家中太久,以便后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它们作为废纸出售,流入市场。根据房契上的地址和地图,丁硕也去寻找老宅,发现其他房契上的老宅大部分还在,只是没有拆除,大部分已经无人居住。这座老房子背后的故事因此不为人知。但他们默默见证了汕头开埠的百年历史,也因为身上刻着“华侨”二字而有了特殊的意义。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开埠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这些老房子都有自己的传说,需要整理。”潮汕民俗文化学者林在仔细观看了这些老事迹后表示,汕头老城区的上千座骑楼,大部分都在海外定居,目前能找到房子故事的不到5%,但只有老华侨才能知道这些老房子的故事。因此,有必要抢救海外华人的口述历史,让这些老房子的故事得到挖掘、保存和流传。

百货公司已经领先了。

汕头实行股份制

在小公园里逛一逛,无论是老人还是当地的一些年轻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讲述同一个记忆:小公园里最醒目的建筑是百货大楼,有着花卉图案的彩色地砖,电梯里充满了神秘感。

百货大楼建于1932,是汕头老城核心区最重要的建筑。据了解,南盛百货由梅州华侨李柏恒于1911年创办。1932年,来自梅州的华侨李柏环、李耀宗、李、李景全等集资50万元,在这个小公园西侧的安平路头建起了一栋7层洋楼。企业名称是南盛公司。其中,一至二楼经营苏杂货,三至四楼为中央餐厅,五至七楼为中央酒店。300多名员工,兴盛一时,但由于经营不善,开业仅10个月就倒闭了。

1935中,经理李百焕将南生“补偿”给了住在印尼的表弟李海烈,离开中央旅社自己经营。李海烈重组了李金元、李红、李景全等10老乡为股东,整顿经营,成为当时汕头首屈一指的百货公司。曾在南洋经商的李百桓很有商业头脑。当年,南盛贸易公司在汕头率先推行“股份制”和“承包制”经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就有了电梯。这个“汕头第一梯”属于历史最悠久的南盛公司,足足用了60年。1956,南盛贸易有限公司与汕头市国营百货大楼合资成立,更名为it百货大楼。5月29日,1958,汕头百货在南盛公司基础上实行公私合营,隆重开业。当年开业时,两万多市民陆续涌入,见证了汕头商业发展的重要时刻。

如今,百货大楼已经废弃多年,被蓝色的铁壁围了起来。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它的旧貌中感受到曾经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