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阿劳中学

那一定是因为对爱因斯坦的无知。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爱因斯坦全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生于1879年,卒于1955年,享年76岁。他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经商,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

3岁时,爱因斯坦的妈妈在弹琴,小爱因斯坦聚精会神地听。后来,在6岁时,爱因斯坦开始学习小提琴。在音乐的影响下,爱因斯坦在音乐中领悟了一种数学与自然的和谐体验。

爱因斯坦后来就读于路易斯·波尔德高中。虽然这个学派被爱因斯坦描述为死板,只做机器,但这个学派整体上重视数学、科学、拉丁语和希腊语,为爱因斯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爱因斯坦私下里热爱数学,数学考试总是拿第一。就连老师也无法回答他提出的问题。后来学校里的教学很枯燥,他干脆自学了微积分。在12到16期间,他掌握了基础数学和微积分。作为后来的理论物理学家,数学一直是爱因斯坦的工具。

因为生意的原因,他的父母搬到了意大利,而爱因斯坦仍然留在德国学习。但是因为爱因斯坦实在不喜欢这个学校(后来证实爱因斯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德国发生的事情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中断了学业,去了意大利。然而,意大利不接受65,438+03岁以上的儿童上中学。没有别的办法,爱因斯坦只能想别的办法,因为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支持同等学力的学生报考。

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没有上榜。但是爱因斯坦的数学物理分数极高。有多高?这引起了校长的注意,校长推荐爱因斯坦在阿劳州立中学再学习一年。当时这所中学无论是教学还是师资都是顶尖的。

这所中学和德国的完全不同。爱因斯坦在这里很自在,因为他可以畅所欲言。在这里,权威不是身份,而是知识。这一年,年仅16岁的爱因斯坦写出了第一篇理论物理研究论文《论磁场中以太态的研究》。当然内容有点幼稚(爱因斯坦传里的评价)。

经过一年的学习,爱因斯坦于1896年9月在阿劳中学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并通过了毕业考试。其中历史、代数、几何、图形几何、物理都是满分。

高中毕业后,爱因斯坦再次就读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也音译为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10年10月29日,爱因斯坦被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这一年,爱因斯坦正式放弃德国国籍,成为无国籍人士。

爱因斯坦的专业是教育系,但其实是数理系,因为这个专业是专门培养数理老师的。因为爱因斯坦提前自学了很多内容,所以他经常会因为自己学的一些课程而缺课。这就导致了爱因斯坦成名后,教他的大学老师才发现,原来那个经常缺课的年轻人竟然这么牛逼!

爱因斯坦对物理和世界一直有自己的理解,这也导致当时很多老师对这个年轻人评价不高。虽然爱因斯坦毕业成绩不错,但是老师们都不喜欢他,所以他的朋友都留在学校教书,爱因斯坦只好自己找工作。

后来,爱因斯坦经历了几次失业,但他从未放弃业余时间的研究。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爱因斯坦一直都很快乐乐观。毕竟他心中的物质世界是多么丰富美好。

1900+2月,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题目是《毛细现象的推论》。后来他决定去读博士,但是瑞士联邦大学没有物理学博士,于是爱因斯坦去了苏黎世大学读博士。他在1905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发表了四篇关于狭义相对论和光电效应的论文,这一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

在博士学习期间,爱因斯坦在同学的帮助下在瑞士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回到大学当教授,1913回到德国,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15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1921获得了诺贝尔光电效应奖。

这里有个小插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该理论已经被实验证实了。相对论的预言之一是引力波的存在,但直到2016年才被仪器探测到引力波,所以爱因斯坦没有获得相对论奖。

光电效应早在1887就有实验,但没有相应的理论解释。爱因斯坦填补了这一空白,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最后,说到世界公认的天才,没有认可,也没有第一,因为真正的第一可能还没有诞生。